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研究院

粉丝研究院

公告

一个专注个人提升的连接型菁英社群组织。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440

总访问量:256100

新消费时代的品牌逻辑

2019年10月10日

评论数(0)

智商低不是因为我们傻,而是因为我们有存量。新消费时代下,我们该抛弃哪些存量,“如何认清时代的认识论”?

 

认识提高了,策略和方法才会更加有效。究竟应当如何看待今天的消费市场呢?这节课我们听牛恩坤院长说~

 

 

关于“如何看待今天的消费市场”,我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认知盈余时代4个方面的变化;第二,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第三,留给我们哪些思考。


— 01 —


认知盈余时代4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传播的双向互动”。

 

原来无论是传还是播,基本上都是在证明自己有多牛、产品有多好,是站到自己的立场上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今天的传播是与消费者交流、交心,通过和消费者交流、交心,这样的沟通过程,达到交易的目的。 

 

原来我们经常会在宣传页里看到一句话: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者为上帝。但是今天我们发现,厂家与消费者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厂家希望直接联系到消费者,消费者与厂家直连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觉得这是传播双向互动时代的到来。

 

在媒体方面表现的更清楚,原来的大喇叭——央视广告的销售额,已经被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超越了。从这一点来看,今天的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的、双向的。我们需要对这样的变化重视起来。

 

二是“社会评价系统的建立”。

 

几乎每个行业都有一个社会评价系统,只不过有的是以第三方形式出现,比较明显。比如餐饮行业的大众点评,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想知道哪一家店好吃,都会参考大众点评。

 

社交类产品的社会评价系统可能是KOL,由专家、行业媒体,以及研究者组成的。用户选择一个产品,不仅仅只听厂家说产品质量好,而是会更加重视综合评价和社会的看法。特别是一些认知维度比较多的产品,比如酒和茶等等,KOL对用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有些行业如果得不到行业内评价系统的认可,是很难做大的。因此有些企业走极端,直接面向C端,面向消费者,这样的平台其实做的并不好。比如酒类的酒仙网,最初是垂直电商,后来逐渐开始链接B端,因为B端有时候也是一个社会评价系统,很难绕过,所以社会评价系统在每个行业都存在。

 

一般的社会评价系统,都在认知维度比较多的行业。比如酒行业,如果你得不到行业内的认可,负面黑你的人可能就会特别多。但如果你一旦被这个行业接受,可能就会有黑转粉,有利于迅速壮大、迅速发展。所以,每个行业都像一个江湖,都有一个评价系统。

 

三是“多维的认知体系”。

 

现在无论是什么样的产品或者什么样的品牌,都很难再通过一句广告语来打动消费者,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了解是多方面的。

 

我总结了酒行业的多维度认知体系模型,有5个方面:

 

具体究竟是什么?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详细内容。



 

构建多维的认知体系,非常适合一些传统的行业。因为传统行业仅仅宣传产品的质量好这一个方面,很难打动消费者,应该是从多个方面进行认知。

 

四是“建立粉丝组织”。

 

建立粉丝组织的目的,除了实现用户的结构化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从原来的B2C到C2B的思维模式转变。


这几年,有很多公司都在着手建立粉丝组织,特别是我最近观察的酒行业。行业建立粉丝组织,一方面实现倒逼渠道的目的;另外一方面,也保证了核心用户不再失联。

 

粉丝组织的建立,说明了很多商业的机构,未来要增加社会性,向服务机构转变。


— 02 —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第一,如何认识消费时代。


牛恩坤院长究竟从几个角度讲述?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详细内容。

 

 

 

第二,重塑认知系统。

 

今天的世界可以理解为三个世界,或者三层世界:物质世界、心理世界、系统世界。

 

系统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同或者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意义和目的聚合在一起。它会赋予每一个人身份,或者角色。

 

互联网时代的系统,有几个变化:恒动、恒变和恒前。因为它是不停变动、不停变化的,这种变化往往很难找到规律,但是它有一个总体的方向,是向前发展的。

 

系统有一个特点:平衡、稳定、发展壮大。无论是和用户的关系,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都是在不平衡和不稳定中实现的。

 

举个例子:有朋友请你吃饭,你心里很感激他,你可能也请他吃了饭,还送了他一本书,朋友觉得他又欠了你,可能又送你两瓶酒。这种关系是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而不是我请你吃一顿饭,你请我吃一顿饭,就互不相欠,又回到了平衡点。

 

物质世界对应的是线下;心理世界对应的是网络空间;中间的空间是系统,对应的是社群空间。系统和我讲的三度空间里的社群空间,有相似的道理。

 

为什么要讲系统呢?因为我们往往是以结果来思维的。我们对线下比较熟悉,但很多企业都愿意投资电商,因为电商是追求结果的,很容易立即见效。

 

但往往见效快的,甚至短期就有结果的话,一般都是不长久的,也有可能是不属于自己的。而系统是属于我们自身的,就像我们用社群打通线上线下,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第三,重新认识今天的消费市场。

 

从品牌或者产品的角度,我总结了三化:进化、分化、异化。有些品牌在进化,比如白酒;有些品牌或者产品在分化,比如食品和饮料;还有一类产品在异化,比如茶。

 

比较成熟的传统行业,适合走进化路线。进化路线告诉我们,要在新的时代里不断适应现在的用户和消费者,白酒行业就是进化,这一点非常明显,因为单品的作用越来越强。

 

食品和饮料就不一样了,虽然去年有些类别在下滑,但总体上是在分化,加速细分。特别是小众产品,一般都是分化,做的都是小而美的路线。比如有些做的好的果汁、茶饮料,还有一些休闲食品等等,都做了一些分化。

 

进化和分化,在行业里是根据产品的结构相互存在的。比如江小白,在原来的产品里进行了分化,同时它也在进化。娃哈哈和李宁也都是这样做的。


 


还有一类产品,比如茶和特产类,都走向了异化,变异的时候,容易出现极端的状况。比如小罐茶,它是在品牌上进行了进化,在品类上又进行了分化,结果被异化了。像新茶饮,虽然在品类上分化,没有成为IP,却成为了一种流行现象。这样的现象,可能稍纵即逝,很快就过时了。

 

有一个产品,我觉得它的异化做的非常好,那就是抱抱果。本来是一个枣夹核桃产品,它的异化使它既成为了IP,又在品类上实现了进化,同时还开辟了电商渠道。特产类产品,非常适合走异化路线,因为如果仅仅从品质、品类上打造,是非常难的。

 

所以,不管是进化、分化还是异化,都要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来找自己的路线。这是我从品牌的角度来分析的,这三类做法都非常切合今天的消费市场。


 03 —


留给我们的思考。

 

一,基于现实考虑问题,既要明白底层逻辑,也要积极拥抱时代变化。

 

除了品质升级之外,今天的好产品还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从这一点来讲,大多数的产品直接做垂直、做C端,是很难落地的。特别是传统行业,BC一体化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二,既要认清发展阶段,又要超常规发展。

 

每一个品牌或者产品的推广,所处的阶段都是非常关键的。认清产品目前发展的阶段,比做什么更重要。

 

所以,只有认清了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才能做到,也才有可能超常规发展。

 

三,既要坚守价值,又要与时俱进。

 

我们要坚持价值理念,但又要在产品等方面不断迭代和创新,不断打磨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新欲望。

 

这一点,我们要学习日本的理念,他们在产品的打磨上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本文来自:粉丝研究院(一个专注个人提升的链接型菁英社群组织)

粉丝工场Fanctory 首发 missfan006)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粉丝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