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

刘旷

公告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集

(3)

统计

今日访问:28259

总访问量:49644478

行业乱象丛生,“蹭热点”的高考志愿APP如何立足市场?

2017年07月07日

评论数(0)

  

  近日,一则“高考志愿填报APP靠谱吗”的新闻引起社会关注,一时间,社会关于高考志愿填报APP的评价褒贬不一,一方面欣喜于高考志愿的填报有了新的咨询路径,另一方面质疑此类APP是否真能有效指导高考志愿的填报。而随着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时期的到来,关于高考填报志愿APP这一行业也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据悉,2017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有923万人,近几年高考报名人数也在900万上下,面对这一庞大的考生群体,为满足考生的个性化需求,智能指导高考志愿填报成为手机APP开发商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蹭热点风潮正盛,高考志愿APP悄然兴起

  互联网时代“蹭热点”做生意的创业者不在少数,有“蹭”节日搞电商促销的,“蹭”网络热词开店开公司的,今年共享之风盛行下更有不计其数的玩家入场,蹭热点创业似乎成了一种资本常态。

  近日随着高考分数线出炉,“蹭”高考热点也逐渐进入创业者的视线,不同的是,这一类型的创业者不是针对如何提高考生分数而来,而是把目标转向了智能指导高考考生填报志愿的手机APP上。

  其实早在2014年,指导高考填报志愿的APP就已经流入市场,但初期只是少许玩家试水这一领域。如今经过3年的发展演变,加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进一步深入,这些APP开始大量涌入各大应用商店,呈井喷式发展。

  例如在手机应用商店输入“高考志愿”等关键词,自动跳出来的APP就有“高考帮”、“高考直通车”、“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等等,其中光是名为“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的就有好几款软件,令人眼花缭乱。据悉,其中一款名为“高考派”的APP下载量每天都在10多万,加上其与支付宝平台进行了合作, APP加上支付宝平台,每天的访问量就有2000多万人次。而另一款名为“高考志愿君”的APP就显示有23万人次安装量。而随着填报志愿高峰期的到来,这些APP软件的下载情况或将持续发酵。

  指导高考填报志愿的APP得以在几年时间迅速升温,其中不乏以下几点因素:

  首先大数据、人工智能对行业的渗透如火如荼。大数据、互联网在智能化方向的应用已不是什么新奇之事,而随着智能技术的日益进步,这一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各种智能指导高考填报志愿APP也在高考这一“年度大戏”中应运而生。

  其次是考生目前存在普遍缺乏专业人士指导的问题。高考志愿APP其实扮演着一个“第三者”的角色,给出相对客观满意的答案,这样既能中和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也能给纠结中的双方提供一个方向。

  再有前面已经提到,近几年的高考报名人数都在900万左右,受家庭价值观、消费升级,以及学生本人对于专业的看法和学校诉求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巨大的客户群体使得高考志愿APP开发商获得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看来人工智能开启的高考志愿填报新时代,在辅助学生决策志愿填报方向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于是许多人看好这块“肥肉”,纷纷加入其中。

  收费方式利润可观,盈利模式延伸内外

  众多创业者涌入高考志愿APP的市场不是没有缘由的,况且抛开巨大的市场空间不说,其清晰的几种盈利模式才是主要的推动器。

  首先是会员收费。据了解,这些指导考生填报志愿的APP,无论是付费下载还是免费下载,要想完整使用里面的功能,必须支付一定费用,收费也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随着收费的提高,其服务价值也随之上升。某些需要付出相对高价格的VIP服务,可以得到专业职业性格测评功能以及一对一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服务。

  其次是广告收入。在手机APP中植入广告,方式较为灵活,适当的广告展示消费者也能接受,如果是客户群体较大的APP,广告收入相当可观。

  再一个是与出版商进行合作,出版填报志愿的相关书籍,在网站上销售。无疑,要想打破固有的依靠APP盈利模式,就要把眼光放至行业的衍生价值上。如果书籍卖得好,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额外的盈利。

