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

刘旷

公告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集

(3)

统计

今日访问:20955

总访问量:49635846

众包模式能成第一反应解决公益普及之痛的良方吗?

2018年08月09日

评论数(0)

 

心脏骤停事件在我国乃至世界并不罕见!

 

根据AHA今年发布的《心脏病与卒中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的美国,有366,807人因为突发心脏骤停(SCA)而死亡。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OHCA)发生在公共场所,占39.5%。2015年,家庭或住宅(27.5%)和养老院(18.2%)是OHCA第二和第三位常见的地点。从数据上很容易看出,SCA是美国死亡率最高的突发疾病。

 

其实,不仅仅是美国,我国心脏骤停的曝光率也非常高,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流病学数据提供显示,中国每年死于心脏骤停的总人数约为 54 .4万人 。心脏骤停也成了我国突发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实际上,仅是少部分的SCA事件被我们所知,但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因SCA未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事件在世界各地上演,可见,“心脏骤停就在身边”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给所有人敲响警钟。

 

社会医疗公益暗藏疾患

 

面对突发的心脏骤停事件,我们如何做才能抢回“死神”名单上濒临死亡的人呢?

 

在这里简单的普及一下关于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但经及时救治可以存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而对于突发SCA的患者而言,最佳的救治时间只有短短四分钟,如果错过这“黄金四分钟”,意味着患者血液无法正常供应,从而导致大脑的不可逆的损伤。但如果在黄金四分钟里采取有效的救援手段,就可以从死神的手中成功挽回一条生命。

 

事实上,我国SCA死亡概率之所以高,主要归结于社会医疗公益事业三大痛点:公众不会救、不敢救、不能救。

 

第一,不会救,公众医疗应援意识、知识处在及格线下。虽然媒体在普及心脏骤停的相关知识上已经做的足够多,然而成效甚微,心脏骤停的关注度并没有因此达到新的高峰,加上目前我国急救教育极度匮乏,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一直处在低水平线。

 

第二,不敢救,救助者害怕承担法律风险。这几年,媒体频频爆出关于“救助被讹诈”的新闻,国内大部分救助者从原来的主动施救,变成了犹豫救助,甚至是冷眼旁观。2017年中央出台《好人法》,其中提到“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虽然已有政策出台保护救助者,鼓励救助,但是仍无法消除施救者的不安感。

 

第三,不能救,SCA需要专业的医疗救助人员。CPR(心肺复苏术)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目前急救心脏骤停主要的手段,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能准确判断且进行救助心脏骤停患者,但对于路过者、围观者来说,除了无法准确判断环境、病情外,还不能完成CPR以及准确操作AED。错误的救援方式不但不能抢救生命,反而可能延误救援或者加速被救者的病情恶化。因此,“不能救”也成了社会公益的主要痛点之一。

 

借力公益事业风口,第一反应赢得初期发展

 

高频的市场刚需,刺激了第三方医疗救助平台的诞生,公益医疗事业成市场新风口。趁着风口正热,2012年第一反应正式加入第三方公益医疗大组织。第一反应自出生以来,就坐稳了国内“马拉松赛事”急救一哥的宝座,在我国公益事业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在连续几年的奔跑途中,第一反应已经将各类“奖牌”收入囊中,成为了行业内满载而归先驱者。

 

2015年,第一反应成为了我国“社会企业认证”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并在次年6月成为中国大陆首家B型认证企业。“B型”不仅让第一反应在公益市场上站住了脚跟,同时第一反应在社会上的价值以及影响力得到升华。2017年,“第一反应”获得了ISO在中国颁发的第一张可持续管理体系认证,今年又得到了美国心脏协会AHA的认定,成为我国第一且是唯一的金牌机构。

 

就实力而言,第一反应在医疗救援领域上已经在39座城市守护超过134万马拉松跑者,并多次成功挽救了心脏骤停者的生命。除了涉猎马拉松赛事救助版块外,第一反应还涉猎培训领域,推广AHA课程,组织公众急救实践。发展至今,“马拉松赛事”成了第一反应的突破口,并在“马拉松”中快速发展,成为了中国田协和马拉松官方医疗合作机构。

 

一言蔽之,第一反应用企业的力量解决我国社会急救资源匮乏、公民自救意识和能力严重不足等“急救难”的社会痛点,为每一个人提供危急时刻的生命保障。

 

快速崛起背后,亦无法避免普及之痛

 

成也萧何败萧何,第一反应虽然凭借在马拉松赛事上获得的成就迅速崛起,但仅在马拉松赛事上提供医疗救援服务无法使其在日益多元化的公益市场中得到提升。事实上,第一反应要想将公益医疗发展成中国常态,仍需面临几大问题。

