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

刘旷

公告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集

(3)

统计

今日访问:25531

总访问量:49641254

AI谋杀同声传译究竟还有多远?

2017年08月08日

评论数(0)

1919年,在审判德国的巴黎和会上,英法两国代表在1000多人的见证下首次借助同声传译完成了紧张的谈判过程,这也是同声传译最早的一次亮相,由此奠定了同声传译的主色调:会议语言排障和实时沟通。

同声传译正在面临来自AI的威胁

如今,同声传译依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世界上95%的国际会议都有专业同声传译人员坐镇,但人才的极度稀缺早就让同声传译被冠以“日进斗金”的称号。据相关资料显示,同声传译是按时薪的方法来计算工资的,一般最低为千元每小时,资历越深工资自然就越高,所以日进斗金对同声传译行业的工作者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

但光鲜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事实,同传人员在台上能够将同传能力运用自如完全是来自于“台下的十年功”。一般而言,即使是双语运用自如的专业人士在实战之前也要进行数年左右的锻炼,对于这种异常消耗脑力的工作来说,他们需要学习的远不止那些厚厚的会议资料,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样很重要,因为意外总是来得那么突然。当你坐进工作室后自信满满地在心里念着昨晚准备到两点的会议材料时,抬头一看却发现是个乌兰巴托的大爷,接下来你可能会面对最正宗也最具杀伤力的乌式英语,于是你立即开启神勇模式,在半蒙半想的状态下度过了这28年以来最漫长的四个小时。

而同声传译的工作方式也比较特殊,一般2到3人协同工作,在一场数小时的会议中每个人需要轮流翻译几十分钟,这足以说明同声传译脑力消耗之大非一般职业能及。相较之下,其他的口译工作则要简单不少,比如交替传译,译员只需在演讲结束后复述即可,虽然需要一定的记忆能力,但比起同声传译的即时翻译,这点难度便相形见绌了。如此看来,同声传译处在职业金字塔顶端也就不足为奇,而要达到同传的高级翻译水平,更是需要漫长的修炼过程。

恐龙虽然强大,但最终因为某种未知原因灭绝了。如今,同声传译这一万人景仰的职业也正在面临高科技的威胁,而这只拦路虎就是AI,血气方刚的它正在试图吞掉98岁的同声传译。

要灭同传的AI实为众多职业毁灭者

一直以来,AI给大众留下的印象其实更符合一个不可战胜的科技刽子手身份。今年5月,在浙江乌镇举行的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世界第一的柯洁被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研发的AlphaGo人工智能围棋程序以0:3横扫,这一结果让不少人惊讶道:AI已经无可抵挡,人类的愚蠢毫无保留地被暴露在一堆冰冷的机器面前。

当AI轻而易举凌驾于人类最高智慧之上时,“超智”便诞生了,牛津大学哲学家和超人类主义学家尼克·波斯特洛姆在《超智的哲学论述》一书中论述了超智的危险性,而他用概率和时间节点简单地描述了超智的演化过程,到2022年,人工智能达到人类智慧水平的10%;到2040年,人工智能达到人类智慧水平的50%;到2075年,人工智能达到人类智慧水平的90%。到那时,像超体Lucy一样的超智能体可能会真实存在,而她会选择成为英雄来拯救环境日益恶化的地球还是走向另一极端成为杀戮机器,无人知晓。

与此同时,AI的推动者们也在喋喋不休地争论,科技大佬们对AI的看法存在完全不同的意见,特斯拉汽车和SpaceX太空探索公司的CEO马斯克主张AI威胁论,他认为,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社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人类应当对人工智能予以管制,否则人类社会将会面临危险。而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则认为人工智能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善,未来应该大力发展。

事实上,他们的看法只是抓了AI的某一方面,都太过片面化,马斯克说AI有威胁,但特斯拉依然在做无人驾驶,而扎克伯格说AI应该大力发展,难道他就没有担心过那些因人类的贪婪而失控的科技或发明,至少那些好莱坞大片已经表演得淋漓尽致。

事实胜于雄辩,当下来看,AI虽然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但它的确有一个现实存在的威胁,那就是去人力化并导致群体性失业。国内科技公司大佬们对于AI取代工作的言论颇多,马云此前在出席美国中小企业论坛时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步发展,未来三十年人类每天只需要工作四小时,每周只工作四天。李开复也认为,随着人工智能被应用于各领域,很多岗位和职业会逐步消失,例如银行出纳员、客户服务代表、电话销售员、股票和债券交易员等。

