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财经

子弹财经

公告

以子弹般的穿透力、专业性与深度性解读互联网时代的最新财经动态。

统计

今日访问:13442

总访问量:9445046

老牛慈善:全球捐股第一人

2021年12月10日

评论数(0)

微信图片_20211210173444.jpg

作者 | 嬛嬛

出品 | 子弹财经

不久前,牛根生辞去了在蒙牛的最后一份职务,乳业老兵正式退出一手创立的蒙牛乳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休养生息”,而是更加专注地去做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慈善公益事业了。距离2011年辞任董事会主席,仅保留非执行董事一职,牛根生离开乳业大圈子已经很久了,他近年来主要精力都放在慈善事业上。

也许是因为牛根生在中国乳业的经历太过传奇了,乳业江湖史上写下的每一笔过于浓墨重彩,关于老牛在乳业的“大半辈子”,又在全网掀起了不小的讨论。

1、慈善是牛根生人生下半场的主题

很多“市场杂音”认为,牛根生套现120亿,退休后日子肯定很舒坦。但据「子弹财经」了解,牛根生不仅没有套现120亿,反而把他手中所有股份全部捐给了老牛基金会。

早在2003年,当时还是蒙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牛根生,就曾和团队成员讨论过等蒙牛上市后,要捐出自己手中所持有的股份。

2004年6月10日,蒙牛在香港上市。就在这一年,牛根生在内蒙古成立“内蒙古老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这是一个社团组织。也是在这一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不过牛根生开始操作成立基金会时,该条例尚未出台,经过咨询有关部门及律师等意见,先成立了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

2005年,牛根生对外宣布捐出个人持有的所有蒙牛股份,捐赠到老牛基金会(前身是内蒙古老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

「子弹财经」梳理发现,2004年6月10日蒙牛上市,上市之初牛根生所持境内外股份折算成市值总计大约为10亿港币左右;其在境内部分按照《公司法》以每年25%的比例捐入老牛基金会,于2010年7月捐赠完毕,之后由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打理;牛根生手中蒙牛公司股权的境外部分,已于2010年12月28日全数转让给Hengxin信托,Hengxin信托为一个不可撤销的信托,受赠方包括老牛基金会及与其合作过的慈善总会、红十字等公益慈善组织。

微信图片_20211210173448.jpg

随着蒙牛业绩向好、股票市值也不断增加,老牛基金会控制、管理和受益了40多亿元人民币的慈善资产。

牛根生早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拥有的股份对他完全只是一个数字,“我可能一辈子也花不到,可能一辈子也不敢把股票变现,因为这对企业股价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为什么要让那个数字拴我一辈子?”在牛根生的人生规划中,前半生经商,通过度己来度人,后半生行善,通过度人来度己。

在成立老牛基金会之初,牛根生期望老牛基金会有持续不断的现金流用于慈善事业,一直在“公益资产如何保值增值”这个命题中进行探索。所以在股权未套现之前,为获取资金,老牛基金会将蒙牛乳业4.5%股权质押给摩根士丹利用于融资;这样老牛基金会将融资来的款项进行投资,获取回报后可以再用于慈善事业;而且按照牛根生的原计划,他打算在50岁时,即2008年,就退出蒙牛管理层,一心一意做慈善。

只不过 “三聚氰胺”这一行业事件,打乱了牛根生的计划,当年因为蒙牛受到“三聚氰胺”行业事件的牵连,亏损9.49亿元、股价大跌,质押给摩根斯坦利的股权也岌岌可危。为了防止蒙牛被境外机构恶意收购,老牛的朋友们纷纷出手,置换出在银行质押的蒙牛股权。

到了2009年,中粮联合厚朴出资逾61亿港元,入股蒙牛乳业,以约20%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自此蒙牛“板上钉钉”的成为了中国人自己的蒙牛。中粮入主之后,牛根生便放心退居二线,逐渐减少对蒙牛乳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

在商界,做慈善的企业家有很多,但是全部交给慈善的企业家并不多,巴菲特当年宣布捐出自己所有的伯克希尔股份,为业界称赞;而老牛则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截止目前唯一一个,捐出自己所有股份的企业家,所以牛根生被称为全球捐股第一人。

2、硬汉老牛:“财散人聚”是核心理念

作为一个捐出所有股份的企业家,牛根生不论是做企业还是做慈善,都是很“直接了当”,说捐股就捐股、说做事就做事,甚至还有着“一个唾沫一个钉”的豪爽。但关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小插曲,这个西北汉子自己却从来没有解释过什么。

记得之前市场上有个误传,说三聚氰胺事件时老牛流着眼泪向大家求援,但「子弹财经」了解到,硬汉作风的牛根生,其实只哭过一回。

2004年,有人向蒙牛成品投毒并发送匿名恐吓信进行勒索,未果之后,湖北、湖南和广东等地接连发生蒙牛牛奶含有甲醛事件,后来经政府与关部门查明真相,还蒙牛一个清白,老牛百感交集掉了眼泪。

