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商

天下网商

公告

记录互联网商业的人物和故事。

统计

今日访问:11902

总访问量:5790278

一个“网红人生导师”,在淘宝上经历人生

2022年09月18日

评论数(0)

 | 佩齐

9月16日晚上,2023年考研新大纲正式发布。不少学生看后表示,考研越来越来难了。

2022年考研,报考457万人。相关机构预测,2023年,预计超过500万学子报考。考研越来越热,学子对纷繁信息的选择有困难,在这一背景下,“网红名师”张雪峰再次被关注。

01

2007年至今,张雪峰做考研导师已到第15个年头。

当初,面对学生,可以称他们“学弟、学妹”;如今的学生,都是零零后,他们的父母甚至与张雪峰是同龄人,学生们对他的称谓早已变成“叔”,甚至是“大爷”。

资历与时间看似平齐,在不知不觉中其实已经渐行渐远。这是作为老师无奈的感受,也是时代发展的不可抗拒。

02

回想毕业时来北京的初衷,除了工作机会多之外,张雪峰只想跟在京打工的父母更近一点。全家团聚的心愿会在一个男人成长的某个瞬间迅速质变为:责任。

张雪峰选择了帮考研学生做规划。在他看来,一个人成长不容易,有很强分享欲的人理应引导他人。

初入职场,也并非坦途,他同样遭遇过冷眼,上课被质疑讲的不够吸引人。失落过,更被激励着,集中全力去钻研去分析,通过磨课,发掘用户痛点,设计吸引人的“段子”,让讲课变得生动。

花几年时间,张雪峰一步步做到了不仅能留下准备考研的学生,还让那些不准备考研的学生也觉得有趣,愿意在这里听课。

有低年级学生说:“您讲课像说相声,很有意思!我离考研还远,但听着也有收获。”

达成质变并不容易,从2007年到2010年,除去吃饭睡觉讲课,张雪峰不是在找各种资料,准备课件内容,就是在练习试讲。对同事讲、对镜子讲,对手机摄像头讲;看录像、听反馈,找问题,不断改进。

他的时间规划里填满了工作,生活则奉行越简单越好。小到洗手液、电脑支架,大到沙发、衣橱,全都靠淘宝来解决。除非忽然想喝口可乐,他会下趟楼,否则几乎不会再为琐事浪费一分钟。

如此打磨出来的“专业”,成为他行走江湖的利器,此后几年,他穿行在几十座城市,无数的校园,站上过很多讲台,影响过无数的人,也改变过一些人生。

03

那时,考研的学生,多抱着试试的心态,面对帮他们做规划的张雪峰,交流着憧憬的未来,也都可接受:如果考不上就去好好工作。

而今,考研的学生,一战不成,二战三战已成常态。社会对人才和学历的需求,直接让学生转变心态。

教育部统计,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57万,相比2021年的377万增长80万,创历史新高,但录取率预计只有24.22%,“考研热”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作为考研导师,张雪峰比谁都懂得学生心态上的变化,但也坦言: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逃避就业的人,千万不要选择考研。

04

变化亦藏着机遇,他在这些焦虑聚集之前,抢先占据了快车道。

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177万。在考研人数激增的这一年,《7分钟解读34所高校》的视频,让张雪峰真正意义上火了。

连他的父母都在纳闷,怎么在自个手机上,哪哪儿都能看到儿子。

当跟考研无关的广大网友,都开始讨论这7分钟视频,并记住那个东北口音、幽默且口才出众的老师时,张雪峰真的火出圈了。

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57万,主力也从90后转移到00后。

张雪峰开始思索考研的另一种含义:焦虑环境下如何正确地努力。

好几年间,一直在路上,今天在这个城市,明天在另个城市,他迅速成为淘宝的88VIP会员,早早享受到全部的会员权益。每天早晨醒来,都要先想想,自己到底是在哪里?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生活问题。

于考研学生而言,不知身在何处,可能并不重要,但不知考研的目的,不知哪些学校,哪些专业适合自己,才是最可怕的。

张雪峰所做的,就是点醒那些还在埋头努力的孩子们,让他们抬头看清楚脚下的路在何方,他把考研过程形容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05

想清楚,确定更容易、更简单的方向,让心中那些模糊的、隐约的目标,找到一个明确的出口。

有人说,张雪峰的火爆,得益于其广泛传播的视频,那些狠戳人心的金句,引发了千万普通家庭出身者的共鸣。

其实,每一个传播现象的背后,都有它潜在的意义。

实际上,他的每场演讲,都会有无数人在拍摄、录屏,包括那7分钟的爆火,都是无心之作。网上的许多“爆款”,也都是观众自发传播,又被更多观后有感者二次剪辑,再次上传或转发。

2016年开始,从讲台到电视台,从娱乐节目到职场节目,从网综嘉宾到出演电影,张雪峰的辐射半径,在逐步扩大。

在淘宝造物节,他实现了当主持人的梦想,利用自己的专业,通过传媒,强化了个人IP。

借着“网红”的外壳,他让自己成功站上风口。淘宝头部带货主播也向他伸出橄榄枝,邀他进直播间,体验带货。

从一位淘宝的极致消费者,到嘉宾主播,这种身份的转变,又为他解锁了新成就,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各种尝试,也让他在无意中触发了更多的话题:获得了事业的回馈后,如何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06

