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商

天下网商

公告

记录互联网商业的人物和故事。

统计

今日访问:6468

总访问量:5783856

王宁剑指100亿,泡泡玛特“秀肌肉”

08月23日 11:58

评论数(0)

陈玺

来源/天下网商

8月20日,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午后震荡下滑,计划在当天公布年度中期财报的泡泡玛特,一直“隐忍不发”,直到邻近收盘才公布财报。

如今的泡泡玛特对于资本市场颇为敏感——毕竟相较于最高时超100港元/股的股价,泡泡玛特的股价在财报发布前只有约41.85港元/股(截至8月20日港股收盘),缩水近60%,品牌不想因大盘而影响股东信心。

哪怕这一期财报,泡泡玛特完成得很棒:

上半年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62.0%;

经营溢利11.3亿元,同比增长109.5%;

归属母公司盈利9.2亿元,同比增长93.3%。

事实上早在7月中旬,泡泡玛特发布业绩盈利预告,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55%,同期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90%,此次财报业绩实现了预期。

图源:泡泡玛特财报

财报发布后,股价也给出了不错的表现。连续多个交易日股价上涨,8月22日,泡泡玛特港股涨至47.95港元/股,总市值达592.9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43亿元)。

今年7月发布的《2024中国最佳CEO》榜单,福布斯对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这不是一个大江大河的创业故事,是王宁和泡泡玛特这13年来在无定式的零售战场中‘一胜九败’的历险。他们不仅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还最大限度拓宽了一个小众行业的边界。”

这份上半年光鲜的财报,也为其他品牌带来了运营破局的两个启示:

其一,经历去年的增长降速、股价下跌后,泡泡玛特为什么能迅速稳住中国市场的基本盘,即在当下无定式零售市场的运营问题;

其二,泡泡玛特的品牌出海为何在今年爆发,即盲盒玩具这一小众行业全球化的市场问题。

本文将结合最新财报,重点剖析泡泡玛特在承压环境下,于以上两个维度的企业表现。

首先看中国内地业务线下零售市场的基本盘变化情况。

基于泡泡玛特的发展逻辑,线下门店及机器人商店在零售基本盘中一直占有极大的比重。

2024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在中国内地新开20家线下门店,门店数量从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363家,增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374家,结合新开店数可计算得出,泡泡玛特在上半年关店9家。

从开店与关店数量来看,2022年末至2023年末,泡泡玛特门店数量从329家上升至363家,当时财报信息显示一年新开线下门店数为55家(注:2022年末披露同期数据为49家),意味着其去年关店数为21家。

财报还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于中国内地只减少1台机器人商店。

相较去年,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开店速度略微放缓、关店数则相对稳定,基本完全守住了线下的零售阵地。

而从“绩效”来考量,今年上半年品牌线下门店收入14.7亿元,平均单店营收约393.4万元,机器人商店营收3.1亿元,平均单机收入14.2万元;2023年时,品牌单店平均全年营收约为683万元、机器人商店平均单机营收约为25万元——如果下半年保持原有态势,每家线下店营收则可达到约787万元,单店同比增收100万元以上。

此外,在线上电商销售方面,泡泡玛特也实现了多点开花:泡泡玛特抽盒机上半年营收3.9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7.0%;抖音平台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约1.09亿元,增长至2024年上半年的约2.08亿元,增速达90.7%;同时,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也取得了约1.99亿元的营收,在较高的基本盘情况下,仍保持了28.1%的增长。

泡泡玛特零售市场强劲表现的背后,其实产品结构优化占了非常大的原因。

今年上半年的财报,首次将品牌零售业务按照手办、MEGA(高端收藏品系列)、毛绒玩具、衍生品及其他四大版块进行了拆分,并披露了各项业务占比。

泡泡玛特不止有盲盒——这足以让其他品牌看到泡泡玛特基于IP的强大且快速的拓品能力。

财报显示,泡泡玛特的手办收入占比首次低于60%,整体收入结构显得更加均衡。以2023年上线的毛绒品类为例,该类产品今年上半年表现很好,增长994%,达到4.46亿元,占比达到9.8%。尝到拓品甜头的泡泡玛特,近期还推动了积木品类成功上线,并建设了首个线下主题乐园,IP型产品模式的外延开发显然得到了更多重视。

说完中国内地业务的基本盘,境外渠道增长也是促使泡泡玛特上半年爆发的主因。

今年4月起就有媒体爆料,上海、长沙等多个城市的泡泡玛特商店里开始涌入泰国游客,不少消费者边选购边与家里人视频通话,询问他们究竟要哪个Labubu(泡泡玛特旗下IP角色)。有媒体称,对于泰国人而言最受欢迎的中国土特产可能就是Labubu。

图源:泡泡玛特官网

8月初数据平台FastMoss统计,泡泡玛特在为期7天的销售期内,通过TikTok泰国站迎来爆发,总GMV达4.76亿泰铢,约合人民币9620万元。

东南亚市场的爆发,或许也体现了泡泡玛特出海战略重心的转移。从2020年9月在韩国首尔开设了第一家境外店铺,到2024年7月在雅加达开出印度尼西亚的首店,泡泡玛特用近4年的时间布局了100家境外门店。

起初,品牌瞄准的还是日韩等消费力更高、IP消费更为成熟的市场,但实际情况是,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为泡泡玛特提供了发力空间的更大场域。

泡泡玛特这次也首度披露了各大区域业绩及收入占比。

数据印证了泡泡玛特的市场判断,东南亚市场实现营收5.6亿元,占比攀升至41.1%,同比增长478.3%,是涨幅最大的区域;

北美市场实现营收1.8亿元,收入占比13.2%,同比增长377.7%;欧澳及其他市场实现营收1.4亿元,收入占比10.3%,同比增长158.8%。

正因为摸准了国际市场的脉络,泡泡玛特境外市场的上半年收入达到了人民币13.5亿元,同比增速259.6%,其收入占比达到29.7%。可以这样说,泡泡玛特已经提前几个月实现了“再造一个泡泡玛特”。

8月21日举办的2024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泡泡玛特品牌创始人王宁重新对业绩进行了预估:今年全年营收有信心做到100亿元,同时预计全年增长不低于60%,境外增长不低于200%。

业绩是根基,证明消费者对泡泡玛特的信心;但王宁的这句话,显然也是说给投资人听的,提振他们的信心。

泡泡玛特如此重视投资者信心,或许也有竞对的“鸡娃”效应。同样是打IP化产品的路子,走相对性价比“十元店”线路的名创优品自2022年登陆港股以来,相较13.20港元/股的开盘价,目前已升至近30港元/股。在股市圈内,不少大户、散户对于业绩同样优秀的名创优品也很看好。

虽然投资者信心随着这份财报有所上升,但泡泡玛特想要说服和赢得投资市场的信任,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

当然,如今的市场,更需要长期主义的公司。正如王宁此前面对媒体时所说的,一个好的品牌核心在于能够持续地、高度一致地满足人们对消费的本质诉求——即存在感和满足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天下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