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

刘旷

公告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集

(3)

统计

今日访问:25531

总访问量:49641254

从《战狼2》看对赌协议是电影的救命药草or毒药?

2017年08月19日

评论数(0)


《战狼2》上映二十一天,票房超47亿,且涨势仍在继续。当初与《战狼2》签订“对赌协议”的北京文化赚了个满盆满钵。


对赌协议,指的是投资方与融资方在还无法确定未来发展情况的时候,双方就某一产品达成的约定。若约定的条件出现,由投资方行使一种权利,若约定的条件不出现,则由融资方行使权力,“对赌协议”在电影行业里往往被称作“保底发行”。近些年来,随着资本不断深入电影行业,电影背后的对赌协议愈演愈烈,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保底发行一般由发行方先对影片进行市场预估,与制作方约定一个电影票房的保底金额。在电影上映之后即使票房没有达到当初给定的保底数目,保底方也要按照约定给制作方约定好的保底金额;如果票房上映之后所得票房高于保底数额,那么保底方将与制作方共享票房收益,并获得高比例的分账。正在上映的《战狼2》和之前上映的《叶问3》、《美人鱼》、《我不是潘金莲》等片,都采用了这种发行模式。


电影市场繁荣引发资本“豪赌”


第一个在中国进行票房保底发行的电影是2013年上映的《西游降魔篇》,其8800万的票房保底由华谊兄弟所出,最终《西游降魔篇》获得了近13亿的高票房收入,保底方华谊兄弟获得约4亿的票房分成,约2.5亿元的净收益和发行代理费。自此,中影、微影时代、耀莱等电影企业陆续加入保底发行大军,对赌大军在电影行业发展壮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电影对自身信心不足。电影的票房除了自身原因之外还有受无法预料的运气影响,除非对自己的影片极度自信,否则在出现保底和不保底两种情况下,为了快速的获取利益和避免票房的失利风险,出品方一般会选择保底这一相对保险的方式。


同时,由于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市场整体呈现一种低迷的状态,票房过10亿元者寥寥无几,获得极大成功的电影更没有几部,这种市场打击让电影逐渐没有“自信”,给保底方增加了讨价还价的机会。


其次,保底成功能带来巨大收益。2016年,周星驰执导的电影《美人鱼》由和和影业、龙腾艺都和光线传媒等发行方对《美人鱼》签下了近20亿元的票房保底协议。最后电影以34亿元的高票房完美收尾,对《美人鱼》进行保底的发行方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对赌协议虽说存在的风险很大,但它的收益也很让人心动,保底发行就是个“以小博大”的赌博事件,靠对赌就能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的诱惑让不少影业加入对赌的阵营。


最后,电影院和观影人数的增加为票房提供了条件。截止2016年,我国电影院有8051家,银幕总数有41,179 块,观影人次超13亿次;截至今年5月,我国的影院整体观影人次达6.67亿,同比提升九个百分点。2017年国内影院数量预计将达到1万家左右,电影市场规模的壮大让对赌军团看到了商机。保底发行之所以在电影界呈爆发式增长,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近几年几个因电影保底成功而大赚特赚,让发行方尝到了甜头。


2014年北京文化和中影股份与《心花路放》签订了5亿元的保底协议,最后电影以11.8亿的高票房收尾,北京文化的成功保底可以从中拿到25%的分成。


2015年21控股与《港囧》进行了9亿元的保底协议,最终《港囧》获得16亿票房。2016年上映的《美人鱼》,以和和影业为首的几家公司保底票房近20亿,最终票房突破34亿元,又是保底方的一次大胜利。


经历过去年电影市场440亿元的大爆发后,今年的电影市场已然不缺资本,对赌变豪赌。由资本保驾护航下的电影看似一帆风顺的发展,但隐藏在其背后的问题时刻阻碍电影向正轨方向的发展。