还有在蒙牛起步时的“砸广告牌事件”,有人说当年蒙牛一条街的广告牌被砸,砸火了自己,这属于“事件营销”。

我们回头理性思考一下,如果是老牛当年自己砸广告牌,真的有这个必要吗?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砸个广告牌还真有可能上个热点新闻、借事件营销。但谣传蒙牛砸广告牌的那些年,连互联网都没普及,就算砸了广告牌,也就只能上当地新闻,对于蒙牛的业务铺开没有什么助益。

更重要的是,当时刚成立的蒙牛,资金奇缺,根本没有资本来做这样的“游戏”。而且「子弹财经」了解到,当年“涉事”双方的人都在,真正想破解这桩“谜案”的人,与其自己揣测,不如找当年这些当事人一探究竟。

微信图片_20211210173451.jpg

虽然在老牛身上流传的轶事很多,但牛根生信奉“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这则经典哲学却是真的。

牛根生小时候经常受同学欺负,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拿零花钱给大家花,因此得到大家拥戴,慢慢成了“孩子王”。后来牛根生在伊利做到管理层把自己的大部分薪酬用于帮助下属员工、关心身边的人;在蒙牛任职期间,更是把自己80%的年薪散给了员工、产业链上的伙伴以及困难人群。

所以牛根生在离开老东家时,邓九强、卢俊、杨文俊、孙先红等9名从伊利出来的员工陪在他身边,在租来的一间53平米居民住宅里开始创业,之后也有许多曾经的老部下,都来到蒙牛,逐渐聚集在牛根生身边,而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蒙牛在乳业中爆发了“火箭速度”般的增长。

3、榜样老牛:慈善就是架桥

回顾中国企业家们的慈善史,在20世纪30-40年代时,50岁的荣德生成为中国首富,当时一半国民吃的面粉源于他的企业,而功成名就的荣德生却热衷于修桥,他50岁生日时,在家乡无锡修了一座桥,上面有50个孔洞。

后来许多年的生日,荣德生本来不想过,奈何前往祝贺送礼的人仍然很多,荣家只好又规定除书画、寿屏、寿幛、寿轴等外,凡是送钱的,荣德生悉数拨入“百桥会”,专门用于建桥。

荣德生和老乡、历史学家钱穆在拉家常时说道:“也许过很多年后,我的这些面粉厂、棉布厂,都会消失掉,但是这座桥有可能还存在。”

荣德生所言不虚,2021年了,他80年前年修好的桥依然在通行。所以做慈善,就是一个架桥泽被后世的过程。

对于牛根生来说,做慈善的意义,是在21世纪架起三座22世纪还能用的“桥”。

微信图片_20211210173455.jpg

第一座桥,是人才的桥。十多年时间里,老牛基金会为诸多贫困地区捐建校舍,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办学条件,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

第二座桥,是行业的桥。老牛基金会还在不断推动中国慈善行业的发展。

老牛基金会从资金到模式,将各类资源注入公益组织,把行业推动纳入慈善事业的支持范围;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了70多个项目,公益支出近3.8亿元;也直接培养公益人才近3500人次;孵化机构12家,建设了9个平台。

第三座桥,是合作的桥。截至目前,老牛基金会累计与184家机构、组织合作,开展了267个公益慈善项目,致力于促进行业交流及机构孵化。

笔者记得在2015年时,老牛基金会联合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四家公益机构,发起成立“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截止2021年10月,公益学院在读及校友累计6011人,核心教学项目校友及在读学员1397人,遍布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中国香港地区,以及国外20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间接受益人数近8万。

老牛基金会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家族基金会,但是他更强调“基金会”的最终目标不是“家族”,“家族”仅仅意味着一种出资方式。牛根生说过:“中国现在做慈善的方法和路径很多,但目标始终是清晰的,就是共同幸福。”

4、写在最后

回顾牛根生的过往,一开始,他工作于国营牧场大黑河奶牛厂,后来他进入国营的回民奶食品总厂(伊利前身),一步一个脚印从普通工人逐渐升为副班长、车间副主任、分厂厂长、生产经营副总裁,在国营伊利干了16年;再后来,牛根生被免职离开国营伊利,创办民营企业蒙牛,让蒙牛发展壮大,规模一度超过老东家;10年后又把蒙牛的控制权交给中粮,相当于又将公司给了国家。

如今老牛退休了,终于能全身心地操盘起对社会更有意义的慈善大业,老牛人虽然不在江湖,但是他的事迹总会在管理学、营销学的课件中出现。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商业历史,其实每个时代都不缺乏一个企业家牛根生。但是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一个认真做慈善的老牛,也需要一个能把慈善做出点榜样来的老牛基金会。

*文中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子弹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