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居士

从年报看永辉后疫情时代的痛点

2020年05月02日

评论数(0)

联商专栏:4月29日凌晨,永辉超市公布了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

财报显示,2019年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收入848.77亿元,同比增长2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4亿元,同比增长5.63%。永辉超市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92.57亿元,同比增长31.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8亿元,同比增长39.47%。

永辉mini店盈利边际的改善和线上到家业务的增速,是永辉下一步需要突破的重点。

一、永辉mini店的模式之痛

财报显示,2019年,永辉超市在报告期内全年新增mini店573家,关店44家,比三季度末净增加63家。四季度新开mini店增速明显慢于三季度,并拖累了永辉全年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另外,mini店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情况依旧很不乐观,新增7家门店,却关了74家门店。永辉之前的mini店开店计划增速非常快,现在关店数量一下子上来了。这非常明显地说明了目前永辉mini店这块业务模式还没跑通,所以mini店数量越多,亏损越厉害,市场越担忧。亏损成为永辉mini店的模式之痛,长期来看必须关注mini店盈利边际的改善,在全国的mini店数量上来之后,最终是否会达到一个盈亏平衡点,然后每开一家mini店都是赚钱的。

二、“手机里的永辉”任重道远

财报显示,2019年永辉超市线上业务实现销售额35.1亿元,同比增长108%,占比4.4%,同比提高2%。2020年一季度,疫情期间永辉超市到家业务实现销售额20.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39%,但占比仍然仅有7.14%。到家业务对永辉的实际贡献并没有那么大,线上只能算是对线下业务的补充,实现“手机里的永辉”任重道远。同时线上到家业务现在本就是一片竞争红海,资本的扎堆进入也使得生鲜电商都在拼刺刀,亏损几乎成常态,这块业务也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三、后疫情时代的行业新逻辑

后疫情时代,行业普遍认同的两条市场新逻辑:

一是去菜市场购买生鲜的顾客会向商超逐渐转移,商超的市场份额得到提升;

二是在减少费用开支的前提下,线上到家业务低价获取了天然的流量。

因此,在生鲜竞争的下半场中,比的是谁的线上线下业务融合的效果更好,谁就能成为老大;在后疫情时代,永辉及其他传统零售企业都需要:

1、以“绝对快、相对准”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思想

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落地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做到绝对快、相对准,不求绝对完美,但求先于对手行动;在信息技术更新迭代日新月异的今天,晚一年,慢十年。

2、以“人”的数字化为底层逻辑

未来的生意一定要围绕“人”的数字化来开展,未来的一个人就像一个移动的数据包,这个人的交际圈、亲戚朋友、兴趣爱好、消费偏好等都在大数据平台上体现,真正做到“比你更懂你”。“人”的数字化是将人从人拓展为唯一识别和可触达的Uni-ID,从单纯买卖交易历史轨迹识别拓展到对基盘和高价值顾客量、关系深度和活跃度等角度的全息洞察。具体包括全触点收集用户信息,建立统一的用户数据资产平台,即用户数据中台。“人”的数字化将会是最大的趋势或市场。

3、以“货”的数字化为变现手段

“货”的数字化是将货从货品拓展为货品携带的数字化触点、按需求定制的货、服务、数字化内容等,从顾客视角推进品类和SKU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规划和升级。传统意义上的货只是单一的销售产品,并未从顾客视角看待,当人的需求融入到货的概念里面,就出现了诸如定制化货品,这时的货就能与顾客的需求进行精确的对接,因此变现就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

4、以“场”的数字化为服务延伸

从门店商场拓展为能深化不同细分顾客的运营和提高不同货品链接度的营销、内容和服务场景,比传统物理空间具有更大可链接性、扩展性和发展空间。从传统意义上物理场的运营延伸到了虚拟的场景,融合了更多突破物理空间的概念,可随时随地满足顾客因时间碎片化形成的服务需求。零售企业数字转型就是要实现线上线下两个“场”的高度融合:不论是线下实体门店的体验价值,还是线上消费的快捷便利,以及与平台企业的高度融合,扩展更大的消费空间,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更丰富的消费体验。

(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 云栖居士,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联商立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云栖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