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商业评论

老刀在线

公告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分享财经观点和商业评论。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8414

总访问量:37890619

阿里又一神秘项目揭晓,美团隔空较劲

今天 13:39

评论数(0)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和二

编辑/蔡建桢

从即时零售到本地生活,阿里全力押注,不仅仅饿了么和淘宝闪购可以送外卖,如今高德也全副武装下场,从地图延伸到打车、到店、酒旅、口碑排行等等服务。

不得不说,阿里是最擅长营造“神秘感”的互联网公司。2020年9月14日,多家媒体收到一封神秘的邀请函,上面配文写着“请注意,9月16日阿里巴巴动物园,有新动物出没”。当时媒体对阿里的这个“保密级”新项目同样充满了好奇心,进行了一通猛猜,后来揭秘,是阿里的“迅犀智能制造”。

9月8日起,有媒体陆续报道,阿里又将发布一项“高度保密”的新项目,9月10日在阿里杭州总部揭开神秘面纱。

01

阿里的新项目揭开面纱

在新项目公布之前,有消息灵通人士放风表示,“与高德有关”。该新项目研发团队位于阿里杭州总部西溪园区C区4号楼,该楼一直没有正式启用,楼外也贴有“本楼宇暂不开放,请绕行”的提示。该项目位于这样一栋独立办公区域,可见是为了在内部与其他业务团队完全隔离。

这甚至不由得让人想起早在2003年的时候,马云同样是组建了一支神秘小队,在湖畔花园小区的一套居民房内研发淘宝。莫非该项目的重磅级别能与当年的淘宝相比?阿里这次要放个怎样的大核弹?

9月9日晚间,又有大量消息称,此次发布可能包括重启口碑网以及高德地图开展自营团购业务,旨在重新构建本地生活消费决策体系,对标大众点评等行业巨头。与此同时,高德地图也将在此次业务调整中扮演重要角色。据透露,高德将开展自营团购业务,目前正在积极搭建相关产品能力。

资料显示,2004年6月,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李治国离职创立生活服务类网站口碑网,当时整合了易赁网的资源,从二手房入手,主打房产信息。2006年10月阿里注资,口碑网全面进入各个生活消费领域。阿里接手之后,口碑网在整个大集团内部陷入混乱与动荡,曾一度与雅虎合并成为雅虎口碑,最终成为阿里的鸡肋,在2011年停止服务。口碑网的没落让阿里错失O2O发展模式,让腾讯投资的大众点评做大,直至最后美团脱离阿里系,与大众点评合并。

“阿里重启口碑网”的消息被媒体臆测之后,口碑网创始人李治国心情激动地发朋友圈表示,评价类和本地生活确实也要做些改变了,点评这么多年也没有做什么创新都在吃老本,这个行业是应该做些改变了。(口碑网)当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本地生活网站,兼顾本地黄页(近100万UV)和分类信息(约110万UV)两大本地生活的产品形态。发这个朋友圈是只有一个小小心愿,希望用回最早的口碑网Logo,这代表着创业者精神,只有他是最美的。

但事实上,阿里并没有在形式上重启口碑网,而是发布了一项与当初口碑网同样定位和功能的应用频道,这一频道内置在高德地图当中,被称为“高德扫街榜”。简单来看,高德扫街榜是一个包含了“榜单、评分、评价”三类子产品的产品集合。

目前,“高德扫街榜”已经在全国多个一二线城市上线。笔者浏览该频道内容发现,包括“状元榜”(必吃美食、必去景点、必住酒店)、“扫街榜”(烟火小店、多次前往、本地人爱去、老字号等)、热门打卡(文化艺术、潮流生活)、城市指南(夜生活、亲子遛娃、户外运动等)这么几个频道,以餐饮美食为主,与大众点评高度类似。

9月10日上午,阿里发布会上给到媒体的通稿中表示“高德扫街榜希望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健康生态——让消费者因为选择变得简单而敢消费;让好服务被看见、好商家能赚钱。与传统点评业务不同,高德扫街榜在评价体系构建上融入了阿里自身的优势。除了基础的用户评价数据,还引入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结合用户信用等级为可信评价加权,并借助AI风控,有效识别、过滤虚假和噪声评价。

02

高德地图也要“特别能打”

虽然高德地图CEO郭宁宣布“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但高德地图要实现盈利对阿里旗下的本地生活业务却是一条紧迫的“必选项”。今年2月份,在阿里财报电话会议中,阿里巴巴集团高管称高德地图首次实现盈利。

过去高德地图一直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亏了近十年,有行业消息传出,高德地图每年亏损在10-20亿之间。

阿里20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报显示,本地生活集团收入为670.76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由高德和饿了么订单增长,以及市场营销服务收入增长所带动。经调整EBITA(息税摊销前利润)为亏损36.89亿元,同比大幅收窄,主要由于运营效率带来的单位经济效益改善以及规模扩大。

尽管高德常年亏损,但活跃用户规模倒是亮眼,根据QuestMobile 2024年6月的报告,高德地图月活跃用户数已超8亿,在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微信(10.5亿)、淘宝(9.2亿)和支付宝(8.9亿),甚至超过了抖音(7.66亿)。2025年3月,高德地图拿下出行服务行业TOP10应用全景流量规模排行榜第一名,其次的第二、第三名分别是百度地图和滴滴出行,腾讯地图更是被远远甩在后面。

