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印象设计

到田野去,在美丽乡村遇见乡村美学(下篇)

2023年02月24日

评论数(0)

在上篇分享的美丽乡村改造项目中,不难发现乡村振兴宜居空间的打造,正逐渐击破我们对于乡村的固有印象,今天将继续为大家分享更胆大、更标新立异的美丽乡村代表案例。


01.


首个田园综合体的再生长

/ 田园东方


田园东方位于无锡市阳山镇,是中国首个田园综合体、首个田园主题旅游度假区。相对于一期作为完整的乡村发展模型示范,打造为以田园亲子度假为核心,融合了餐饮、住宿、乐园、市集、工坊、田野教育、温泉体验等于一身,体系完整的度假村,二期的建设,更关注对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合,与商业发展协同。



项目二期以“情感雕琢”为设计的中心思想,打造成两个田野乐园和一条主题商业街的娱乐体验与休闲消费融合的新形态田园文旅小镇中心。通过场景营造,构建建筑群的关联性与情感关系。



与全球知名游戏IP“植物大战僵尸”合作的全球首个“植物大战僵尸农场”乐园,和国内自主原创乐园IP“疯狂拖拉机农场”成为田园场景下的娱乐新物种。“IP+非动力”,使现代商业娱乐与自然乡村生活完美融合。




连接两个乐园的核心商街“蜜桃街”是一条在原址基础上以新建筑构成的建筑集群。通过建筑整体视觉的白墙青瓦、竹木饰面营造出与周边桃林远山融合的村落感,同时又在局部采用玻璃、钢骨等现代材料处理,形成具有当代元素的现代建筑语言,达到一种创新与延续的和谐表现。



小镇南部入口处的蜜桃故事馆,是整个街区的代表性建筑。正面以桃子造型呈现,面对商街的立面选择了木材质装饰,与街道的整体视觉融合。另一边立面面对田野,则选择了代表当地火山文化的的火山岩,与自然连接。




入口处与蜜桃故事馆呼应的乡村振兴讲习所是另一个标志性建筑。在竹木材质的框架内,以玻璃幕墙为特征,临水而居,与桃林相映。二层设计了可以环视商街和阳山两个角度的开阔平台,视觉风格上以砖瓦木竹呈现。运营上以自有咖啡品牌入驻为空间打底,为项目注入业态活力的同时,也为“咖啡馆”探索了一个新的与乡村结合的方式。










此外,还设计了市集广场。空间通过一个钢、竹结构的棚状构筑物为核心归拢,并通过小型下沉空间的处理形成聚合与室外的剧场感。




02.


在老村上生长出来的新村

/ 杭州文村


上篇我们分享了将设计从城市渗透到农村的东梓关村,而同样位于杭州富阳的洞桥镇文村,也是当地另一个美丽乡村的代表项目。作为富阳首个国家级美丽宜居村,文村拥有900多年的历史,全村总人口1850余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村子至今仍保存四十余幢建于明代、清代、民国的古民居,当地村民建房大都就地取材,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村居。


▲改造前


改造保持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使用传统的院落建筑类型,通过局部结构调整,发展出8 种差异性的建筑类型,每种类型因为位置、邻里、材料等因素又有若干变体,从而达到了建筑风格的丰富及多样性。







用灰、黄、白三色作为基调,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剁斧石用于外立面设计,其中抹泥墙就是利用本村的黄黏土与当地老祖宗的夯土工艺技术建成,使新村的24 户新农居看起来就像从老村的肌理中自然错落地生长出来一样,达到新村老村有机融合目的。









考虑到农村生活的便利性,除起居室之外,还有堂屋、可打造土灶的厨房、农具间等。顶层阁楼作摊场,可堆放农具、晾晒谷物、养蚕,在房屋中间留有天井,四周用竹篾条围合,起到通风、防潮和隔热作用。空间布局和视觉上,几乎每户都是敞开式的,所有隔断都用木幕墙来完成, 进门就能看到存放农具的储藏空间。






同时还对村内闲置古建筑进行收购并修复保护。建设古村文化遗物陈列馆,收集老物件,统一展示,同时对古战壕炮台进行修复,提升文化礼堂,新建文化大舞台提高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传承、发展浙西文化古村落。






03.


