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4日
评论数(0)
2016年“4·8新政”落地,跨境电商不再按行邮税计税,取消税额50元以内免征的优惠,个人单笔交易限额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额2万元……
作为一种创新的供给侧改革,这次以消费税为核心的税改给了跨境电商一个明确的信号,行业开始进入洗牌期——那些只靠低价、刷单等不正规方式运作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跨境电商的竞争终究会回归到电商竞争本身,对供应链的把控和灵活调整的能力以及资金实力成了跨境电商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
税改新政下,跨境电商只能向死而生?
跨境电商在2014年大规模兴起后,在“免税”的金字招牌下,攫取了不少利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已超5000家,2015年跨境进口保税总体规模176亿元。不过随着跨境电商进口的快速发展,较低的行邮税税率,造就了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之间的税负不公平问题,因此这次以消费税为核心的税改更像是给了跨境电商行业一个准生的“户口”,即让行业走向了规范化,又符合了目前国际上一般贸易习惯的准则。
而在税改新政下,巨头平台和创业者们面临的挑战将会有所不同。根据新政细则,跨境商品进口税率将有升有降,其中食品、保健品、母婴、日用品类进口成本将大幅提高,从过去的基本免征到现在要缴纳购物总价11.9%的跨境税。而在跨境电商领域,行业净利润率几乎没有超过10%的。这意味着,如果跨境电商平台想要维持原有毛利率不变的话,一般商品的价格将上调至少15%,部分商品甚至接近50%。
很显然这一波政策下让以前跨境电商简单粗暴的“爆品模式”失去了用武之地,那些完全依赖保税仓备货形式的跨境电商在此轮洗牌期中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专业代购则会因税负增加,从价格层面影响消费者决策,促使消费者转向其他渠道。
其一,税改新政出台完善了跨境电商监管,但同时也抬高了跨境电商的门槛入口。如果玩家们今后还继续通过代购、国外零售店扫货等方式筹备货源,成本无疑将会提高。在税改新政后,跨境电商行业必须要压低售价和运费,走薄利多销的道路。因此如何消化成本、降低价格、减少与一般进口贸易的价格劣势成了一大难点。
其二,因信息不透明带来的服务混乱,已然成为跨境电商的行业毒瘤,而如何打破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等障碍是每一家跨境电商平台一直在应对的课题。举个例子来说,很多消费者在跨境电商平台购物后,发现所购商品与海外同款商品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如同款商品外形不一致、商品介绍文字缺少数字标示、生产公司不一致等等。诚然,这一系列问题中,不排除有些问题是由于品牌商用来界定区分经销商和不同渠道有意为之,但消费者维权时仍旧涉及到跨国交流和数不胜数的踢皮球行为,跨境电商的混乱可见一斑。
其三,跨境电商行业内已经存在保税进口与海外直邮的竞争,存在自营模式和平台模式的竞争,存在巨头与创业企业的竞争,目前巨头和创业者的起跑线没有差太远,一方面巨头企业原有团队对海外产业链认知度整合力目前并不高,负责跨境业务线的团队并不见得有创业公司强,即便有流量,转化也不理想。另一方面在供应链问题上,大佬指尖的跨境业务冲突频发,各方利益平衡也需要不断磨合探索,相反创业者的创新模式或许会形成很大的竞争力,因此跨境电商的未来格局还存在较大变数。
当下跨境电商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方面是京东、阿里等集团,依靠母系公司的资本优势,布局海外仓的同时,在国内保税仓方面的动作更大,尤其体现在提高爆品打造能力和供应链的掌控;另一方面跨境电商的创业者却面临着资本退缩、政策风险等方面的压力,有些企业选择了保守的姿态,有些企业则选择持续烧钱。由此看来一年的新政“过渡期”或将引发跨境电商的行业洗牌,大部分企业只能向死而生,而那些不具备吸引海外品牌、缺少议价能力、在供应链优化方面资金紧张的跨境电商玩家,很可能在这一年内自然陨落。
积极完善供应链提前结束野蛮式的行业拓荒,成为跨境电商平台的必然选择
作为全球化重要的一环,跨境出口电商经历了“倒买倒卖”的野蛮生长期,从2017年开始逐渐进入一个存量的市场。
易观最新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竞争格局显示,阿里巴巴旗下的两个跨境平台天猫国际和淘宝全球购分别以18.9%和15.4%的份额占据第一位和第二位。京东全球购和网易考拉海购分别以11.8%和11.6%的份额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以上4个跨境平台占据了行业中国内企业交易总额的近六成,是整个市场的主导领先者。
