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商业评论

老刀在线

公告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分享财经观点和商业评论。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716

总访问量:34798660

未来20年,京东三家营收过万亿公司会是谁?

2023年06月20日

评论数(0)

京东3

来源/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老刀

未来二十年会是什么样的,估计谁也无法准确预测。

回想一下二十年前,那时候绝大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什么叫电商。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陈述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在七万年前,由于认知革命而让智人脱颖而出,大幅提升了陌生人之间的合作。之后直到一万两千年前发生了农业革命;而直到五百年前,人类才发生了科技革命,掌握了更先进的生产力。

赫拉利想要揭示的规律是:人类漫长历史中发生变化的程度日益加速,今后十年的进步可能抵得上过去二十年甚至三十年。

从机械革命到电子革命,科技革命带来的改变无法想象。在互联网世界,后二十年跟前二十年的不可预知性显然不能同日而语。

1、京东的下一个二十年

今年618被京东定义为20周年生日纪念。许冉首次以京东集团CEO的身份发表《京东下一个20年:奔赴“35711”星辰大海》的演讲。在向京东56万员工发送的《凝心聚力迈向“35711”梦想》的全员信中,京东正式提出了面向未来二十年的“35711”梦想:

能有3家收入过万亿人民币,净利润过700亿人民币的公司;

5家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公司;

7家从零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亿人民币的上市公司;

能为国家缴纳1000亿人民币税收;

提供超过100万就业岗位。

不愧是CFO出身的CEO,对未来的超长期战略规划全部以数字体现。对于下一个20年的数据目标,单独来看,难有具体感知,可以对照一下京东集团目前的数据情况:

2022年全年,京东净营收为10462亿元(约合1517亿美元),同比增长9.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4亿元,而2021年净亏损36亿元;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82亿元,而2021年净利润为172亿元。

单从营收来看,直到去年底,整个京东集团的营收才刚刚破万亿。京东集团的万亿营收包括三部分:京东零售、京东物流、新业务。也就是说,这一万亿营收是京东所有主力业务的总和。

那么,京东目前预设的三家营收过万亿的子公司可能会是哪三家?

当前京东系有四家上市公司: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和达达。2022年,京东零售业务收入达9299亿元,同比增长7.3%;京东物流业务收入为1374亿元,同比增长31.2%;京东健康2022年营收467.36亿港元,同比增长52.3%;达达录入80亿元;新业务(主要包括京东产发、京喜、海外业务及技术创新)收入为218亿元,同比下降16.5%。

也就是说,京东零售依然是整个京东集团营业收入的绝对大头,占比超过90%。其他业务除了物流过千亿之外,都在数百亿规模,未来要有三家要达到万亿规模,想象力空间巨大。

另外,从市值看,目前京东四家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约7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京东集团的市值大概在4800亿港元,京东物流市值873亿港元,京东健康市值1712亿港元。而35711的目标是:“7家从零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亿人民币的上市公司。

在这五大目标中,可能第一条、第二条最难。而最后一条是提供100万就业岗位,也就是京东目前现有员工总数(57万)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但是营收规模却是要翻三倍,市值规模要从现在的两家过千亿到新增7家过千亿,翻3.5倍。

2、从今年618看中国电商现状

今年上半年以来,京东风头甚劲。从3月8日高调启动百亿补贴,到刘强东强势回归再到618大战,再到推出下一个20年目标。

无论京东的未来目标多么宏大,京东的核心依然是一家零售企业,或者定义为以零售为主要业务进而涉足与其他相关联的产业集团,比如零售+物流,零售+医疗,零售+互联网。

近年来,线上零售在国内早已结束了高成长期。整个中国的电商势力范围趋于稳定,除非出现新的商业模式或场景体验,消费者对电商的态度已然进入一个波澜不惊的平缓期。

今年618,被称为“史上最卷的618”,而大战结束之后,很多商家直接慨叹“卷不动了”。电商吸引流量、实现流量转化的招数似乎已经很难玩出新花样,消费者越来越免疫,而对于商家来说,想要挣每一分钱都变得越来越难。

