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毅

吴观“苏~万”恋:这无非就是所谓“互联网思维”而已

2015年09月10日

评论数(3)

最近在忙,忙到“两耳不闻窗外事”,若非不是约稿,我都不知道有“万达与苏宁合作”的这种大事件发生了。承蒙老笑老师抬爱,昨晚有幸首读笑兄对此事件的观点,确实精彩!受益匪浅!但同时也使我“手痒”起来,也想谈谈我对此次合作的一些看法与观点,但这次我不想长篇大论,因为我感觉“如果认真,就真输了。”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在这个瞬息万变、烧钱如纸的时代,弄个app就敢找风投,有点小规模就喊估值上亿美元的案例已屡见不鲜,这也造成了风投金额不上亿都没人理、合作当量没有个几十亿且必须都是名门才能有些“昙花之声”的市场现状(所谓“昙花之声”,即形容该新闻过气、淹没速度之快)。一批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新生代创业人们前赴后继的比赛着“肺活量”、各种大会如雨后春笋般的轮番登场、有点小成绩就敢叫案例、有点小案例就敢称专家……各种乱象无不证明着市场的躁动与不安。但这其实不是什么坏事,“百家争鸣”会激发市场潜在动力的。

但我们真的要警醒,因为不只“人”在浮躁、企业甚至“大企业”也跟着在浮躁,甚至更浮躁。近几年来,大企业发声的频率已超过了以往的总和,大企业各种中高层于各类会议发声的次数也已可谓是创历史之最,但试问都在“发声”谁还有心深耕企业?都在下大力气研究着如何提升演讲效果、如何制作精美的ppt、如何“语不惊人死不休”…谁还有心真正研究主营业务?有点小名声就心比天高、不安现状,谁还有心踏下身学习?如今的躁动将会引起不久后的“蝴蝶效应”,身处漩涡中的人们将受害至深…所以,除公司指派参会以外,我极少去参加各种大会,因为渐渐发现即便演讲再精彩、案例再成功也极难为我所用,与其分心研究“奇兵”,不如全力攻“正兵”效果更明显。

由此回观此次“苏~万恋”,这其实不就是一次招商合作而已,为何搞得这么隆重?因为这就是时代的烙印,这就是所谓“互联网思维”的应用——要眼球、要关注、要声势。为什么呢?因为这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吸引到舆论界的关注,可以最快的将些形而上的模式以牛逼哄哄的姿态展现给消费者,可以最快速度勾起消费者的兴趣,从而实现快速聚客效果……但如果并没有实质内涵,这能支持多久呢?拔苗助长的结果是颗粒无收,也许这也适用于市场。

近段时间,我好似发现了这样的一个规律:“前期声势越大,后续实事越少。” 不知此次“苏~万恋”是会应验还是会推翻这规律呢?我拭目以待。

本辑就到这里,感谢大家支持!希望交流共进。

本文首发于联商网《观点约架》栏目,作者:吴明毅,联商荟成员,微信公众号:吴话不谈(微信号:wuhuabt),个人微信号:mingyi-best,欢迎交流共进!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吴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