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雪

西泠雪

公告

零售后生。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2310

总访问量:4563754

美团快乐猴北方二店来了,加速渗透北方市场

10月24日

评论数(0)

出品/联商网

撰文/西泠雪

10月24日,美团旗下社区超市“快乐猴”在京郊门头沟开出北方第二家门店,这也是其全国布局的第5家门店。

开业首日,联商网对该店进行了探访。从杭州初步试水到北方市场的加速渗透,美团正在加速铺开折扣超市业态。

01

选址北京“远郊”

联商网在现场看到,快乐猴北方二店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中路2号院1号楼商投广场1层,面积约1000平方米,空间布局简洁,没有复杂的装饰和过度的陈列,贴合“极简运营”的定位。



商品分区清晰,进口处的“快乐厨房”与果蔬区承接高频需求,中间货架主打自有品牌商品,后端覆盖肉蛋、冷藏及日用品等,每一处设计都指向“高效流转”的目标。


为了快速打开本地市场,开业当天举行了抽奖活动。此外,据介绍,该门店开业后会逐步尝试接入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快乐猴北方二店的位置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核心区,而是落在了门头沟区双峪、大峪两大密集居住区的交汇处,可辐射周边学校、医院区域,解决4万居民“菜篮子”需求。

这样的选址逻辑,与北京主城核心区超市“争夺高端客流”的思路截然不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硬折扣业态依赖“低毛利、高周转”的盈利逻辑,难以承担核心区高租金成本,因此不少市场人士也认为“北京非硬折扣最优土壤”。

快乐猴显然深度洞察这一市场特征,其北方二店布局主动避开高成本主城,选择以“远郊”区域为切入点。这些区域以家庭住户为主,居民消费更侧重“性价比”,对生鲜、粮油等刚需品类的价格敏感度更高,与快乐猴“折扣+家庭刚需”的定位高度契合。

有消息透露,除了此次开业的北方二店落位门头沟商投广场,快乐猴规划中的北京另一家店拟选址昌平,均聚焦北京外围区域。

在此之前,快乐猴北方首店已于10月17日开业,坐落于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开发区学院大街的三河富鼎中心,门店面积约800平方米,为该品牌的第4家门店,而快乐猴前3家门店均落子杭州。

02

聚焦刚需品类

快乐猴作为美团自营的线下零售社区超市,主打硬折扣策略,聚焦社区化、小型门店,以性价比为核心卖点,通过减少环节、降低成本、严格品控、直达工厂定制的方式让价格优势变得明显。


自有品牌是快乐猴强化价格优势与利润空间的重要支撑,主要聚焦于家庭高复购品类,如粮油、饼干、日清等。

可以看出,快乐猴的自有品牌策略并非追求高端或创新,而是通过“去品牌化、去冗余、去中间环节”,在家庭刚需场景中构建“低价可靠”的心智。



有分析指出,快乐猴生鲜占比高达50%-60%,这类刚需品类能保证高周转与稳定客流,而自有品牌商品的高毛利率,成为利润核心来源,形成“刚需引流+高毛利盈利”的良性闭环。这种组合并非简单复制,而是基于美团零售中台的数字化支撑,通过实时监控销售数据,动态调整库存与补货节奏,有效控制生鲜损耗率。

此外,更关键的是快乐猴与美团生态的强协同效应,线下门店或可成为美团App的增量入口,将线下客群转化为线上用户。接入配送服务后,门店可补充美团闪购生态,提升区域外卖订单密度,降低骑手空驶率。而门店消费数据反哺供应链,能优化美团优选的采购与补货决策,形成“数据-供应链-零售”的正向循环。

03

硬折扣赛道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中国商超市场呈现鲜明的“冰火两重天”格局。

传统连锁超市深陷增长困境,2024年多家上市商超企业营收同比下滑,部分企业关店数量超两位数,核心症结在于“高租金、高人力成本、高中间成本”的传统模式,已难以匹配消费者“高性价比”的需求。

而硬折扣超市、社区团购超市等新兴业态却逆势扩张,成为资本与市场聚焦的热点,其中硬折扣赛道凭借“低价不低质”的特性,更是迎来发展关键期。

这一赛道的机遇,根植于消费趋势的深度变革。随着居民消费更趋理性,“性价比”重新成为消费决策的核心因素,尤其在生鲜、粮油、日用品等家庭刚需品类中,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而硬折扣业态通过源头直采、极简运营、自有品牌等模式压缩成本,恰好精准承接这一需求。

同时,一线城市外围区域与下沉市场存在大量供给缺口,传统商超布局薄弱,为硬折扣品牌提供了广阔的拓店空间,市场潜力巨大。

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赛道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各玩家均在供应链优化、价格管控上发力,同质化竞争风险加剧。

国际品牌奥乐齐ALDI加速中国市场扩张,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与品牌认知度抢占份额,截至目前已经开出80家门店;国内巨头也纷纷入局,盒马“超盒算NB”门店数已超过350家,本月底会再开出20多家;京东折扣超市主打大店模式强化体验,也开出了6家店,覆盖北京、河北、江苏三地;物美则通过“物美超值”门店深耕区域市场,硬折扣也将成为物美未来的战略聚焦重点;同时,包括湖北中百、贵州合力等区域零售巨头也在试水布局。

业内人士李华(匿名)向联商网指出,“今年是硬折扣品牌抢地盘的一年,明年会进入真正拼刺刀的阶段。目前,业内相对更看好两种店型,一种是面积在2500-3000平方米的大店,另一种就是500-800平方米的社区店。所以,沃尔玛也看到了这一点,目前在深圳试水社区店,未来也是一股重要力量。”

此外,硬折扣业态依赖“低毛利、高周转”的盈利模型,对成本控制要求极高,如何在压缩成本的同时保障商品品质、提升服务体验,成为所有玩家必须攻克的难题。

对于整个硬折扣赛道而言,未来1-2年将是“关键窗口期”。谁能在成本控制上实现极致优化、在品质把控上建立信任壁垒、在服务体验上形成差异化优势,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抢占行业发展的先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西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