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跃龙

闫跃龙

公告

在通信知名媒体工作超过6 年,担任总编;在京东工作超过5 年,
对互联网、通信、IT 等行业有深入了解和独特观点。擅长撰写深度文章、评论文章,文章不
仅传递观点,而且还能让读者获益。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1858

总访问量:15458222

海尔定义物联网时代的质量标准:用户标准!

2018年03月17日

评论数(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事实上,中国制造在这些年经过转型升级,已经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典型,它们甩掉了曾经困扰中国制造的“低质廉价”的帽子,从中国速度成为中国质量。

去年10月,德国《质量管理杂志》网站报道称,5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正在制造业上发光发热,将超越德国品牌和德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约3/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的质量20年后会更好。

是的,中国制造在很多方面甚至已经超越德国制造,成为中国崭新的“国家名片”。这其中,海尔就是主要的代表。33年前,张瑞敏用一把大锤砸掉了不合格的76台冰箱,也砸醒了海尔的质量意识;33年后,作为原创科技世界第一的海尔,用科技和高端两把钥匙,打开了中国制造的后质量时代。


坚守质量:让中国制造蜕变的密码


以前的中国制造,更多地是劳动力密集产业,技术含量低,尤其是在制造端,生产线前站着的多是工人,这样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海尔率先将中国制造带入中国智造,9大互联工厂全部采用机器人社区无人作业,通过先进的设备进行自动换模、自动上料等,实现自动化生产,保证生产精度,杜绝生产误差。拿空调产品不良率为例,海尔的整机品质高于行业10倍。


海尔还建成超过10万平方米的全球最大的产品测试和用户体验中心,覆盖6大类近50个专业技术领域的联合实验室,每一台产品在面世之前都会经历层层“考核”,以目前尚无国家标准、连欧洲标准仅要求1万次开关的洗衣机门体为例,海尔搭建了目前行业内最为严苛的标准——负重3公斤开关门15400次,还有下压力、上抬力、反向开门角度共3项破坏性实验。这些试验的严苛程度,让人看了都觉得有些“揪心”。

冰箱的4988条标准、电热水器从生产到出厂需要经历400多道质检“关卡”的把控、空调面世之前要面临暴雪、日晒、暴风等165项严苛实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海尔以自主科技构建起的质量体系,诞生了众多引领世界家电质量的产品,也成为代表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自主创牌:让中国制造彻底突破高端


在全球化大潮下,很多中国制造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遗憾的是,他们多采用出口创汇的方式,这样虽然赚了外汇,却没有打响品牌。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们走的还是过去的老路,不敢直面用户,也就无法真正走向高端。

海尔则不然,它的全球化走的是自主创牌的路线,而且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创的不只是一个品牌,而是拥有海尔、美国GE Appliances、新西兰Fisher & Paykel、卡萨帝、统帅、日本AQUA六大品牌组成的“世界第一家电品牌集群”。


早在3年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以《海尔:在世界家电市场争夺自己的领地》为标题对海尔的全球化高端探索进行了报道。报道指出,海尔品牌是我国最早获得国际认可的家电品牌,在巴黎市中心玛德莱娜广场的达蒂(Darty)商场,全球最顶级的奢侈品品牌都在此汇聚,而最贵的冰箱来自海尔。

中怡康2018最新数据显示,高端子品牌卡萨帝以41%的增长速度远超行业,并且在冰、洗10K+市场实现高端第一的持续引领。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是要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海尔成功地让中国制造在高端彻底实现突破!

这一切的背后,依然是品质和创新支撑的海尔质量体系的功劳。以海尔冰箱为例,它以537道检验测试项目及多项国际市场考核测试,全球唯一通过了被誉为业内最严格、级别最高的VDE质量认证。这样的测试对其他厂商的产品来说宛如炼狱,但是对于海尔来说却不稀奇,因为海尔冰箱要合格出厂需要完成4988条标准检验,远远高于行业。


因为人单合一,海尔内部有一个更苛刻的无形标准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海尔产品,都远高于行业标准。为什么这样?因为在海尔内部,有一个无形的标准:用户标准。

为了满足这个无形的用户标准,海尔空调将美国军方、波音飞机的极限测试应用到空调上,将双85实验升级HALT高加速寿命实验,更是跨越16门学科,采集了28600人次数据,首创舒适性实验室,为用户带来舒适的空气体验。


为了满足这个无形的用户标准,海尔吸油烟机在7年前就颠覆了业界一般保修1-3年的标准,推出终身免费保修。也是因为这一点,海尔斩获了包括中国质量奖在内的很多国家大奖,拿下亚洲质量创新奖等亚洲大奖,以及在“质量奥林匹克”之称的ICQCC上夺得6项金奖。

这一切,都是因为海尔的“人单合一”标准,因为以用户为中心,海尔的产品核心关注的都是用户体验,这是比那些单纯关注产品功能和质量的厂商们更高的层次。在海尔,用户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裁判,是驱动产业不断升级的动力,也是激发团队不断创新的活力源泉。

3月8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从“软性制造—软需求—软价值”的角度思考,真正从消费者的体验出发,用创造性思维开发出更丰富的产品属性。

在这方面,以“人单合一”耕耘13年的海尔,已经彻底从组织上变为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之后,海尔再次站在了中国制造升级和变革的最前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闫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