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11:44
评论数(0)出品/零售圈
撰文/祖龙
图源/领英
《零售圈》获悉,10月1日,奥乐齐ALDI中国前CEO Christoph Schwaiger在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宣布奥乐齐ALDI中国将换帅。新CEO将由前奥乐齐中国董事总经理Jacqueline Chen陈佳担任。
01
来自沃尔玛和麦德龙
公开资料显示,Jacqueline Chen陈佳,2023年加入奥乐齐ALDI中国,担任董事总经理。她拥有20 多年零售、投资银行及咨询行业经验,2020年至2022年,她担任沃尔玛中国大卖场首席采购官,主导沃尔玛自有品牌的开发和建设,推动 “沃集鲜”“惠宜” 等自有品牌,并将销售占比提升至20%,同时还尝试社区店模式。在沃尔玛之前,她曾在麦德龙中国负责采购业务,积累了B端与C端供应链管理的双重经验。
2023年加入奥乐齐ALDI中国后,对奥乐齐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包括我们熟知的将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90%,推出系列自有品牌,以及去年响彻全网的“9.9元”系列低价产品,并将低价SKU提高至整个SKU的1/4。这些新变化,给了行业一个全新的奥乐齐ALDI,“好品质、够低价”、“总有新低价”等击穿价格体系的手段让这个“高端超市”成为上海人民的“平价社区超市”,也成为零售行业学习的榜样。
陈佳的系列动作,让中国消费者和同行看到了奥乐齐ALDI本土化的实际变化。
前奥乐齐中国首席执行官Christoph Schwaiger在领英平台表示:在过去两年担任董事总经理期间,她已展现出带领奥乐齐ALDI中国开启新篇章所需的热情、专业能力与远见卓识。我们刚起步时,人们会问:‘为什么选择中国?’ 如今,他们会问:‘我们能从中国奥乐齐学到什么?’这种从质疑到认可的转变,要归功于一支卓越的团队 —— 他们将挑战转化为优势,如今已开设了近 100 家数字化互联零售店。当初那个充满拼劲的初创团队已准备好扩大规模,有Jacqueline Chen陈佳掌舵,我毫不怀疑中国奥乐齐将继续发展、创新并带来启发。
02
复制与扩张
今年4月19日,奥乐齐ALDI首次走出上海,在无锡梁溪圆融广场和苏州方洲邻里中心开出两家门店,成为奥乐齐ALDI布局长三角的重要时间节点,被行业认为是奥乐齐ALDI“快速复制”的起点。
随后,奥乐齐ALDI还在江苏省布局了其全国首家“县级市”门店,2025年5月10日,奥乐齐ALDI昆山首店正式亮相,再度上演“爆单”场景,开业首日排队入场,具有极高质价比的生鲜货架、烘焙专区、日化区均出现“搬空式”采购。在之后的7月份,奥乐齐ALDI分别在苏州、无锡连开3阿吉门店,继续延续了此前新店开业的“爆单”场景。除此之外,奥乐齐ALDI还在无锡设立办公室,以便更好地支持其在本地的运营和发展,为江苏的加速布局,全面且稳步打好基础。
拿下苏州和无锡后,9月份常州首店开业,南京也传来了两家新店选址的消息,分别是南京河西Vanli巧刻广场和江北印象汇。
年底前,奥乐齐ALDI还将有很多门店开业,截止9月底,奥乐齐ALDI在中国的门店数量接近80家。
03
精简SKU和自有品牌
门店快速扩张背后,是“穷鬼超市”背后的“吸客”底层逻辑。而这个逻辑正是“精简SKU”和“自有品牌”。“少即是多”。这是奥乐齐ALDI精简SKU的灵魂,单店SKU控制在2000个以内,仅为同行业平均值的十分之一。这种集约化选品模式有助于压缩采购开支、稳固供应商关系、加快商品流通效率,同时保障仓储运营效能。
具体商品构成中,生鲜品类仅保留100个核心单品,约1500款为基础生活用品,余下部分则依据季节更替及节庆节点推出限定商品,在实现品类精简目标的同时,亦能满足市场多元化消费诉求。
精简不等于降低品质,价格、品质,永远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当然这也是奥乐齐ALDI关注的核心,这也正是“质价比”的底层逻辑。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去年国庆期间在上海调研奥乐齐ALDI的时候感叹奥乐齐的商品时,用了三个词:分别是品质、实惠和温暖。
精简SKU背后是自有品牌的打造,在奥乐齐ALDI的自有品牌商品矩阵中,它更打造了超值、Marketplace、Urban Eaters、悠白乳品、Lacura、谷悦仁家、Aldi Delight等13个自有品牌,品类覆盖一日三餐,实现高达90%自牌产品的占比,也因此收获了“自牌鼻祖”的称号。
奥乐齐ALDI主张零会员费,并精准洞察中国现代家庭人口结构和新消费需求,量身打造“小包装也低价”、“高品质够低价”的商品群,通过“精简SKU+自牌战略”等举措,给到消费者“切实有品质的低价”。
去年开始,奥乐齐以自有品牌的开发管理为基底,通过9.9元奥乐齐ALDI光瓶白酒成功打响消费者低价心智,将9.9元及以下SKU做到500个左右,占到整体SKU的1/4,覆盖各个品类,引发零售行业剧烈反响。“好品质,够低价”成为奥乐齐商品的主要标签之一。引发行业对“低价”和“高品质”的思考,质价比成为行业对价格战共同的认知!奥乐齐ALDI“总有新低价”“好品质、够低价”等价格策略,让其再一次在零售圈出圈。但他们的降价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临时促销”,这一次,奥乐齐再次打响差异化的价格战。
简单地可以理解,奥乐齐ALDI所做的一切,都为“质价比”,也就是我们说的高质低价。
奥乐齐ALDI中国董事总经理Roman Rasinger曾在采访中如此回应当时商超频频发起的“价格战”。低价是结果,而非战略,真正的竞争力是货架背后被精密计算的动销、被反复打磨的商品规格和被准确估量的周转成本。
为了真正给顾客省钱,最初ALDI在德国定下了极低毛利,并且,一旦发现成本下降,奥乐齐便立即下调售价。近乎苛刻的定价策略大幅减少了股东分红,使得顾客真正能在奥乐齐找到新低价。
在琳琅满目的商品货架背后,为从复杂的利润分配之中取径,奥乐齐的方法论源自“极简主义”。“极简主义”的营运理念,引领奥乐齐找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每个可操作化的点位,通过低毛利、精简SKU、品牌优势和垂直供应链,以及对市场变化敏锐的“嗅觉”,奥乐齐将传统的“低价”思路转化为将节省的成本直接反馈给消费者的“质价比”思路,不再为价格战的局限所桎梏,而这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折扣零售行业的新出路。
结语
任何外资零售进入一个新市场后,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本土化,而本土化需要更加放权的本土领导者和本土化团队,这一点,奥乐齐ALDI似乎做的更快更彻底。同时拥有“外资”和“本土化”基因的陈佳,或许将带领奥乐齐ALDI中国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