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的商圈调研对于商业地产的合理定位有很重要的作用.本人发现很多市场调研公司偏重于市场调查,而研究方面有些欠缺。
在商圈界定模型中往往忽略了商业经营方面的因素,只考虑非商业经营方面的因素,这就等于假定所有的商业网点的竞争力是相同的、不变的,商业网点的分布是均匀。
这些模型在没有商场的区域可以适用,在已经存在商业网点的场合也可以适用,只是它会使某一点上商业活动与现存的商业网点之间产生竞争。
竞争的结果可能有两种:一种是使所有商场商圈都要扩大范围,否则就得不到应有的客源,使新老网点都无法生存。第二种结果可能是新网点的吸引力大于旧网点,吸引较多的客源,而使旧网点的存在受威胁,甚至被挤出竞争的格局,破产倒闭。
合理确定商圈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人口、距离、销售的饱和系数(预计全年销售额/商业经营面积)、商品的丰富性、商业设施的规模等。
在分析时对于各个分析模型要合理使用,下面列举两个常用模型:
埃尔伍德(Ellwood)分析模型
商业中心的贸易量应该是与商业中心区域规模成正比,而与每个居民聚集区到商业中心区的行程时间成反比。
赫尔法则(Huff模型)
聚集区消费者到商圈购物的可能性与商业经营面积、从聚集区到商圈的出行时间、不同商业区的数量、不同购物目的的行程时间的作用系数(顾客因购物类型不同而对路途时间的重视程度)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