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新消费

浪潮新消费

公告

记录新消费商业史,深度思考产业未来。

文集

(2) 创业(247)

统计

今日访问:9031

总访问量:5746507

高质量品牌闭门会实录:不破不立,产品创新的机会到底在哪里?

2023年11月29日

评论数(0)

“Innovation distinguishes between a leader and a follower. ”(“创新决定你是领袖还是跟随者。”)

 

说下这句话的乔布斯,创造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而这股颠覆式的创新之风也吹向了大众消费品市场。至今,仍是诸多消费人心目中的灯塔。

 

过去几年,消费品创新层出不穷。


有的品牌用全新的产品概念,改变了消费者对食品饮料的偏好;也有品牌用新颖的产品设计,引领了新的审美热潮……


然而,当我们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当下,却发现曾经那些红极一时的消费品,有些已经彻底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市场的大手,总在无形之中让人认清真正的游戏规则。成功的创新,不能用某个产品一时的表现来衡量。


冷静下来的消费行业,也逐渐意识到,创新不仅意味着创意、颜值、内容、流量,更关乎于企业的经营内核,业务机会、战略思考、人才挑战等方面都决定了创新的可持续性与价值。

 

最近,在浪潮新消费举办的《高质量成长品牌闭门会》上,来自食品、美妆、服饰、宠物等品类的三十余位品牌高层与投资人,不仅就当下行业“消费细分”的现象展开了充分的探讨,同时围绕消费品“创新与迭代”这一重要议题,从不同的思考维度,进行了深层次的碰撞。


 《新浪潮?高质量成长品牌闭门会》参会嘉宾

 “自卷式创新”VS“共创式创新”、“科研思维创新”VS“大众视角创新”……这些结合实践的新颖思辨,引人深思。


浪潮新消费精选了其中部分具备启发性的内容,脱敏后与更多创始人分享,希望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有所助益。

品牌营销专家李倩:对于消费行业来说,存在真正的创新吗?创新的门槛到底有多高?

 

外包装、设计、原料等维度的创新,门槛不算很高,被抄袭的速度也很快。比如当年君乐宝推出白色包装的牛奶之后,很快全网都是。

 

在各个类目里,如何保证创新的不可替代性,又怎样才能做出真正拉开差距的创新?

 

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选择了新的赛道后,需要迅速推进,不然友商就会切进来。

 

林清轩一开始做的是其他天然成分的护肤品。在提取出山茶花油后,我们经过实际检验发现精华油的功效大于精华液、面霜等其他品类产品。

 

虽然我们发现了这样一款强功效产品,但当时的消费者都涂水乳霜,精华油太粘腻,没人愿意用,所以只能重新教育消费者去用水油霜。

 

刚开始我们的举措很猛,想直接取代原本的产品,但尝试之后发现干不动,只能老老实实做精华液的搭档,让消费者先用精华液再用精华油。

 

很快市场上涌现出很多跟随者,我们就开始对产品进行迭代。

 

山茶花油从第一代的以油养肤、第二代的修复屏障,再到第三代的抗细纹,到第四代时其实抗皱能力已经非常强了。如今我们又成立了三个项目组做第五代产品。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两个项目组的方向错了,钱白花了,但这件事是值得的。

 

当你发现了一条新的赛道,同行肯定都会跟进,核心还是要围绕消费的路径去打造产品。

 

过去人们不重度化妆,现在有了这个需求,发现这样很容易卡粉,但只要涂粉前先用点山茶花油,可能一天都不会卡粉。

 

接下来又有了新的问题:消费者用了很多护肤品尝试修复脸红的问题,但发现没法从根本上修复皮脂膜,还是会泛红。于是我们开始研发第二代产品,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我们解决卡粉、脸红的问题之后,同行也跟上来了,那我们就研究怎么深入抗老……

 

选择了细分赛道后,你以为自己安全了,但其实随时会被同行颠覆。所以,要持续迭代自己。

 

林清轩内部常说一句话,“干死”今天的自己,不要等对手“干死”你。我们的科研中心分为红蓝队,你今天做出新配方,那我就要开发另一个配方来打败你,每一次迭代都有一个团队宣告失败。

 

这件事很艰难,但非常值得投入。

 

品牌营销专家李倩:谢谢孙总。林清轩这个案例非常残酷、真实地呈现了消费赛道的创新竞争。唯有飞速狂奔,让别人都跟不上我们的速度,才能保护自己。

 