细分来看,在独立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竞争中,网易考拉海购所占份额为42.4%,占据领头羊的位置;小红书以18.3%的份额排在第二位;洋码头则以11.7%的份额排在第三位。这三个厂商基本上决定了这个细分领域的走向,近3/4的市场都由其掌控。
在自动税改后后,这些平台们都在抓紧升级供应链,大量布局海外仓,借助丰富完善保税仓+海外仓的综合仓储方式来打好供应链的战争。
典型的就是网易考拉在美国、香港建成了两大国际物流仓储中心,并在税改后开通了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欧洲等国际物流仓储中心;京东全球购在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香港等地区均建立了海外仓,并在新政出台后宣布将加大品牌直供占比、拓展海外仓建设。
从跨境电商整体发展的角度讲,发力海外仓储仅仅是供应链中的一环,在整合供应链的过程中,玩家们一定还会往上游走,不仅仅是停留在海外的扫货或者集货,以及各路商品的采集,它们要对应到品牌商甚至是工厂里面,从而建立起强大的品牌链,这对于商品在零售环节的价格优势体现将是至关重要的。在有了品牌链、物流链条以后,资金链的存在显得尤为关键,由于平台跟品牌的对接的过程中议价空间不大,所以只能依靠强大的资金链难撬动整个供应链运转,今后有资金实力的公司将会加大投入力度,加速市场布局,争夺更大的交易规模和市场份额。
不过要注意的是,跨境电商只是商家们出海的一个新渠道,它不是救世主,现在它可能是一个蓝海,可置身其中,但从本质上来看其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角斗场同相同的一批人以及更多的新来者混乱厮杀,不要因为风头正劲,就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跨境渠道知识为企业赢得了一个先行趋势,用户在平台上,更多的还是依赖产品和数据来判断卖方的资质,因此只有做好差异化创新,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存活。
跨境电商正在呈现四大趋势
作为全球化重要的一环,跨境电商的火热证明了中国正在一跃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从2017年开始跨境电商正在呈现这四大趋势。
一、跨境进口电商今后将会更加注重品质发展
品牌实际上就是一个代表卖家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代表了卖家的调性,代表了卖家的商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从长期来看,跨境进口电商对于丰富国内商品供给、提升居民消费层级有积极作用,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品牌、质量、服务和效率上。未来跨境电商的品牌化将会越来越严格,从无牌到有牌,再到名牌,我国跨境电商的全球化布局有望带领民族品牌走出去。
二、跨境第三方服务正在增多并且趋向于细分化
近2年出现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服务公司,比如专门做站外引来,专门做电商培训,专门做独立站建设,专门做商标注册,专门做知识产权咨询等等,随着平台不断的发展,新兴平台在不断兴起,可以预见周边会衍生出更多的服务公司,而且基于消费者越发个性的购买需求,行业必将走向细分化。
三、平台资源逐渐集中,自建商城会进一步没落
由于销售毛利越来越低、随着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高,包括一些自己做平台的企业,像兰亭、DX、大龙等自建平台已经开始逐步没落,兰亭、DX更是连年亏损,据消息说DX董事会打算将公司出售,不过在业绩如此惨淡的情况下,谁会愿意来接盘呢?现在更多客户的自建商城由于交易成本低,不用付平台佣金,更多的是从其他平台交易引流过来降低交易成本。而更多的资源将越来越集中于亚马逊、Wish、Ebay、速卖通等平台,平台强势地位无法改变。
四、跨境电商企业正向融合式的生态链过渡
一是供应链服务商与销售商的大融合,一些供应商链服务的企业也走上了前台,独自开发线上销售平台供应链,利用自身优势转战销售端。二是跨境零售进口与一般贸易大融合,跨境电商的新税率的提升、监管措施的强化使得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优势不再明显,对于传统的进出口贸易企业,在稳住了阵脚后,突然发现自己在渠道、选品、通关等方面仍有着较大优势。于是一般贸易企业做跨境电商B2B,跨境电商企业做一般贸易成为新常态。
由此来看,跨境电商的行业乱象将会随着税改新政的落地而逐渐走向正规,而对于跨境电商平台们来说,供应链的战争将会成为这场战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