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

刘旷

公告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集

(3)

统计

今日访问:28259

总访问量:49644478

从宜人贷财报看金融科技四大发展风向标

2017年05月26日

评论数(1)

日前,宜人贷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业绩报告,其中清一色的红色增长和翻倍的高百分比数据成为行业焦点,在P2P网贷平台普遍未盈利的现状下,宜人贷取得的漂亮业绩着实引人注目。众所周知,网贷平台在如今的政策约束下逐渐走向规范,比如与银行的资金存管系统对接,使平台在资产规模、风控能力、健康持续发展等方面受到更高指标的要求,整个P2P行业已经进入了激烈的淘汰赛。

所谓适者生存,宜人贷不仅站稳了脚跟,还能够在众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中脱颖而出,并非偶然,本次的财报中就能寻出其烈火燎原的端倪。

1、用户流量增加,用户基数已经初具规模

本季度有69.23亿人民币的客户借款需求通过宜人贷得以实现,不仅借款总额较2016年出现了101%的增长,而且共计192,505位出借人和124,953位合格的借款人通过宜人贷线上平台达成了交易。业务的大幅增长表明宜人贷已经拥有了相当可观的用户流量,按照当前的用户群体密度来看,宜人贷的用户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自增长能力。

2、移动端APP的线上服务深化

在2017年第一季度,宜人贷借款总额的51%是通过线上渠道促成的,而线上渠道促成金额的99.8%都是通过宜人贷借款APP促成。此外,出借行为100%是通过公司的线上平台完成,而其中89.1%又是通过手机APP完成的。

这些数据表明,半数以上的获客渠道在线上,而达成出借行为则几乎全部由线上完成,且绝大部分是以移动端作为载体的。宜人贷的移动端应用已经能够营造出多样的借贷场景并能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为用户带来安全、可信赖的使用体验,线上行为的持续增量表明宜人贷的线上服务已经相当深化和成熟。

3、净利润在高风控、强监管下翻倍

2017年第一季度的净收入较2016年同期增长了84%,达到10.22亿人民币的收入总额;净利润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1.32亿增长166%达到2017年同期的3.51亿人民币,净利润翻倍得益于平台总借款额的增长和累加的服务费两个方面。其中,对借款资产的风险控制一直稳定且保持在预期之内、多个监管机构沟通畅达确保借贷行为的顺利开展、公司运营的持续优化三管齐下,共同带动了宜人贷的可持续增长和不断盈利。

4、高业绩带来充沛现金流

借款总额的攀升也带来充沛的现金流量,宜人贷本季度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5.65亿人民币,较2016年同期的4.34亿人民币增长30%。截止2017年3月31日,宜人贷持有至到期投资余额4.95亿人民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余额12.32亿人民币,二者相对于2016年的第四季度均有增长。借款总额带来充沛的现金流量,而这些流量又反作用于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最终提高了公司的营运资金总收益。

由此来看,从宜人贷最新的财报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多个方面都表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对于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宜人贷的快速成长给整个金融科技带来了四大发展风向标。

一、风控实力是硬性指标

风控可以说是P2P网贷的命脉,宜人贷成就背后深厚的风控实力就是最好的说明。宜人贷拥有独创的大数据智能决策引擎,可以通过风险模型对每一个用户数据进行筛选,从而做出科学的风险定价。宜人贷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其成熟的风控能力,因此,提高风控实力是平台成长的基石。

二、金融科技优势提升效率

金融科技优势在宜人贷的借贷流程上表现更为突出,通过科技和数据分析,更加精准描绘用户画像,直达用户需求场景,优化用户的申请流程以及信审流程,以此提升转化率,降低成本。正是因为对互联网创新成果的应用得心应手,宜人贷在点对点用户体验优化方面更胜一筹,也由此提升了运营效率,达到了高水平的盈利。

三、用户口碑助力长远发展

用户口碑是宜人贷长盛不衰的法宝。一方面,在最初的品牌建设阶段,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宜人贷却不靠噱头哗众取宠,而是立足在“产品与服务”为先的理念,以诚信、开放、透明的态度,与用户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基础。

四、更新速度决定成长速度

据悉,宜人贷在本月(5月)初还对移动端应用程序的征信验证、注册网银、找回账户密码等服务项目进行过升级,可见在今年第一季度卓越的财报业绩之后,宜人贷一刻不曾停下前进的脚步,这也是他们移动端用户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所在。对产品和服务的极快速更新升级决定了宜人贷扎实的技术和旦种暮成的高效执行能力,不断前进的企业不会轻易被历史的潮流淹没,宜人贷势如猛虎的表现也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由此看来,宜人贷在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所表现出来的强劲增长势头的确给整个金融科技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其快速增长的背后也给行业其他平台的发展带来了发展风向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刘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