对赌协议盛行之下问题频发


近年来,“保底发行”在电影行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成功案例如目前处于票房首位的《战狼2》,其票房保底为8亿元,上映二十一天票房就超47亿元,《战狼2》的保底发行方北京文化可以称得上是“大赢家”。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保底都有利益可收,保底方高收益的背后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其一,为了获取高额收益,票房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叶问3》的保底发行便是一个充满“邪性”的极端个案,其票房造假事件被炒的沸沸扬扬,上映半个月共有7600余场放映涉嫌造假,涉及票房达3200万元。之后的票房造假事件也不在少数,为了达到保底的数目,各影院出现午夜“幽灵场”的情况数不胜数,人们对电影的关注从剧情、制作等转到了票房上,票房成了电影制作的最终目的。《叶问3》的票房造假事件牵连甚广,“票房黑幕”事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其二,电影成为资本游戏的傀儡。2016年我国电影票房达到440亿,电影市场有了很大的扩展。尽管如此,票房高而质量低仍是中国电影无法回避的事实,电影产业的发展陷入了只看票房的高低与获益多少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电影产业的有效资源被过度消费。人们对电影的关注集中在票房上,至于电影的质量与影响都被忽略了,电影沦为了资本的比拼。


其三,发行方对电影的保底除了看IP之外还要考虑明星效应,有明星参与其中将更容易获得保底的机会,因为明星效应会带动其粉丝的观看从而提高票房,而那些没有名气的就很难被签订保底协议,这无形中就形成了“明星有保底,素人无保底”的病态形势。


电影对赌风险大,“逢片必保”亟待刹车


保底发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演变早已面目全非,完全没有一开始的模样。现在的保底发行要保底的不止是电影内容本身还包括许多其他的部分,从投资部分开始,由于演员、道具及制作等各种原因,导致电影的制作成本不断追加,且在分红、投资、参与股分上,连导演也要来参一脚,电影变成了一种创业项目,这对影片的质量与发展极其不利。


保底票房由一开始的几千万到现在的十几亿甚至更高,“豪赌”给电影票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样的保底金额已经严重超出了单个影片的票房承载力,导致在一系列的保底失败之后,原本有意于进行保底协议的公司们望而却步,毕竟在如今逢片必保的疯狂状态下,自信自己能达到保底效果的电影基本不存在。同时,随着票补的逐渐退潮,国内电影市场呈现出持续低迷的状态,保底发行这门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2016年暑期档,共有5部国产电影与发行方签订保底协议,然而只有一部电影勉强过关,其余四部皆阵亡。其中《盗墓笔记》以10.04亿的票房成绩险过10亿保底大关,《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和《绝地逃亡》等四部电影票房失利,其保底均告失败,“遇保即亏”成为当年暑期档电影的标志。许安的《封神传奇》与博纳影业签订10亿元保底,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5亿元的保底,这两部由大牌参与的电影票房也都没有超过保底金额,保底方只能咬牙承受。


从近几年的电影利益发展格局来看,电影市场上只有五分之一的影片能够有所收益,二十分之一的影片能够赚大钱,而这五分之一的影片就是大家都想要挣抢的“金馒头”。电影这一块有很大的利益,但可选用的优质片比较少,要想参与到利益分享上来,保底方就要按制片方的规则行事,制片方占据主导地位,这有利于制片方尽快获取利益、降低电影上映可能存在的风险。要想减少这种不平等合作形式的产生,只有等到可供选择的优质电影的增加。


风险是无处不在的,电影的对赌风险更是无法估算。如今电影的对赌协议是越来越激烈了,保底票房的风险与收益并存,保底发行既是对电影票房的一种保障与承诺,同时也是给保底方一个利益共享的机会,可以让保底方一举成名,但有时候保底发行也能让发行方血本而归。如今电影的疯狂保底行为已经进入一个无法前进的弯道,要想减少电影对赌协议存在的风险,保底方就要看好市场再下手,想在电影市场上长久发展就要控制好增长速度,规划发展方向,“逢片必保”的盲目保底方式具有不可行性。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刘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