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新消费

浪潮新消费

公告

记录新消费商业史,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文集

(2) 创业(247)

统计

今日访问:1221

总访问量:4624152

七成新品牌昙花一现,抖音的“长期主义”是解药吗?

2021年07月01日

评论数(0)

从业多年,「顾均辉战略定位」创始人顾均辉看到太多消费品牌昙花一现。他惋惜很多品牌停留在卖货思维,而不在做品牌,可是消费者喜欢占便宜,但并不喜欢便宜,“新消费品牌需要给消费者一个购买理由,而不是诉求性价比,要把自己做成品牌的样子。”

新品牌也有自己的苦衷,卖高性价比的“货”最容易起量,做品牌却难上加难,尤其在流量成本攀高的当下,从发现用户到种草转化,从拉新留存到持续增长,到处都是拦路虎。

换个思路想,如果流量红利变迁在主导品牌迭代,那么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是否会给品牌创造新的机遇?

一直以来,大众对于抖音的刻板印象就是“短平快”,只适合客单价低的流量款和品牌初期起量的从0到1。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许抖音生态之于品牌的长期价值被低估了。

6月29日,在第七届GDMS大会&VCON新锐品牌展上,字节跳动旗下综合的数字化营销服务平台巨量引擎,发布了一套「新锐品牌STEP增长方法论」,完整地覆盖了品牌从0-100的成长阶段,并在PMPM、参半、逐本、空刻、Babaycare等品牌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从网红品牌到长红品牌确实不容易,但如果借力打造长期主义的巨量引擎,这条路是否会变得稳健和顺畅?

新锐消费品牌正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涌出。

这一点投资老将吴世春也不得不感慨。他创建梅花创投七年,每年看4000个项目,发现新品牌的发展时间被极大压缩,比如他们投的MOODY,一年半成为美瞳行业第一,参半更是三个月拿下漱口水行业第一,“在新的飞机大炮和战术支持下,新品牌打败了小米加步枪的老品牌。”

吴世春甚至这样定义消费品赛道——永不眠和永远长红。“只要你有科技、营销方式的拐点,有新供应链的设计,就能把很多消费品重做一遍,每一年你都会比别人做得更好。”

当然,新品牌的诞生并非毫无支撑,吴世春总结了新品牌的四个变化:新供应链、新设计、新营销、新渠道,而每个变化都与国家的工业基础和时代脉搏息息相关。

首先是得益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沉淀的深厚工业基础,为新品牌打造了强大而不失创造力的供应链;

其次是新设计能满足年轻人和国际化审美需求;

第三是新营销,应和千人千面风格,并抓住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等新兴社交平台;

最后是新渠道,除了京东、天猫等线上电商渠道,线下渠道变得更加细分,比如饮料要抓住新型便利店,化妆品要进驻新式美妆集合店,都给了新品牌很大滋养。

比如国产美妆的兴起并非只来自爱国情怀,短视频和新型社交平台让化妆变得容易入门,将目标人群从白领扩展到低龄学生人群。

而年轻人又看重性价比,正好屏蔽了昂贵国际大牌的影响,同时以珠三角为代表的美妆供应链让高性价比成为可能,分化的美妆集合店又带来线下精准流量,一切都有因可循。

同时,政策等大环境也在助力新品牌。比如过去五年国家发布与品牌建设关联的法规政策多达130多条,后疫情时代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位居全球高位,品牌的细微洞察让消费者与之共情。

但不可否认的是,伴随市场竞争加剧、流量红利衰退、渠道分散,新品牌也在面临持续增长的困境。

据凯度咨询分析等统计,每隔三分钟就有一个新产品诞生,90%厂商在过去一年里推出新产品。

但令人遗憾的是,只有28%的新品为品牌带来销售额增量,6%的新品带来新用户。一个更加严峻的事实是,消费品创业企业的淘汰率高达74%,只有三成活了下来。

我们不得不承认,单纯靠流量红利的品牌增长时代已经步入尾声,如何找到长期价值,成为新品牌走向下一个春天的列车票。

同时,旧时代也给我们留下启发——流量红利变迁在主导品牌迭代,几乎每次新流量都造就一波品牌潮。那么,新品牌想找的这张“列车票”,是否是新兴内容流量呢?比如抖音?

