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9日
评论数(0)在“不给国家添乱”的背后,“宅经济”扮演起了助力疫情防控的关键角色。代表性的长短视频、手游大幅增长外,连以往存在感不足的在线K歌也都迎来了一波小高潮。 在我看来,电商或许是其中最具有参考价值的赛道之一。
这不只体现在,它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非必要见面。一方面,电商能容纳百亿级别的巨头,硬实力使其能迅速投入援助。比如,阿里于1 月 25 日宣布设立 10 亿专项基金;京东专项行动截止 2 月 2 日已累计投入近 2 亿;
拼多多联合浙大共同设立了 1 亿元“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控基金”。 更重要的是,除了捐资捐物之外电商行业能做的还有很多。电商立足点在于更优质的体验,所以必须通过技术,不断提升供给与需求的效率。
这意味着,在“多、快、好、省”的永恒竞争之下,其必然会内生出改造上下游的能力。 正如前几天,专业物流公司协助武汉红会2 小时就完成了入库清点,专业能力输出已经成为提升疫情防控效率重要的一环。纵观电商行业,打响“全面战疫”的拼多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01疫情是一场攻坚战为什么说在电商行业援助疫情防控中,以输出能力打响“全面战疫”将愈加重要,我们有必要对当下的疫情做一个简单梳理。实际上,新冠疫情已经表现出与当年 SARS 不同的特征。 一方面是患者基数更大。
截止2 月 9 日15:08 的全国数据统计显示,确诊人数已经达到37253 人,其中广东1120、浙江1075、河南1033紧随湖北之后,远超当年的SARS。 为何各方数据中,新冠基本传染指标R0 都没有超过 SARS,却传染了更多人。
各方多种手段严控之下,显然不太可能存在天然传染源;而更可能是采取措施滞后,大量患者已经四散开。 另一方面,隐匿性可能更强。一方面,新冠病毒毒力低于SARS,存在症状轻微、自愈患者并没有前往医院确诊;但另一方面,国家卫健委曾公布,新冠病毒肺炎存在潜伏期传染的能力。
所以,尽管新冠病毒3-7 天的潜伏期,与 SARS 的平均 4.5 天处于同一水平,但前者更高的隐匿性与更大的患者基数,已经使得防控难度进一步提升。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规模传染病的控制包含三大原则: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
当年SARS 防控工作便是利用潜伏期短,狠抓隔离实现了疫情的控制。 新冠肺炎表现出的与SARS 的区别意味着,目前采取的类似战时措施的封闭管理防控方案,或许无法像当年一样在短期内奏效,接下来将或许将走向更加精细的分级管理。
比如携程网创始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就曾前不久的《如何用移动互联网帮助抗击疫情》一文中呼吁: “如果这种状态再持续几个月,很多企业就会垮掉,失业人数急剧上升,经济会遭受严重打击,也威胁到社会稳定;
其实这次疫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我们应该分区域来实施不同的防疫措施。” 所以,分级应该如何分,电商企业应该如何输出能力?其一,作为前线的疫区湖北不能放松,这意味着必须维持充足稳定的后勤保障;其二,湖北以外,重点放在推动恢复社会经济的运转。
02前线“战疫”走向二阶段:打造直连
众所周知,病毒并没有特效药,哪怕是小小的感冒,最终也是依靠免疫力杀死病毒最终痊愈。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恢复、提升免疫力都是这一场“战疫”的最终目的。 也就是说,对于疫情的援助也应该划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服务于上文提到的三大原则,资金、口罩/消毒物资、医疗器械等;另一方面,更需要保障膳食等生活层面,为持久战提供补给。
微博中曝出的前线医务人员寒酸的“年夜饭”牵动了很多人的心,这背后便反映出了后一方面援助正亟待加强,背后的原因在于传统的生鲜果蔬等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有其特殊性: 其一,环节多且复杂,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受疫情影响极大;其二,生鲜物流本身对于时效、仓储要求就更高,这亦是过去几年生鲜电商的困境,封城、封闭式管理更使压力倍增。
难题何解?说到底还是缩短供应环节,提升流转效率。但这本身是一项慢功夫,涉及到生产源头对接与改造、消费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层面,很难在疫情爆发的短时间内实现。 拼多多却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案例。
1 月 31 日,武汉同济医院光谷分院的工作人员向其发去了一份果蔬求助清单,其中 100~500 公斤不等的需求就算全部供应,也仅够 500 名医护人员吃一周;武汉市第一和第六医院、优抚医院也第一时间向拼多多发出了类似求助信息。 就在2 月 2 日中午,首批 100 吨蔬菜水果就已成功从产区开始直供医院食堂。不止如此,后续蔬果还在源源不断进入武汉,将保障总计大约 5000 名一线医务工作者一个月的蔬果餐食。
