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销售市场

公告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立足于渠道,以渠道为中心思考营销问题,探讨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的渠道实战和未来变革,深入剖析各类渠道焦点,全景展示企业渠道运作个案,经销商的商业模式,零售商的最新动向,透视渠道本质,探寻渠道发展规律,是中国唯一一本专注于渠道研究的期刊。 期刊定位:中国渠道第一刊。编辑理念: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商业规律千篇一律,商业操盘智者见智。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474

总访问量:5287256

上篇:产品与价格

2011年09月30日

评论数(0)

  形神分野

  很少有人分析iPhone手机的创新路径——包括理念的路径和技术的路径,而这(还包括iPhone的模仿者们)正是诺基亚丧失市场先机的开始。

  我们来看看苹果手机当前市场的主流:iPhone4——你以为它是一个卖给富人的高端货?错了!对于美国市场来说,iPhone4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低价货或平价货。iPhone4(32G)在美国的专卖店零售价是699美元,运营商零售价是299美元;16G在此基础上还要低100美元。但美国2010年人均月收入大约是3000美元,iPhone高配价格也只是该收入的1/3乃至1/10。

  iPhone真正卓越的地方在于其反衬价格的产品定位——它是一个轻松在手、各处移动的小型网络终端、娱乐终端和通讯终端,它不仅可以用来打电话,还可以用来上网、看电视看电影、听歌玩游戏等等。对美国人来说,等于只花了一个月薪水的1/3,却买了一台随手携带的电脑、电视、音响和电话。这就是iPhone4创新思路的特质——它所卖的,已经不再是一部手机;但对于诺基亚来说,它始终认为自己在卖电话。这两者有本质的差异。

  从创新技术的路径方面看,苹果则做得更为纯粹。乔布斯知道,iPhone上不可能装下所有的技术创新,同样,也不可能让所有的技术创新都占据主要地位,否则不但会让顾客失去关注的焦点,同时对手机体积和后台成本来说也是一场灾难。但确定什么“点”作为手机的核心创意?

  在2005~2007年(也是苹果加紧研发iPhone的期间)就任诺基亚公司董事的Dan Hesse最近回忆道:2007年iPhone上市的时候,深受各方关注,但是“诺基亚的管理层低估了它,我们当时更关注RIM”。

  RIM就是黑莓系统以及手机的制造商,其实也一直是苹果公司关注的对象——黑莓手机是将电脑移动化的代表——在2001年“9·11事件”中,美国通信设备几乎全线瘫痪,但美国副总统切尼因其黑莓无线互联系统而能实时接收灾难信息,随后引发黑莓热潮。但“学习黑莓”对诺基亚来说收获了一个很可惜的结果:苹果公司选择了学习黑莓手机的“神”,也就是电脑或电视的移动化;而诺基亚选择了学习黑莓手机的“形”,它用E系列(E63、E71、E72等)直接将黑莓的全键盘和宽屏幕模仿过来。

  链接1:为生活,为娱乐:苹果近10年的主线

  作为第一个生产个人电脑的苹果,却在电脑普及的浪潮中被打败——大批量芯片、操作系统、通用软件带来的低价、易用特征,让苹果彻底从Macintosh电脑的幻梦中惊醒:数码产品不能再局限于一小堆高端、专业人士的圈子,而要扩张到大众消费人群,这才是品牌和赢利的保障。于是从2001年的iPod开始,苹果继续维持小份额高端机的同时,果断大举进入生活娱乐数码产品的领域——它终于回归民众。

  链接2:做多元,做电视:诺基亚曾经的败绩

  成立于1865年的诺基亚,出身于欧洲最北端贴近俄罗斯的芬兰,长期将主要市场放在本国与前苏联。通过上世纪70年代的扩张,发展成为横跨电视、电话、电缆、橡胶、木材等多个行业的集团;但多元化发展最后被证明超越了其当时的资源和管理能力,高层在80年代初的战略抉择中选择了电视(未选无线电话)。80年代后期欧洲电视市场进入衰退期,重创诺基亚,于是新领导人决定:重新聚焦移动电话领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销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