的确,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形态诞生,拉近了品牌和消费者的距离和信任度,不再是过去的纯买卖关系,让商品的快速转化成为可能。

另外,短视频也消除了部分信息不对称,让消费群体从小白向专业型转变,反过来也推动他们对专业内容更加渴求,也更愿意被内容种草。

尤其是各大领域的KOL,自带天然影响力,适合品牌的KOL更是能挖来一波流量红利。

在巨量引擎看来,在新消费品牌2.0时代,品牌可以依靠平台全面的产品能力,实现阶梯式的跃迁增长,摆脱原来的线性爬升,并收获品牌力资产的积累。

平台将这套理论总结为「新锐品牌STEP增长方法论」,针对性为品牌解决每个阶段的问题。

具体来说,在冷启动的第一阶段,品牌需要高效引流蓄积销量,快速渡过新手期;

第二阶段要建立信任,通过广泛种草强化用户认知;

第三阶段则要借助高曝光策略,扩大用户池实现品牌破圈;

第四阶段需要放眼全局,实现全链经营,依托营销科学精细化管理关系资产,夯实生意大盘,实现稳定增长。

从0到1是无数新品牌的拦路虎,却是巨量引擎的强项。

在冷启动的第一阶段,GMV和营销费用都不足,难以触达目标人群,而且品牌认知度比较低,这时候需要快速转化用户带来销量激增,巨量引擎对此使出了“三板斧”。

一是依靠全渠道经营,品牌可以借效果广告引流到其他电商平台,也能借短视频、自播等形式引流到抖音小店,全面撒网来提升销量。

二是靠巨量千川撬动更多流量,让消费者流转到抖音电商或品牌的私域阵地,品牌号/企业号作为品牌价值的传递阵地,拉近和目标用户的关系,再叠加抖音小店来提升流量转化效率和复购率,为粉丝提供更精细化的交易服务。

三是多元组合,比如通过品牌自播、明星和达人合作直播来吸引新粉,激活老粉,以及借助品牌、明星、KOL和KOC等不同内容的分层营销来助攻销量增长。

等这波人群来了后,如何沉淀并形成稳定的预售和复购,成为品牌步入第二阶段的挑战。此时最需要做的事就是通过广泛种草来提升品牌心智,给消费者一个差异化的购买理由。

种草离不开达人,巨量引擎来帮忙筛选达人,将目标人群导入巨量星图后分析达人偏好,参考任务类型、品牌人群、内容类型、达人属性、粉丝画像等筛选达人。

同时,效果测试出最优达人和内容后,还能复制优质达人脚本,加大与垂类达人的合作,也可以在达人种草人群基础上,抽离出高价值人群包,再把达人内容通过广告再次投放,使得达人价值和投放效果最大化。

巨量引擎在起步阶段的助力,也让不少新品牌受用。

参半创始人尹阔还记得去年9月刚上线抖音时,单条视频播放量过亿的就有四条,很快就积累了800万粉丝,完全超出预期。“如果大流通的商品想快速获取大量人群,并让你的创意广告快速爆炸的话,抖音肯定是不二之选。”

空刻联合创始人王义超则很感谢李佳琦的一次直播,让小众的意面生意被更多人知道。

由此他们也收获了第一批种子用户,而且足够精准,基本是买口红的女生、带宝宝的潮妈,这些人群也注重健康饮食和家庭生活。

美妆品牌逐本的种子用户则靠一个垂直美妆社区平台,抓住了一群敏感肌的成分党人群。

尽管如此,逐本创始人刘倩菲透露,他们依然会把抖音作为高效率种草的工具。

格外不容易。从业多年,见过太多品牌昙花一现的顾均辉战略定位创始人顾均辉透露,一个“买你而不买竞争对手”的理由,并把这个理由扎下根去。

他认为汽车品牌就很聪明,比如奔驰强调“乘坐”,宝马宣传“驾驶”,沃尔沃瞄准“安全”,法拉利自诩“跑得快”,都精准对应一个购买理由。

而在众多品牌中,连咖啡算是一个依靠巨量引擎快速起势的典型品牌。

连咖啡过往以咖啡外送为核心业务,直到2020年底才打算进军预包装咖啡市场,这需要快速引爆新品牌。

它选择了抖音,今年4月,连咖啡从品牌理念、办公使用日常、咖啡师人设三个维度,设立了“连咖啡”、“连咖啡CoffeeBox”、“连咖啡旗舰店”三个矩阵式品牌账号,从不同场景吸粉。

在抖音直播上,连咖啡也注重结合人、货、场,选择高颜值的年轻双主播,下单转化率提升30%,并优化直播货品组合,主推188元3盒装,还在直播间突出产品的高品质特性。

同时,连咖啡选出了一二线咖啡爱好者和具备消费能力的人群,作为目标用户,并将云图目标人群定向和星图达人匹配,实现对精准人群的种草。效果在618大促尤为凸显,直播期间在线观看人数突破10万+,单场GMV高达110万元。

入驻两个月以来,连咖啡的日播就突破100万,涨粉6万+,已经成为抖音咖啡类目店播GMV TOP1的品牌,同时也是抖音咖啡行业第一个完成直播单场百万销量的品牌,后来居上实现了垂类行业的弯道超车。