的确,AI已经渐渐取代了很多工作。据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高盛集团位于纽约的股票现金交易部门有600个交易员,而如今,只剩下两个交易员,剩余的工作全部由人工智能替代。2016年,作为全球雇员数量前十的企业之一,富士康部署了超过4万台机器人上岗,一下子取代了大约6万名工人。刘强东此前也表示,未来5-8年,京东的整个物流体系可能都将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和机器人的劳动来解决的。如此看来,AI取代各种工作其实有一个共同的套路,即简单和重复的工作将会被取代。股票交易有现成的模型,AI能够自己套用模型分析并输出结果,所以取代是理所当然;而在富士康的生产流水线和京东的物流体系中,AI机器人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对企业来说,这是节约成本并提高效率的最佳做法。

不论怎样,AI的确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它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它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但AI对行业工作者生存的威胁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确实不能忘记藏在无数失业者眼下的泪水,但底线是不能重蹈“红旗法案”的覆辙。用一句残酷但很在理的话形容就是:科技具有双面性,既然想进步,人类就必须付出代价。

AI要取代同声传译可能为时尚早

但AI代替的真的只是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吗?事情并非如此简单,2016年11月16日,李彦宏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认为,未来的若干年,我们很容易想象语言的障碍会完全被打破,现在做同声翻译的人可能将来就没有工作了。这就意味着,AI的颠覆对象可以是高度复杂的工作。

虽然众多铁证已经指向AI是行业毁灭者这一事实,但谁都没有料到,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同声传译行业如今也逐渐面临被取代的命运,而这一切的发生更像是一场有计划的谋杀。

事情可能要从研究AI翻译的公司们说起,去年,具有世界领先翻译技术的科大讯飞发布的晓译翻译机获得了超高的人气,在拥有大学英语六级水平的翻译能力下,这款翻译机的表现被一致认可并被认为是取代同声传译的一款人工智能产品。而在2017年7月,双猴科技发布了一款跨语言沟通智能产品——魔脑晓秘。据发布会介绍,这款产品集录音、同声翻译、会议记录、文件管理等为一体,融合了谷歌、百度、讯飞、微软四大翻译引擎,支持28国语言翻译,可以更快地识别并同步翻译,适用于各大跨国会议、全球发布会等。

于是,翻译机取代同声传译的言论甚嚣尘上,为此科大讯飞还发布声明称:机器翻译已经取得非常大的进步,能够帮助人们在一些场景处理语言交流的问题,但距离会议同传以及高水平翻译所讲究的“信、达、雅”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由此看来,科大讯飞可能不是谦虚,而是说出了事实,目前的AI翻译水平还不能胜任同声传译工作。

关于这个论断是否正确,我们可以去一些历来比较主流的翻译类产品上找寻答案。

首先是翻译戒指。近日,一家美国公司推出一款可穿戴翻译戒指Echo Ring,用户可以实时检索信息、管理智能家居等等,在需要翻译的场合,只需要对着戒指说话,3秒内即可翻译出设定好的外语。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国外科技公司发布过类似的翻译戒指,但翻译戒指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方面,翻译的准确度受环境因素的限制较大,一旦身处嘈杂的环境中,翻译戒指也就只是一个戒指了;另一方面,翻译戒指无法调节音量,在实际交流时可能会出现诸多的差错。

除翻译戒指外,翻译耳机也成为了各大科技企业的重点研究对象。前不久,澳洲的一家企业就发布了一款智能翻译耳机Translate One2One。据悉,这款耳机不仅支持英语、中文、日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葡萄牙语、以及西班牙语的同声传译(3-5秒内),而且不需要外接蓝牙或是WiFi。虽然耳机比较符合同声传译的会场环境,但是在翻译的时候同样要面对极其复杂的语言环境和突发状况的考验,况且,核心翻译技术才是决定输出语言质量的关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管不管用还要实战过后才知道,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重要的会议上并没有这些翻译产品的身影,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产品同传的效果不能与人工同声传译媲美,要知道,在国际会议上译错一个字都可能引发战争。

1956年,赫鲁晓夫在莫斯科接见西方各国大使的时候说道,我们会亲眼看着你们被埋葬,意思就是共产主义会比资本主义更长久,而译员却将这句话翻译为:我要埋葬你们。随后这句话掀起惊天波澜,使美俄冷战愈演愈烈,差点引发世界大战。

换个角度来看,同声传译是建立在大量魔鬼训练之上并基于人脑语言机制的一项工作,而目前的AI距离模仿人脑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目前AI要代替同声传译仅仅存在于想象之中,为时尚早。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在翻译技术进化中,昨日的失误可能会成为今日的笑话,但绝不会成为明日的绊脚石。谷歌、百度、微软、科大讯飞等佼佼者都在致力于推动翻译行业的革命,AI翻译的进步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该来的总会来,逐利的资本迟早会向低成本妥协。如今,有一个所有同传人都难以逃避的事实,同声传译已经被无情地推上科技断头台,在大部分人都坐好之后,咔的一声,AI手起刀落,随后,一地血光映照着一张张邪恶又满足的脸。也许在若干年后的某个国际会议上,当翻译机故意出现致命失误时,再也没有一个同传人能够拯救仓皇失措的人类了。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刘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