一个小博物馆
观看央视的《国宝档案》,这期节目介绍的是,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的曲折经历,曾险些落到日本人手里,庆幸的是,日本龟孙子们白挖了几天没能找到,这是天意,不是你的抢也没用。
说到这些,使我想到了一次经历,六七年前的一天上午,刚上班不久,一位朋友来电话,意思是,如果没什么事,再叫上两位朋友,陪他回岐山老家看看他父母去,顺便带我们到周代博物馆去看看,那里有值得一看的周代的青铜器。
四人就这样悠悠达达地来到了周代博物馆,朋友事先给他同学打了电话,同学在门口等我们。如果不是门口挂了块白底黑字木制的竖牌子,牌子上的油漆已脱落,走近仔细辨认还能看得出“周代博物馆”的字样,不是此,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是博物馆。说是馆,它没有在县城里,而是在一偏僻的村道旁,一座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民房,周围被砖墙围了起来,一排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平房,不同的是这里有监控设备,该是戒备严格。
因朋友,岐山我来过不知多少次,沟壑纵横,典型的黄土高坡。这里盛产辣椒,到了收获季节,家家忙着挑选品相好的被人收购,据说,出口到了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品相不好的,自己留着吃或者晒干后碾成辣椒面卖给了小饭馆。遇到下雨,进朋友的父母家,我们的车只能停在村口,村里的路被拖拉机碾成了深深的车辙,小轿车的底盘低无法通过,人们只得顺着车辙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村落周围的田野里,烧石灰的窑很多,在装石灰粉时,就跟下雪一般,地里的庄稼叶子上都是白的,人们对此是怨声载道,但又无可奈何,乡里乡亲,敢怒不敢言。
进入周代博物馆,看到这里存放的很多大象、老虎、豹子、鹿等动物骨骼化石,让人不敢相信,此时此地的现状与这些已在地里沉睡了几千年甚至几亿年生物的关连。还有那些青铜器,大鼎小鼎,酒器,上面的图腾铭文,向人们诠释着熟练的冶炼技术和完美的铸造工艺,几千年前,人们所使用的酒器,一点不逊色于今天。那时,这里该是遍地牛羊,生机盎然,水美草肥,一幅美丽富饶的画卷。
看到这些,对这里有了新的认识,曾经的这里,天蓝水绿,鸟语花香,生灵欢悦。这片土地蕴藏着深厚的文化,说不定那一天又有惊人的发现,令世人惊羡,让世界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