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这点事儿

商业这点事儿

公告

乐于分享,只发原创,通俗简单聊商业!商业培训、商业策划、商业规划、招商管理、商业运营、资产经营、资产并购以及广域商业认知和思考。

统计

今日访问:0

总访问量:56654

谢尚伟:当手机换不动的时候,看小米

2023年08月25日

评论数(0)

谢尚伟:当手机换不动的时候,看小米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11.3%,这个趋势应该是从2020年就开始并持续强化的,手机作为时尚电子消费品潮流属性正在持续褪色。

结果是消费者更新手机的周期越来越长,目前达到了25个月+,以笔者为例5年前购买的MIX2S依然使用流畅……

即便是2000元档的中低端手机,算力、性能、技术、设计在实际使用场景里都是性能显著过剩的,对于非发烧友非手机数码潮流人士而言,换个电池轻松使用3+毫无压力,这样的现实带来的结果就是全球手机销量进入同比两位数下行通道。

 

在增量见顶且下行市场趋势下,全球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手机厂商,三星、apple、小米中,小米手机销量下滑幅度最大(2022年同比下降了20.9%),这符合数一数二的市场规律。手机行业竞争惨烈程度可能是很多行业中烈度最高的,销量第二iPhone几乎拿走了整个行业利润80%+,这种行业利润绝对集中于头部的分布非常非常的极端。

 

叠加中美博弈的持续行及不确定性,如果中美脱钩,小米若遭遇华为的故事,小米手机业务从顶部跌落的烈度将远超华为,手机业务直接停摆都是有可能的。这种地球数一数二国家间竞争带来的行业系统性风险,没有那个企业有能力影响或改变。

 

这种可能出现的系统性灭顶之灾,小米董事会大概率是冷静知晓的,紧迫感从华为故事发生之后就有了。完全规避这个系统性风险,作为一家市场化的消费电子企业没有任何可能性。

 

小米这样体量的企业,只有从调整业务单元结构来逐步缓释风险:稳住手机基本盘的前提下,通过消费电子相关多元化,多品类发展逐步降低手机业务在公司营收、利润中绝对大头的占比,最终实现手机和其他产品线逐步均衡,那个时候即便出现手机芯片断供系统性不可逆的政治风险,小米依然有资格活下去。

 

从这个层面讲,小米依托手机业务积累的庞大用户基础,手机流量及控制入口特征,持续的、低调的进军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小家电乃至争议最大的汽车领域,就有其必然性了。

 

哪些批评小米盲目多元化以及小米杂货铺的声音,是不是可以释疑一点。

手机业务持续过高的营收占比,其实是小米集团很大的,必须弱化的系统性风险。

 

未来五年,若小米家电、小米汽车成功了,分别成为行业前三、前五的存在后,手机芯片断供、手机操作系统断供,将不再成为杀死小米并一剑封喉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最多是断臂之痛,而不是要命之灾。

 

当然若中美彻底硬脱钩不发生,那小米稳健发展之路就更加平坦一些。毕竟,国内芯片自主估计10年后进化到7纳米制程是大概率事件,华为手机系统鸿蒙(从应用表现来看丝滑兼容安卓,并日渐成熟)也能满足国内需求了……

 

那个时候,小米公司市场战略定位,将逐步升级到类似韩国三星的存在,产品矩阵涵盖几乎大部分个人及家庭消费电子+汽车。

 

小米是国内最早发力IOT智慧家居平台(米家)手机厂商,从连接设备数量绝对值来看,应该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存在,即便如此,小米并没有如某系大厂高调营销智慧家居整体方案,还是默默的叠加、叠加,智慧家居由用户或其他合作伙伴去整合、串联……这种操作有点令人意外,小米所有线下销售终端店铺及小米商城都没有把IOT连接数可视化的呈现到消费者面前,直观感知,而只是在财报发布时间节点披露一下大致数据,这种把卖点/买点淡化的操作,大概率是小米有意为之(不刺激友商也不引发产业链过度关注),小米IOT一直悄悄干活,持续膨胀,持续拼图而已,一个一个的做,接口一个一个的开,到了那个临界点后再集中发声、发力,这个临界点有可能是小米汽车发布并成熟后的某个时点“小米,车&&办公智慧全连接”蓝图浮出水面。

 

小米已经默默的把电视这个低毛利的产品做到了行业头部,小米空调、冰洗未来3-5年做到行业前3/5也是可预期的。2024年即将发布小米汽车,如果小米本身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慢慢的(5-10年)做到行业前五大概率也是可以预期的。

 

小米在手机领域持续高调,让市场及对手始终把小米当作一个手机厂商看待,比较对象局限于iPhone、三星手机、OV、华为手机、荣耀手机,似乎具有一定的战略迷惑性,有点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感觉。

 

当非手机业务和手机平分秋色时,小米将更像“中国三星”的存在,至于芯片的确不是一个不到15岁的年轻企业短时间能够解决的……若手机芯片不再决定小米生死时,小米手机高调,其他赛带低调的战略就大功告成。

 

我更愿意相信小米若干年前开始的品类拼图(或生态链)不是盲目多元化,不是简单的追风口,而是通过长周期来释放手机业务市场风险及国际政治风险的“静走马拉松”,撞线时刻就是手机业务应收贡献低于50%的时候。

 

小米不是伟大的公司,是一家务实主义的改良创新公司,是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的企业,从不缺热度,争议一直不断,诟病非常多,还好小米大概率还是可以活下去,这取决于10年内的国运。没有无国籍的跨国企业,所有国际企业都有突出的国别身份,尤其是中国企业。

在当前的经济、科技、大国角力波动起伏很大的国内外环境中,我们不应当对尚“未成年”的小米报以过高的期待,一些建设性批评也不是坏事,少一些情绪化的诋毁应该是国人及友商都能或应该做到的。(谢尚伟,202366日晚于谢家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商业这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