 

首先,普及难,而“普及难”的问题又暗藏着三大无奈。

 

其一,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统计截止至2017年末,美国人口数量3.257亿人,1.268亿人,而我国总人口数量高达13.83亿人,我国总人口数量分别约为美国、日本的4倍、12倍。截止至2017年9月,第一反应虽然已经将急救知识培训到10万人(包括成人和儿童),但是在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的压力下,第一反应将公益救助普及至全民的想法变得苍白无力。

 

其二,偏远地区普及难。偏远地区普及难存在三大无奈,一方面,偏远地区的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偏远地区的生活设施不容乐观;此外,偏远地区群众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在接受急救知识的能力存在偏差。第一反应虽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却难以逾越这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对其扩张之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此外,专业人员资源有限。对于突然而至的紧急情况,想要争取在黄金240秒的时间里将人从死亡边缘拉回,只能依靠身边的人,然而在茫茫人海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寥寥无几,就近范围寻找能完成高质量CPR的人完全等同于大海捞针。第一反应虽然一直在做公益,想将公益事业做大做强,但在处理专业人员资源短板的问题上,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AED低使用率成不争的事实。

 

其一,“救命神器”AED成摆设。我国AED的处境十分尴尬,即使第一反应已经在80座城市、9万大型社区建立了AED应急站,也改变不了AED低使用率的现状,因为懂AED的老玩家数量屈指可数,救命神器AED没有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各大场所的AED成了“花瓶”摆设。

 

其二,AED的普及力度亟待加强。目前我国AED普及率非常低,据了解,全国范围内AED仅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并且主要集中在机场、部分地铁车站和奥运场馆等应急场地,而这些应急场地配备的AED数量竟不足1000台。第一反应CEO陆乐表示,AED是一个最重要的救命神器,在美国平均每两百个人就有一台,在日本每一百个人有一台,而在中国,差不多接近一百万人才会有一台。由此看出,相比美国、日本等国家,我国的AED在数量上恐难望其项背。应急救援设备上的短缺产生的鸿沟,使得第一反应难以在公益事业上大展拳脚。

 

最后,单一服务渠道的局限性。第一反应目前仅专注服务“马拉松”赛事,单一服务模式虽然为第一反应获得很好的战绩,并使其在“马拉松”医疗服务领域中风生水起。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事物的专注性意味着局限性,第一反应单一的服务渠道不仅会错失很多成长机会,而且还拒绝了更多成名渠道,在连带效应的作用下,平台吸引社会关注的范围也变得局限,最终也难成为家喻户晓的“公益界大佬 ”。

 

面对这些无奈,第一反应想要实现“5年内让2000万中国人掌握基本应急能力,将互助互救成为中国社会常态”的计划,恐成泡影。

 

何以解忧,唯有“滴滴”?

 

在公益事业上,第一反应想要迅速扩张市场,提高平台的知名度,有利的资本是打开市场的关键。因此,从目前来看,第一反应需要提升和完善自身的业务体系来吸引资本入驻。

 

一方面,建立APP救援联盟。虽然第一反应已拥有自己的“第一闪电侠”APP,但仅为马拉松及各大相关赛事提供救助服务,局限的服务范围成了第一反应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因此设立多个模式的救助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将单一化的APP升级成多元化APP,内容丰富后的APP能吸引更多的资本入驻。

 

另一方面,完善平台的业务种类。在平台业务种类得到丰富后,需要吸引社会不同人群加入第一反应的平台,从而扩大救援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团队壮大之后,吸引更多资本入驻平台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二来,推广一键式的滴滴救援服务模式。这个APP第一反应可以利用APP进行线上招募培训,吸收零散的B端企业和C端专业救援人员,形成线上、线下互联网模式,通过扩大专业人员数量,可以更加灵活的扩大市场名声。

 

实际上,升级后的APP保障了救助者,通过平台智能记录,间接地消除了救助者的不安全感,有力解决了“不敢救”的社会痛点,从而降低了社会因心脏骤停死亡的概率。这样的模式类似“滴滴”打车模式,通过APP让每个人都成为“滴滴”救援人,实现公益事业利益最大化。

 

虽然目前第一反应的公益事业一直处于平缓发展,但其想象空间是不可估量的。通过改善自身平台上的劣势,从而扩大业内影响力,影响力扩大后,那么服务全球的梦想不再只是幻想。但是,如果想要跨越目前“滞缓前行”的鸿沟,第一反应平台仍需要很大的耐心、决心。毕竟,这一条路很难,而公益事业也是需要一生奉献的事业。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刘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