有如此庞大的活跃用户,但是不能带来等同规模的“商业价值”,这对于高德来说显然是不甘心的。高德地图营收主要靠广告收入,而这部分收入占比能达到60%-70%左右。另外,还有聚合网约车带来的收入,以及O2O服务等。这些收入覆盖不了高昂的运营服务成本压力,亏损在所难免。

事实上,阿里的本地生活集团已经名存实亡,今年6月份,饿了么与飞猪正式合并至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而高德被划入了“其他”部分。

高德自2014年被阿里全资收购后,逐渐从导航工具升级为“一站式生活平台”,聚合打车、单车、机票等出行服务,并接入充电、加油、维修等配套场景。随着口碑整体并入,高德新增了团购、酒旅、休闲娱乐、跑腿等功能,以“一张地图”覆盖用户“行、食、住、娱”多方面需求。

此次高德内置曾经口碑网的功能,推出“扫街榜”频道,其实基本与目前大众点评的功能高度一致。对高德来说,已经归属于其他业务,虽然有大量活跃用户,但阿里毕竟“不养闲人”,高德在今后的日子里必须“自己养活自己”。而正好借着当下阿里在即时零售领域大打出手的机会,高德乘机发挥自己的价值,以为外卖大战助攻的切入口,加强本地服务,多一个流量变现的渠道和机会,显然是来自于最直接也是最恰当的发展需要。

03

要不要商业化?

新发布的高德扫街榜,无疑不得不让人将其与大众点评对标。当淘宝闪购+饿了么与美团打得火热的时候,高德是要助力外卖大战硬扛大众点评,全力进攻美团到店业务?

2015年10月,大众点评与美团宣布战略合并。两家合并后成立了新公司“美团点评”,但当时两个APP仍保留独立运营,2020年,美团点评更名为“美团”,大众点评正式成为其旗下子品牌。截至2025年4月25日,大众点评在App Store的“生活”类排名第4名,前三名分别是交管12123、支付宝、美团。

除了政府政务服务APP之外,任何一款国民超级应用APP,都需要实现商业化,都需要盈利,大众点评也不例外。虽然被并入美团之后,大众点评的存在感大大降低,但近年来,随着外卖爆火,尤其是年轻人外出旅游的消费机会增多,到陌生地方如何寻求更靠谱的美食榜单成为规模庞大且高度显性化的需求,大众点评就成为唯一一个向用户提供商业信用价值的平台。

但大众点评不是“活雷锋”,在UGC模式(指用户生成内容)下,用户给商家打分评价的同时,大众点评可以从商家身上获得应有的服务报酬。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大众点评的营收途径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广告收入,通过竞价排名、品牌专区等广告形式向商家收费,精准触达目标用户。例如,餐饮商家日均广告预算可达300-5000元,头部商户年投入超百万元;交易佣金,从团购、外卖等交易中抽取3%-10%的佣金。以月交易额30万元的餐厅为例,平台佣金收入约1.5万元左右,按5%计算;会员增值服务,提供付费会员(如专属优惠、优先预订)及企业级数据服务,会员费与数据分析工具订阅费用。

大众点评榜单的排名,对商家来说意义非凡。就笔者个人体验而言,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当地的特色美食到底谁家更好,肯定要打开大众点评找参考,由此,大众点评的排名就决定了线下商家的流量多寡。而这些年来,很多新生的线下餐饮店已经无比重视用户在大众点评上的评价和打分,不少新店甚至就通过在这一平台的深度运营实现日日客流爆棚。

高德方面指出,高德扫街榜的核心是通过用户的“行为+信用”,确保这是一份无法刷分的真实可信榜单,从而重新构建一套线下服务的信用体系。高德地图CEO郭宁表示,“真实是榜单的核心生命力,扫街榜的核心目标就是真实反映用户的选择。我们相信,提升消费信任一定有助于提振消费信心,有助于让商家专心经营、顾客安心消费,让线下服务业更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高德还宣布,同时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通过发放超10亿补贴等措施,鼓励用户到店消费,希望每天能为线下餐饮及其他服务业多带去1000万客流。

郭宁宣称的“永不商业化”到底所指为何,是否意味着与商家保持更客观公正和独立的关系,从而确保更权威更公正的排行榜?但如果不从商家身上实现变现,无论是广告还是交易佣金,高德扫街榜岂不真的成了纯公益?

有意思的是,9月10日,大众点评同时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大众点评“品质外卖”首批已集合超百万家高分堂食优质商家,依托高分堂食餐厅供给、用户真实到店评价,以及美团履约配送体系,为用户提供“真品质、真堂食、真评价”的外卖服务。

如今的即时零售,从外卖到本地生活,从出游旅行的交通酒店到评分排行,围绕近场服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淘宝闪购+饿了么对抗美团的二打一如今已经升级为淘宝闪购+饿了么+高德共同PK美团+大众点评的三打二,混战越来越猛,谁既能赢得市场,还要实现盈利,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检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老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