张雪峰有个著名的好男人衡量理论,这个观点被广泛传播:25岁时,让父母意识到他们有个好儿子;35岁,让老婆意识到她有个好老公;45岁,让孩子意识到他有个好父亲。

最忙的时候,他答应妻子,“每周尽量有一两天在家”。

乍听起来,他的观点不太符合普通人对好男人的定义,也被广泛攻击。

有人质疑:他的婚姻观、家庭观传统又俗套,是大直男式的个人主义,作为他的家人,一定情感缺失,陪伴匮乏。

有人质疑:我和他理解的美好生活,有差异。

他不太理会,坚持自我;有时,也会反省:奔忙,获得和失去。

在综艺节目里的他,幽默健谈,说出过许多类似有些惊世骇俗的大实话。下了节目,他的话并不多,更愿意思考和总结。

台上喧嚣过后,一切归零,生活的本质就是简简单单,过好日子。赚足够的钱,给家里人最好的生活,就是张雪峰最大的乐趣。

07

网友说他上节目,穿着太随意,跟同场嘉宾的名牌华服,对比强烈;在他那些过千万转发量的视频里,偶尔还能看到他的胡茬,太不注意个人形象。

作为国内教育头部考研机构的合伙人,不是不能请专业的造型师来包装打扮,只是他的物质欲跟赚钱的能力,是成反比的。

可能没人相信,日常上下班,这位“网红”老师,骑的是电动车;现在还在用老款手机,屏幕摔坏,换个屏继续用,新款出了好几代,也没想过换一个。

一年集中在淘宝添置一次衣物,品牌也是许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都能承受的价位。

但是他说,自己赚钱的动力,是希望父母有更好的养老条件,希望孩子开心,不被父辈的条件所限制。

就像当年,父母对他寄予厚望,托举他一路求学,才有今日的事业高度。他也在给自己的女儿,创造着不用为生计所累的将来。

08

2020年后,教育市场的赛道,变化巨大。是按部就班、达成既往目标,还是快速掉头、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张雪峰选择顺应市场,放慢线下脚步,转换赛道,适应新的工作、生活节奏。

出差少了,线上工作增加,这样的变化,他内心深处是开心的。因为,在家陪孩子的时间多了!哪怕结束一场直播已是深夜,回到家依然能看一眼熟睡的女儿。辛苦和努力的意义,不过如此。

他现在的淘宝订单和购物车里,可以找到的三千元以上的产品,几乎都是乐高订单。这是他唯一的奢侈品。

女儿喜欢玩,他陪着一起玩,也格外关注淘宝订阅的店铺,玩具卖家居多,有新款上市,他第一时间去搜罗关注,找店家提前预定。

家里的客厅有整面墙,摆满父女俩合力完成的作品。孩子的成长,或许会因忙碌而部分缺席,一点点累积的作品却是陪伴的见证。

09

面对亲情,张雪峰依然是有遗憾的。让父母更好养老的愿望,早就实现了。但他却无法阻止父母逐渐老去,无法阻止癌细胞对父亲的侵袭。

他亲历了父亲从确诊到手术的全过程,亲眼看着父亲被疼痛折磨,却束手无策,只能尽力为他减轻痛苦。

陪父亲做股骨头手术时,他在淘宝买好父亲术后走路的辅助器,买好了轮椅,任何医疗设备都选最好的,让卖家最快时间送达。

张雪峰能为父亲提供最好的医疗,最好的设备和照顾,但也没能挽留父亲的离去。

那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当从别人的孩子成长为别人的父亲,亲情成为一种传承。他给家人的购物,从“有用”变成了“有趣”。

10

2021年,“逃离北京”的标签打在张雪峰身上。他说,只是搬了个家,不用上升那么多高度。

搬家时,一卡车书,陪着他奔袭千里,换个城市,生活和工作依旧。不久,张雪峰所在的研图教育旗舰店,在天猫开业。

作为最早在淘宝直播的名师,线上直播,对于张雪峰而言驾轻就熟。

他苏州的办公室,有两套球衣,一件AC米兰,一件切尔西。儿时的热爱,如今有机会到本命球队的主场去观看比赛。

11

这是他在淘宝直播中,跟学生提起的梦想成真的真实例子。

如果不是读书,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他或许会跟表兄弟和同学一样,在老家做厨师、开出租或卖家电。

面对不爱读书的孩子,他让家长安排孩子站在家门口,观察他人,思考未来,让他们为自己做抉择。

就像他曾经站在门外,观察自己的父母和孩子,观察他用努力改变生活的意义。

亲情,是他一生的导师。

12

9月16日,2023年的考研新大纲正式发布。许多学生看后,感觉一头雾水,添了几分不确定性。

考研有时也像一场信息战,所有考生都必须获得更多信息。如何从正确的途径,高效准确地遴选出有效信息,一直都张雪峰作为考研导师最擅长的。

作为帮别人“规划”命运的人,他深知,努力多年、想更进一步的考研学子们,接下来三个月该怎么复习,该如何调整心态,该如何报考,才能更容易上岸。

他选择在淘宝教育的直播间,用最便捷、最直观的交流方式,为学生们提供帮助,也期待着202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后,更多人能如愿上岸。

从事教育工作,不仅是时间积累和经验增长,更是陪伴学生度过最辛苦、最艰难时刻,是对一代代青年“奋斗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张雪峰还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天下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