事实上,据医护人员透露,在持续缺乏新鲜果蔬供应后,体力与精力双双透支的一线已经面临短期性营养不良。而在两天不到的时间里,拼多多便实现了“一天至少能吃上一个苹果”。 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据“抗疫工作组”组长傅正介绍,在接到求助后拼多多立即召集业务人员提前上岗,启用农货“天网”系统,希望能迅速从有物流配送能力的各产区调集新鲜蔬果。
所谓“天网”,即依托分布式 AI 技术打造的“农货中央处理系统”,它能有效归集所覆盖农产区地理位置、特色产品、成熟周期等信息,实现农产品在短暂成熟期内匹配给消费者。 同时,拼多多联合顺丰、中国邮政,开辟了从农产品主要产区直达湖北的绿色通道。
简而言之,便是打通了绝大部分中间环节,建立起上下游的直连。 这意味着,拼多多既实现了在实时监控前线医院的蔬果库存的基础上持续调集发货,保证了湖北前线的新鲜蔬果充足供应,更不受交通物流、仓储人力等当下因素影响。
这一解决方案,在此次疫情中被拼多多称为“对点捐赠急需物资”保障体系。1 月 26 日建立以来,已经形成了上述的“后方响应对接需求,前方集采运输物资”机制。 这一体系显然不止能满足难度更高的果蔬供应,更在医疗物资援助中发挥了价值。 1 月 31 日,拼多多就向湖北武汉和黄冈等武汉周边地区,捐赠了 100 万只医疗专用口罩,2 万套防护服,20 万只医用手套,以及 30 吨德国进口医用消毒液等物资。
而在接到黄冈市新型病毒感染性肺炎防控指挥部王斌科长于1 月 31 日发出的求助信息后,不到一天时间拼多多就向黄冈启运了首批 6 万多只口罩,后续还将有 2 万只医用手套等陆续送达。
03稳定后方以“第一推动力”扭转供需失衡前线的硬仗还得继续打下去,但是生活还得继续。对于湖北以外的地区而言,生活与工作中的防护物资供应,已经成为了保证社会稳定、降低经济损失的关键环节。
但其中的死结在于,疫情之下不仅人人自危,不仅上游生产力迟迟无法开满,下游的物流环节也很难全功率恢复,进而使得千行万业都处于严重物资缺乏的焦虑之中。 从根源上来看,物资紧缺实际上是一种供需关系的失衡,必须由表及里地加以改善。
在黄峥公众号一篇名为《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的文章里,黄峥就曾有这么一段叙述: “ 要根本上变革供给侧,得先变革需求侧,需求侧是拉动供给侧变革的牛鼻子;用需求流通侧的半“计划经济”来推动实现供给侧的半“市场经济。”
换言之,想要防护物资上游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甚至进一步提升,坐等其自行发展并不靠谱,抓手还是在于介入消费层面进行干预,进而催动上游供应链。 在这方面,拼多多就通过关键的两步做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请允许我在下面插入一张来自本人的亲密好友微信群的真实聊天记录截图作为例子:
大致的经历是,我朋友在拼多多购买购买了一盒口罩,在1 月 26 日到货后发现质量较差,但当时市面上口罩基本已经处于脱销状态,所以也不得不坚持使用。
但到了1 月 31 日,我朋友发现拼多多已经自动将这一盒口罩进行了 79 元全额退款,咨询客服之后才知道平台主动对质量不达标的口罩进行了全额补贴。 这一措施,令我朋友感到非常满意,在之后将拼多多视为了购买防护物资的首选平台。而在这背后,正是我上面提到的拼多多关键两步之一:启用最严厉监管措施。
与以往面对供需短时间失衡时,电商行业惯常的“边审核资质上架,边严格治理”做法不同,拼多多进行了细化到 SKU 的抽检,截至 2 月 4 日 20 时,因涉嫌临时调价、虚假发货和商品质量等问题,拼多多已在上架前后累计拦截及下架 500,715 件商品。
在对涉及虚假宣传和蹭关键词的超过6000 家店铺采取限制商品发布等处理措施,关闭清退超过 40 家店铺之外,拼多多执行了 24 小时不间断的拦截监测和自动赔付,这使得疫情期间的拼多多在用户中建立了质量可靠的心智。 在我看来,这一措施并不仅单纯“拉好感”而已,而是“需求流通侧的半计划经济”的其中一环,另一环则是将“百亿补贴”覆盖所有相关医疗卫生用品和药品。
通过调整平台规则,拼多多从1 月 23 日上线了“抗疫情专用频道”,已拿出超过 6 亿元专项资金,补贴医用口罩、消毒液、手持测温仪、抗病毒药等超过 8000 万件医卫用品。 同日,拼多多还宣布,针对愿意在春节假期提前上班发货,保障消费者需求的商家,给予每笔订单最低补贴2 元的专项补贴;
这一补贴甚至覆盖到了物流环节,拼多多宣布会对满足履约时效的抗疫物资订单进行补贴,以鼓励物流企业履约。
简单来说,一系列的补贴方案,等于是为用户提供了这样一种确定性:不仅有的买,还能放心买,大大降低了比对价格、质量、物流的时间成本。 从全局来看,这一确定性作为“第一推动力”将会传导至上游,以爆发式订单降低生产环节的边际成本,提升整个链条的运转效率,进而推动防疫物资供应的激活。
正如本文一直的观点,这一次的新冠疫情防控将是一场硬仗,必须调动全社会参与其中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拼多多输出自身能力只是一个案例,我们呼吁更多电商,乃至互联网各赛道的公司走上“全面战疫”,让疫情更早一步得到控制。
(来源:联商专栏 科技唆麻,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联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