度过初始阶段后,新品牌们又遇到了增长瓶颈,需要破圈拉新和长效经营。

一直以来,大家印象里,认为抖音上适合起量,是短平快的代表,当品牌进入深水区后,他们往往会转到相对传统的渠道。

可不为人知的是,巨量引擎也在为品牌从1到100研磨了一套方法论,而且已经见到成效。

当品牌进入第三阶段后,由于始终触达的都是相同人群,会导致增长乏力,走出困局的关键在于破圈拉新,把更远的机会人群转化过来。

巨量引擎会根据巨量云图加快拉新,先在竞品、行业、跨品类及场景人群中找到潜在的机会人群,再针对不同机会人群运用合适的运营方式拉新。

然后针对新人群进行品牌强曝光,杀手锏之一便是IP营销,通过大型综艺、娱乐活动、垂类活动、节点大事、KOL参与等辐射到这些人,另外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交互技术和体验、丰富的福利内容和激励互动形式等来提升用户活跃度,实现营销裂变。

做完这些后,新品牌基本占据一席之地,但不久也会面临第四阶段的挑战——如何拓宽品牌护城河维持高效增长。这时候品牌要有全局思维,并根据每类人群做到精细化运营,通过多样化营销提升每个阶段的人群转化率。

这时候的突围方法综合了前几个阶段的精华,包括完善投放路径,做到品效协同,以及构建“广告+内容”的流量矩阵,整合投放量效并进。

此外,还可以打造私域阵地,通过分层运营粉丝来提高复购和加强品牌认同,并借力巨量云图实现对人群资产的精细化运营。

主打漱口水的参半把这些招数都学到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抖品牌”,它早期的增长多来自巨量引擎,包括达人种草和商品营销等。但当参半收获了年轻女性和家庭主妇等短视频主力用户后,破圈再次开始。

“我们最终的目标用户是从6岁儿童延伸到80岁老人。”参半创始人尹阔说。

一方面,在产品上,尹阔想在五年后做成一家专业口腔护理公司,囊括口腔护理工具、口腔耐用耗材、口腔快消品,给用户完整的口腔护理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营销打法是“刷存在感”,“让消费者在很多场景下看到我,长期和他们捆绑。”

于是,以漱口水为切点,大量的明星代言、IP营销开始了。4月的参半宣布当红小花赵露思为代言人,官宣TVC视频及其他明星的支持活动,达到1亿曝光量和人群破圈。

5月的一场抖音专场活动,让参半漱口水卖掉7.6万瓶,环比前一周增长超140%。

同时,参半还在线下布局了3万个零售终端,让消费者在便利店、餐饮店、美妆集合店、药房等都能见到参半的身影。

国货护肤品牌PMPM则是另一个通过巨量引擎方法论走出重围的代表。

本质初心上,PMPM更希望通过抖音传达一种品牌精神和生活方式。PMPM联合创始人Wen透露,品牌名称来自一句法语,意思是去往世界、探索世界,“我们希望创立这样的品牌,把远方的美好和希望带来用户。”

今年5月16日品牌一周年之际,PMPM希望把远方的美好带给不便出国的用户,于是直播了布列塔尼海岸的三个时刻——日出、日中和日落。

尤其日落时分,大海被日光和晚霞映满,很多人情不自禁会去许愿,并在直播间@喜欢的人。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直播,而是在PMPM与消费者在某种品牌精神和价值观上的共情。

Wen事后回忆说:“这些时刻,都让我们觉得做这个品牌很有意义,也是种子用户愿意留下来的原因。”

在商业上,PMPM也在发力,通过品牌号升级完成号店一体建设,借助巨量星图筛选达人,重点布局多维度达人矩阵,辐射不同圈层用户,并借势平台级的IP和营销活动,实现快速破圈和拉新。

今年1-5月,PMPM以抖音作为流量阵地,快速启动品牌自播,完成了从0到千万级别月销的阶梯式跃迁增长,并在5月进入抖音全站品牌TOP30,而当时距离品牌创立仅一年零两个月。

在强大的供应链基础上,中国离开不缺货,但长期作为世界工厂,也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欠缺品牌思维。伴随新技术、新消费人群的变更,越来越多的新锐消费品牌崛起,年轻一代创业者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

但从网红品牌到长红品牌,乃至百年品牌是漫长的旅程,过程中不断遭遇用户和流量增长瓶颈,巨量引擎的「STEP增长方法论」也许是破局的一把钥匙。

从帮助品牌快速起量,到后续拉新和稳定增长,抖音正在践行一种长期主义理念。这也许能给新品牌带来新的力量和机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浪潮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