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19日
评论数(0)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王国平
编辑/娜娜
红利、绝对红利赛道,一次场景降维引发的红利,引爆了各路星级酒店纷纷抢滩摆摊赛道。经过重构,激活了消费沉默阶层,让原本舍不得花钱的人实现了阶层跃迁幻象,成功打通了摆摊通道。
一、星级酒店摆摊简史
2020年疫情引发恐慌,餐饮娱乐等诸多行业遭受重创。聚集性场所几乎人迹罕至,影院等甚至直接按下阶段性暂停键。酒店业也开启惨烈的一段时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入,而刚性成本需要持续支付的情况下,酒店企业纷纷开启自救行情。同年3月,泉州富力万达文华酒店在大门口摆摊自救,开启了星级酒店摆摊的初始行情。
产品线:早上,包子等早餐;下午,甜点卤味。也为这轮星级酒店摆摊产品线打下模板。
客群:万达中心写字楼办公人员等。
模式:摊车外设,与上下班人员形成最短触点;星级酒店品牌作为钩子,激活需求;平价做转化,提高转化率。
持续性:短期自救,激活闲置人员产能,向老板表态度,争取免裁员,获取现金流。
两条主线快速复制:富力旗下其它酒店快速跟进,泉州酒店同业快速跟进。随后,逐步开始扩散。
除了摆摊激活闲置人力产能外,外卖、厨师直播等模式相继开启,但社会影响力没有摆摊大。摆摊初始轮基本真材实料,走低价路线,让人员有活干有薪资领,也解决消费者需求。
经过初始轮探索后,星级酒店发现摆摊是门不错的行当,挺来钱的。不少酒店逐步找到感觉,开始把摆摊当成一门业务进行经营。酒店周边有写字楼的,产品开始针对写字楼客群来打;酒店处于闹市的,会针对泛流量的随机性购买来打等等。产品开始多元化、模式多元化,酒店摆摊模型开始陆续建立。
二、二次探索摆摊业务
伴随着文旅的大爆发遮住酒店摆摊业务的光芒,摆摊逐渐成了鸡肋,很多酒店直接取消了摆摊业务。社会上开始讨论星级酒店与市井消费的兼容性。很多人认为摆摊让星级酒店降档,破坏调性,可能让星级酒店的认可度后面再也拉不上来,造成毁灭性影响。星级酒店行业也迎来大讨论,到底如何在坚守传统模式的情况下,更好地探索非传统服务业务,通俗点说就是星级酒店该不该摆摊。
但这种纠结并没有持续太久,2025年年中,酒店业开始感受到寒意。住宿、餐饮板块都面临严峻考验。文旅带来的增量满足不了酒店业的增量,经过2023年、2024年以及今年酒店的大爆发,很多人都感觉不够吃。去年还很多人高价抢着要酒店物业开店,今年明显低调了。五一过后,客房入住率和价格开始没有以前坚挺,不同地区感受到的温度可能不同,到7月份暑期旺季,大部分都能感受到阵阵寒意。
于是乎,摆摊业务重新被推到台面。
出发点大概为两点:引流、获利。
引流:酒店客源不足时,传统OTA平台导客不足,需要增加受众的触点。通过外设摊点,增加曝光量,增加客户来源。
获利:酒店内部孵化出民生产品线,酒店外围摆摊模式打通后,开始探索多元场景。
比较明显的有两种模式:
1、酒店摆摊拓展为美食集市
自营一两个摊位,其余摊位进行外租或联营。
产品以预制菜为主,快速出品快速销售。
促销员统一着白色厨师服,制造氛围,形成视觉冲击力。
邀请或培养综艺型厨师,现场进行表演,增加传播力和活跃度
派遣服务员进行现场服务,择机为酒店进行引流转化
2、模式打通后,外拓物业开始复制
到外部租赁一些流量型点位开店,以星级酒店的品牌力+平价,对周边流量进行收割。
营业时间:通常选择在上下班时点和晚间
客群:门店周边短半径客群
产品:预制菜为主,高周转快速去化
价格:中低价,部分节点上部分利润型应景产品
三、摆摊业务走出市场化路线
星级酒店摆摊模型陆续成型后,出现了快速复制、抄袭,产品内容大同小异。过多上预制菜,导致产品力参差不齐,给了后来者机会。星级酒店并不像2020年初始轮,有太多的闲置劳力可以用来做菜而不用额外增加成本。以星级酒店的人力成本摆摊,产品价格要下探就非常难。没有价格优势,单凭品牌力,就会变成“有曝光缺转化”,难以击穿沉默消费市场。
有些快捷酒店看到市场痛点,在自身品牌力不够硬气的情况下,也想分一杯羹,很多产品采用现做现卖来实现产品力破圈。餐饮对于快捷酒店不是必须项,有的配置的厨师就是用来走摆摊专业线。其实,相当于摆摊已经独立出快捷酒店业态,走出市场化路线。
星级酒店摆摊是酒店突破高端边界向民生化、体验化试水,有的地方酒店摆摊处于朦胧期,有的地方酒店摆摊逐步走出独立事业线,这些都是其内部业态创新的产物和多元化场景探索的结果,是主动适应消费环境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应对。这个过程会有争议、有反复、有酒店行业发展的迷茫。社会的强关注,以及摆摊引发消费受众的追捧,让摆摊逐步成为一种可以独立发展的业务线,也是现在很多星级酒店急着抢食的模式。从自救到引流到模型陆续打造成型,摆摊业务线也不再只是依附于酒店的边缘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