  此外,其提供的地区线下咨询服务也是另一种延伸的盈利方式。通过各地区招收代理收取代理费用,再由代理向当地考生提供线下咨询,既能增加收入,也能帮助推广。

  从这些盈利模式看来,这些高考填报志愿APP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向用户直接收取一定的会员费用以及增值服务费,其次就是衍生的增收方法。无论是哪一种盈利方式,其收费价格普遍不低,利润可见。

  

  然缺乏规范管理,行业漏洞层出不穷

  这样看来,指导考生填报志愿的APP行业前景看好,利润相当可观。不过由于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其层出不穷的行业乱象仍旧受人诟病。

  乱象一,恶意收费。最近关于市场上指导填报高考志愿APP恶意收费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据一则新闻报道称,消费者在使用APP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按提示操作进行了充值却没有享受到该有的服务,客服推诿称目前咨询人数太多导致系统繁忙,建议选择人数少的时间段进入系统。即使有的人能够正常进入系统,却发现所谓的指导志愿填报只是一些性格测试方法,测试考生的兴趣能力等等,依此为考生匹配专业,家长觉得很不靠谱。

  乱象二,病毒软件泛滥。一些假冒成“填报志愿”的手机APP,实际上携带着植入病毒的链接,利用改号软件私自发送诈骗短信,套取个人信息等等。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学生和家长只能自己甄别。这些行业乱象一经报道,无疑加深了众人对于填报志愿APP的怀疑态度。

  乱象三,没有明确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众所周知,高考填报志愿是一件十分繁杂的工作,需要了解到的信息不在少数。而目前有关高考填志愿的APP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其功能也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包括输入考分和条件智能匹配大学;测性格,找适合你的专业;高考学霸、师兄师姐分享志愿填报等等。这些繁杂多样的功能,实际上没有明确的服务标准和质量,如果最后出现了问题,APP可以轻易推卸责任,这就折射出行业服务标准的不明确问题。

  乱象四,准入门槛低引发内容同质化。目前来看,之所以这些APP能够大量涌入,与其较低的准入门槛不无关系,任意一款打着“高考志愿填报”旗号的APP都能轻易进入市场,并且运维人员资质不明。另外,这些APP虽然有着丰富的服务内容,但其内容同质化现象依旧存在,例如“冲刺”、“稳妥”、“保底”推荐等功能大致相同。

  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这些高考志愿APP的行业乱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难以剔除。对于许多学生和家长来说,选学校和专业这种“终身大事”却要依靠一款APP软件来决定,并且这款APP身上有着不少的缺陷,确实有些难以信服。因此,许多人对此半信半疑。

  提升服务质量迫在眉睫,行业发展或将持续和优化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高考志愿填报APP的服务供给日益充足,其发展也正往消费者个性化方向靠拢。然而从目前的市场现状看来,这些高考志愿APP的模式实际上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如果没有突出的服务内容,恐怕难以站稳脚跟。再者,由于行业特殊性,学生及家长很难感受到服务质量的好坏,故而这些APP急于在互联网大浪潮中寻找新路子,为立足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也就是说,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有足够的“干货”留住消费者。

  例如,寻找大机构做品牌背书。相对于依靠一点一点的口碑营销累积客户显然在高考志愿APP这条路上很难行得通,每一年的考生都在变,家长也在变,有了大机构的品牌基础,再进行导流会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根据难以直观感受到服务质量的特殊性,设计满意度调查不失为另一有效方式。无疑,用数据说话可以起到让人信服的作用,根据调查结果,APP软件运营商能够知道自身提供的服务有无让学生和家长满意,以便改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另外,创业者要意识到,能够通过先进的算法优化为考生提供最佳的报考指导,不浪费考生的每一分才是王道。

  眼下高考填报志愿APP已经到了新的洗牌阶段,来自同行的冲击和监管的日益规范化,这个行业抑或出现新的增长拐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将很快被淘汰。当高考招生旺季过去,报志愿热点逐渐褪去,这些填报志愿的APP就需要寻找下一个盈利的方向,或许只有更新内容机制,提供额外的服务,才能实现长期运营。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刘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