现场还有这么多聪明的大脑,大家所在的赛道有没有什么经验能让别人借鉴的?或者大家对创新这件事还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盖是茶创始人刘刚:我认为创新的路径从一开始看也许是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但未来可能反而会成为消费的主流。

 

N年前我们都用按键手机,这是主流赛道,智能手机只是创新的细分。但现在双方的地位已经互换了,智能手机成为主流,按键手机反而只是小小的细分。

 

我在2014年开始做盖是茶,因为当时通过调研发现瓶装茶饮是个大方向。


但东方树叶已经在做了,我如果走它那条赛道,无异于螳臂当车。所以我贴着它走,做现泡瓶装茶。

 

我们把它定义为“(瓶)盖是饮料的一切”,所有的草本材料都可以放到盖子里,通过“盖是饮料”的方法改变饮用的方式。

 

现在这已经是一条新的赛道,伊利已经进入,蒙牛和农夫山泉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进入这个赛道,我敢说十年后没有人还会喝含防腐剂的饮料。

 

前面一位朋友说,现在的品类已经全部创新完了,确实如此。


100年前可口可乐就发明了瓶装饮料,1980年日本伊藤园依托可乐的产品形态做出了瓶装茶饮,所以我们都只是基于瓶装饮料的创新。

 

不得不说,调研非常重要,能看到很多市面上看不到的讯息,而且要做得足够深,才有机会挖掘一条好赛道。

 

最开始的变革必然只是一条小小的裂缝,但只要抓住机会狠狠干,最后就能掘开一条堤,形成新的潮流。

 

品牌营销专家李倩:谢谢刘总。关于盖是茶我有两个特别好奇的点。第一点,农夫山泉、伊利都进来了,接下去你们要怎么办?

 

第二点,瓶盖里做茶这种模式本身有没有专利的保护,您采用了什么方式去减缓这种冲击?

 

盖是茶创始人刘刚:可口可乐创造了可乐这一品类,但你挡不住百事、天府可乐这些品牌也做。

 

可乐世界各地都有,可口可乐之所以成为全球霸主是因为它专注在自己的领域,做好了自己。

 

消费者会记住的是持续不断更新迭代的品牌。这么多年来可口可乐口味上没有什么变化,但一直在贴近并引导目标的年轻消费群体。

 

瓶盖饮料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管是美国、日本还是德国,各个国家都出现了分离式瓶装饮料,这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能做的就是像iPhone一样——只有它一直在更新迭代,而同期的HTC和三星我们已经看不到了。

 

我做品牌一直坚守8个字,始终不变,无科不兴。每次拿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干死”昨天的自己,不断更新迭代,让别人跟着你走。

 

品牌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辨识度、忠诚度,往后可以把品牌和金融结合在一起。


当出现对手时,可以采取投资的方式,可口可乐就有百事可乐的股份。

 

我外公是一个比较著名的上海滩商人,他一直说,无行不成事。当你在这个行业中是孤独的时候,证明这不值得别人来一起做。

 

有蔚来也会有小鹏、理想,有奔驰还会有宝马、法拉利。所以不要惧怕竞争,有了竞争行业才会蓬勃发展。

 

不如做好竞争的准备,做好独一无二的自己。

品牌营销专家李倩:刘总引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在消费领域里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类目都以双胞胎的形式出现,比如麦当劳和肯德基,宝马和奔驰,可口和百事,竞争会使这个行业更活跃。还有没有其他观点?


小壳创始人柴智:作为一家技术导向的宠物功能营养品牌,我们在宠物用品这条特别细分的赛道,做出了很多能出量的产品。

我认为核心在于两个问题:第一是产品如何创新;第二是在创新产品销量很好时,如何树立品牌和产品的壁垒。

产品创新方面,我们分为两个维度开展。

第一个维度,我们在做宠物食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非常新的工艺。

比如冻干工艺,过去只在做普通宠物零食来使用,而我们将天然的纯肉冻干跟保健营养成分相结合,开创了冻干营养品这个全新品类。

第二个维度,我们的产品会起一些非常容易被记住的名字。比如“小白牙”,就是给宠物磨牙的冻干零食。在销售的过程中更好传播。

我们坚持做可视化的产品创新,换句话说就是用户感知得到的产品创新。

以旺旺雪饼为例,你能看见上面白色的雪花,还有烘烤过的痕迹,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产品的可视化创造。