不仅仅是618大促,包括双十一同样有所“疲乏”。究其核心原因,是线上的消费者“已经长大”,对繁杂的促销形式日趋“无感”。加之促销常态化,导致再怎样的补贴和低价策略,都已经见怪不怪。如果没有需求,或者需求意愿薄弱,想要靠促销引诱冲动型消费,都收效甚微。

当“促销”或者正常的价格战效果不再明显的时候,对电商而言,没有奇迹的平缓成长,可能反而是最佳状态。

中国企业家杂志在6月19日发表采访京东零售CEO辛利军的文章,“确定性的供应链的能力和服务,是京东目前能够穿越经济周期最好的支撑。”这可能恰恰正是京东在零售业务上依然需要持续加筑的“城墙”——不断优化供应链,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打磨更深层次的能力去实现所谓的“多快好省”。

3、京东是最接近沃尔玛的中国零售企业吗

要实现“37511”宏大目标,显然需要一个对标,京东似乎更乐意与沃尔玛比较。

数据显示,沃尔玛2022年收入达6113亿美元,相当于4.4万亿人民币。沃尔玛已经连续7年排名财富世界500强的首位(以营收排名),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相当于2.8万亿人民币。沃尔玛的员工数量达到220万人。

从营收、市值规模等硬性指标考量,京东跟沃尔玛的差距还非常巨大。在模式上,沃尔玛在于线下,而京东在于线上,沃尔玛220万人绝大部分是分布在全球的门店人员,而京东的57万员工绝大部分是物流小哥。另外,沃尔玛的业务面向全球,但京东主业仍在国内。从未来发展方向来看,京东对标的可能不应该是沃尔玛,而更应该是亚马逊。而亚马逊当前的市值超过1.29万亿美元,比沃尔玛还要多出三倍,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也意味着面向全球化的线上零售比线下零售具有更加庞大的可想象空间。

有文章指出,从零售企业的核心经营效率——库存周转天数,京东已经不差于任何国际巨头:京东库存周转天数为30.2天,Costco是30.4天,沃尔玛是30天左右,三家大体相近。但京东的自营SKU却高达1000万个,Costco、沃尔玛分别仅为5000个、5万个。

客观评价,自营电商的库存周转天数更高,得益于数据化的后台“算法”,这显然是互联网企业的强项。但京东若想成为未来的沃尔玛或者亚马逊,最重要需要考量的问题在于——从何而来的市场规模才可以支撑未来如此宏大的战略目标?

如果单纯依旧局限于国内市场,如前所述,电商的发展早已碰上了天花板,但如果出海获取国际市场,无论国内环境生态还是面对与国际巨头竞争,无论京东还是阿里,到目前为止都有较大挑战。

4、核心能力到底需要什么

效率和规模只是从企业内部角度衡量的优势。把企业内部的效率和规模优化转化成生产力,需要面向外部的消费者创造出更加出色的、与众不同的新价值。

辛利军说,“这个世界真的不缺需求,缺的是创新。”这句话非常正确,不缺需求,缺少不断满足需求,甚至是不断创造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能力。

且不论二十年之后的宏伟蓝图,但就下一个五年,京东能否在新一轮的互联网竞赛中不被淘汰,都迫切需要思考下面三个创新问题:

第一,战略的创新是什么——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到底是零售+还是互联网+,抑或是多元化还是国际化?朝哪里走,新的空间在哪里,如何实现三个万亿营收,五个世界五百强,七家市值千亿的具体目标?

第二,模式创新是什么——就当下的所有业务而言,凭什么可以持续赚钱,如何继续保持增长,开创怎样新的商业模式,面对既有人群,提供什么样新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策略创新是什么——在策略上——包括营销策略、经营管理策略等等,如何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在每一个阶段都能给消费者什么样的必须选你的理由?

京东集团新任CEO上位,一串具体的数据目标,需要落到实处,并不断执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老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