从画中走出的桃花源

/ 吴房村


吴房村位于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是上海第一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是上海南郊的桃花源,也是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黄桃之乡”。吴房村的整体风貌设计,源于中国画家吴山明老师与吴扬老师联袂创作的“桃源吴房十景图”,打破传统上海农村宅基地“排排坐”的刻板印象,展现了江南水乡和海派文化的自然融合。





项目在保留了田间作物、水系河道和古树的前提下,对古建进行改建或是修复。建筑基调汲取了吴房村原貌最淳朴的粉墙黛瓦风格,为了与桃花的相映成辉,建筑的色调以素雅为主,柔美的坡屋面流线、朴实的木饰线条与窗框、步移景异的村落景观,展现出海派水乡的柔美和乡野风貌的淳朴自然。






丰富的水系资源,经过改造,也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村内近20座桥梁,数量虽多,却座座不同。其中,车型桥大多体量较大,设计以石质栏杆;而人行桥,则轻盈而小巧,融于风景中。







另外还设有接待中心、乡村美食部落、生活驿站、乡村闲憩室、创意农夫市集、“村民之家”精品民宿、皮划艇俱乐部、乡村文创体验馆、自然教育课堂、乡村青年双创中心。随着各项配套设施、功能布局的不断完善,吴房村内的入驻企业日益增多,就业机会也不断上升。








04.


连接中荷文化与创意

/ 大坊荷兰创意村


大坊村位于江西省大坊县,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仅存的明清时期古建十多年缺少维护。金溪政府 “希望荷兰文化概念振兴大坊的愿望被转化为设计策略:”以新应变”,大坊荷兰创意村旨在通过中荷文化的融合碰撞,在都市化潮流盛行的当下,打造一个独特的中国艺术村。



改造措施的设计分为三个层面。首先对城镇空间、建筑和景观进行修复,使用新材料,在新旧元素之间建立起对话。例如:用玻璃瓦恢复了老房子的屋顶,修复了古老的灌溉系统,并添加天然植物等用于净化水。



其次,增设了瞭望塔和乡村客厅,新的建筑结构借鉴了现场的先例。其中瞭望塔曾是古村落用于防御的塔式建筑,原有的瞭望塔早已不复存在,新的瞭望塔被设计成了犹如两条巨龙相互缠绕,互相支持,团结一心的形状。瞭望塔上随着每一台阶的转移,既可以看到村子里的新旧景色,也可以看到远处的乡村风景,远眺地平线上的山峦。





而新的乡村客厅(古樟树咖啡厅)位于村子的中心,它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的四合院旧址上修建的,独特屋顶的灵感和造型来自于村旁的一棵千年古樟树,古樟树的造型融入村子的结构中,提供了一个有遮蔽性的集体空间。树叶形态的定制陶瓦立面也为鸟儿提供了筑巢的地方。





最后是通过艺术和功能活动对空间进行规划,新的乡村博物馆、图书馆和艺术家工作室是给村庄带来新活力和创造力的新功能。艺术家被允许对村庄的结构做出应对,例如,乡村客厅的地板被一位中国艺术家用蒙德里安式的图案画了出来;荷兰艺术家赫尔曼-拉默斯在一栋老房子里安装了一架飞机,名为 “梦”。





后记

这类乡村空间的美学构建,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乡土特色,展现不同乡村的个性空间,打造更具生命力的未来乡村。同时基于自然和村民而进行,让改造兜住多样化复兴,更不脱离乡愁。


END


本文由空间印象撰写整理,部分图文来源于

gooood谷德设计网、CBC建筑中心、袈蓝建筑

JPD Int Design、NEXT architects及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空间印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