所以我们也把冻干做成了一个独特的棒状,当然现在这种产品形态已经非常普遍了。

做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当卖到一定量时,如何去保护自己的产品创新。我们会申请专利,同时在同行还没开始或刚开始做的时候,就提前做好深度的供应链绑定。保证了我们的价格优势,和阶段性的时间窗口。

综上,产品要做可视化创新,同时快速建立供应链和品牌心智认知的壁垒

就像林清轩孙总刚才说的,去做山茶花供应链上的储备,同时持续迭代,始终在产品和心智上领先对手,从产品本身的设计和营销上,不断去夯实品牌的壁垒。

茉莉奶白创始人高芸晞:茉莉奶白来自深圳这个“卷都”,行业里的人都认为我们是卷王——从产品、营销到品牌建设,我们一直在创新。

 

我们具有很强的产品打造能力,今年每个月都上新一个系列的新品。所有茶都是由我们自己的茶厂拼配,同时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做了很多茶基底的复配。

 

我认为在产品上不存在完全的创新,因为大众规模化才是做消费品最关注的点。


而大众接受度最高的产品,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比如中国的茶和西方的咖啡。

 

我们做的是微创新:现在有1000多种品类,通过不停地复配、调整口感,并结合带新鲜花香的原料去做。

 

颠覆性的创新可能是我认知外的领域。当然有的产品可以这么做,但在吃喝住行这些日常需求的领域里,我更希望以微创新的方式来做。

 

在大众化的产品里,为了让消费者仍可以感受到茉莉奶白的创新,我们采用了一些营销手段和其他创意方式,比如包装、上新品的玩法、和消费者共创等。

 

通过营销抛砖引玉,让消费者加入我们做共创,这才是可持续的创新方式。

丝所创始人彭阳:我也有两个观点想分享一下。

 

第一个就是创新永远源自于对场景的洞察,最后通过产品落地。

 

我们有三点创新的经验。

 

第一,这几年防晒这个词在天猫上非常热,我们就去研究当下的防晒存在什么痛点。

 

首先是闷,其次大部分防晒服采用化纤面料,太阳一照会分泌PM2.5,对人的身体不好。

 

我们联想到桑蚕丝中有色氨酸和酪氨酸,本身就可以防晒,但因为由蛋白构成,像人的皮肤一样一晒就会泛黄,所以一直没有应用到防晒领域。

 

于是我们找到拥有生物基纤维专利的一位专家,通过缠绕结构,让从玉米里面提炼的生物基纤维保护桑蚕丝,桑蚕丝再去保护消费者的皮肤。

 

我们是全国首推这款真丝防晒服的,还做到了upf50、可机洗,再配上年轻时尚的设计,虽然推出才不到一年,但已经收获了小小爆品的喜悦。

 

第二,我们调研发现喜欢桑蚕丝的人也很喜欢冥想,就想用桑蚕丝为他们打造一款冥想服。

 

丝所和上海大部分的冥想机构和老师进行了沟通,最后采用艾草纤维和桑蚕丝交织、混纺,做出了一款可机洗、好打理、抗菌性强的产品。

 

第三,大家都觉得桑蚕丝应该是夏天用,一到冬天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羊绒产品,因为保暖又好用。

 

我们采用独特的拉绒silkincmere工艺,用100%桑蚕丝,生产出了羊绒质感的围巾,解决了一部分敏感人群使用羊绒产品时脖子痒痒的痛点。

 

这三款产品都是我们一年内研发出来的,我感悟最深的是,创新一定要源于场景以及场景中的人,从他们使用产品时的痛点出发。

 

另一方面,创新一定源于团队的创新精神。你的产品、品牌创不创新,很多时候来自于基因。

 

我在剑桥读了很多年,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写了无数的论文。如果每一次面料、纤维和产品的研发创新,都值得去写一篇像当年那样付诸心血的论文,那么这种创新就是对的。

 

品牌营销专家李倩:谢谢彭总。刚才彭总提到的这个创新方法,其实来自爱德华·德·波诺的“平行移植创新”理论。

 

平行移植创新是提高创新效率的一种非常好的办法,就是把其他行业的创新借鉴到自己的行业中。

 

刚才彭总提到丝所持续关注和洞察用户,我发现这个品牌特别喜欢研究为什么,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一直问,问到源头去。

 

Vesta CEO谷振宇:一年前,我只做北美市场,有一整套在欧美和其他发达国家运营品牌的经验,我觉得可以基于这些经验去做很多事。

 

但今年做了国内市场后反而不敢聊了,因为我发现两个市场之间,消费市场的环境和大家对品牌的理解是有很大区别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美金和7万美金,或者说第三产业不发达和第一产业不发达的两个市场,对品牌的认知可能完全不一样。

 

比如在美国,lululemon,ALTER,包括Vesta,现阶段很少再去讨论产品的功能性。

 

按照我的解构思路,一是因为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二是当大家消费预算有限时,会更关心产品的功能性和性价比。当然这没有好与坏。

 

这是我第二次创业,两次创业是非常大的极端。


我上一次创业是在硅谷做机器人,打造了最早一批做四足、六足机器人的公司,当年还和苹果一起入选了《时代周刊》的全球前十大创新。

 

当时投资人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不用挣钱,做极致的产品深度就行。

 

反观这次创业,纯技术研发的门槛很低,但需要大量的投入去经营好用户,更像一门生意。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我经历了很多变化。

 

在上一次创业中,我们做得很深,自己写了操作系统、SDK,还有传感器和舵机。

 

现在国内机器人公司做的所有事情,我们都做过,而且是最早的一批,所以我们更像是种菜的人。

 

当时那个行业所需要的技术向量其实都没有,我们做到了从0到1,也就是所谓的破坏式创新。

 

这次创业我一开始也是按照这个路径去做的。但2020年刚拿到投资时,当时的投资人告诉我,不能闷头做创新,要开始挣钱了。

 

一开始我还是准备把一个单品打到极致,当时做了桑蚕丝面料、可洗涤助剂,纱线层面也做了很多新材料的混纺,包括丝所提到的拉绒我们也都做过。

 

后来发现,至少在海外的中高端市场,差异化或是满足目标用户多种需求的产品,并不是一件决定性的事。

 

它可能只是成功必须具备的前提——没有一家出众的消费品公司产品做得不好。

 

我个人感觉国内更像是在运营一款单品的科技公司,因为从渠道角度上来说,大家现在主要依靠平台。

 

而海外更像是自己运营一个电商平台,要有自己的渠道、服务、仓库、营销、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从你怎么在产品中找短板,变成了你怎么把每一个角度的短板补齐。

 

所以从2022年开始,我们的路径就从怎么先种菜再炒菜,变成了我们专心炒菜。

 

因为我自己做过消费电子,而且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多足机器人,当我去看集大成的这些消费电子公司,比如苹果、戴森,大家在做的事情更多是炒菜。

 

苹果也是近十年,有了足够的现金流和业务量支撑,才能开始去自己种一些菜。

 

所以我们目前的产品逻辑慢慢回到了,不断微创新,按照批次去跟用户交流,然后高频迭代。

 

另外,我认为细分品牌最重要的还是持续地跟用户交流。

 

在海外,我们会通过邮件或线下会议和用户沟通,方法其实很原始。但在国内,用户更多是通过第三方电商进行消费,有哪些跟他们沟通的路径?这也是我想向大家请教的问题。

 

品牌营销专家李倩:谢谢谷总。

 

先总结一下大家刚才讨论的成果。首先孙总说创新必须无时无刻,反复、持续地迭代,“卷死”自己。

 

刘总讲了创新要容得下兄弟才能当大哥,有时候还要引入竞争,通过竞争让整个行业快速地成熟起来。所以有一些蓝海品类有竞争反而是好事。

 

接下来我们谈到了不一定要做绝对颠覆式的创新,有时候通过微创新也能解决问题。

 

最后大家还给了很多方案。柴总提出了“Know-how”,创新到底该怎么办?

 

第一个特别重要的点就是创新的可视化,高调创新。不要自己埋头创新了半天,外边的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很多科学家背景的人容易做出这事。

 

第二点,品牌本身也能作为保护的壁垒。当品牌进入消费者的心智中,本身就是对创新的保护。

 

第三点,卷消费者,跟消费者共创。通过跟消费者持续地交流,让他们帮忙迭代营销、创意,带给大家持续创新的认知。尤其是奶茶这样的品类,创无可创,就只能去卷消费者了。

 

第四点,合作创新。我们刚才讲的平行移植,就是借助其他行业经过验证的成果,带给我们更多的创新。

 

最后谷总也提到中美两个市场让他看不懂了。两个市场上的创新,如今好像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

 

同时他也提到,创业是一个多学科的全面竞争,创新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要做的是补短,产品创新只是必须满足的及格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浪潮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