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

刘旷

公告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文集

(3)

统计

今日访问:3003

总访问量:49614630

喜马拉雅上市续命

2021年09月17日

评论数(0)
喜马拉雅上市续命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近两年在线音频行业的角逐愈发激烈,一边是互联网巨头争相入局,另一边是在线音频的头部玩家们纷纷筹划上市,其中作为音频三小巨头之一的荔枝,更是成为了“在线音频第一股”,就连国内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也多次被曝出上市传言。


其实喜马拉雅上市早有打算,只不过传言一直未经证实。而如今,一直身处上市传言漩涡中心的喜马拉雅,终于成功踏上了IPO征程。从其整个上市历程来看,喜马拉雅的上市真可谓是一波三折。


IPO一波三折


近日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一的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这是继今年4月30日提交赴美上市招股书撤销后,喜马拉雅又一次提交招股书。至此,喜马拉雅上市的事终于算是尘埃落定。


而相比于同行业的荔枝早在2020年初就在纳斯达克上市,喜马拉雅的上市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而喜马拉雅之所以取消赴美IPO转道港股,主要还是由于自7月以来,美股中概股的表现不及预期加之监管收紧,中概股赴美的话会面临太多的不确定性,相对而言港股上市的条件则更为宽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喜马拉雅赴港上市就成了必然选择。


而尽管IPO风波不断,喜马拉雅仍然坚持上市,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一方面,上市有助于喜马拉雅缓解资金压力。亏损一直都是整个在线音频行业绕不开的话题,就连位居行业头部的喜马拉雅也不例外。据悉,喜马拉雅从2018年至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达7.55亿元、7.47亿元、5.39亿元,三年亏损逾20亿元。因此对接连亏损的喜马拉雅而言,上市融资是其目前缓解资金压力最快速的途径之一。


另一方面,上市有助于喜马拉雅应对行业竞争。如今,国内在线音频赛道的挑战者层出不穷,除了荔枝和蜻蜓FM等在线音频平台,还有腾讯、网易、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新老玩家纷纷抢食,给喜马拉雅造成了不小的竞争压力。因此,为了应对外部挑战,稳固自身的市场份额,上市融资就成了喜马拉雅目前补充粮草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IPO底气何在?


由于在线音频行业的准入门槛并不是很高,所以如今这一赛道也变得越来越拥挤,因此想要在其中拔得头筹,必须要有领先于行业的规模和区别于对手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也是喜马拉雅冲击IPO的底气所在。


首先,喜马拉雅拥有位居行业第一的活跃用户数量。据比达(BigData-Research)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3月移动音频App排行中,喜马拉雅活跃用户数高达1.72亿,是目前该行业活跃用户唯一破亿的App;蜻蜓FM和荔枝则分别以6004.2万和5370.6万的活跃用户紧随其后,而其他移动音频App的用户规模均不及500万。


另外,就用户移动端收听总时长和渗透率而言,喜马拉雅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根据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喜马拉雅移动端用户共花费8478亿分钟收听音频内容,约占中国所有在线音频平台移动端收听总时长的70.9%,并且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喜马拉雅的用户渗透率已经达到了67.1%,占据了近七成的市场份额。


其次,喜马拉雅“PGC+PUGC+UGC”的独特模式,使其具有了强大的竞争力。喜马拉雅通过采用PGC(专业生产内容)、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与UGC(用户生成内容)共存的商业模式,形成了一个健康、均衡、有活力的内容生态体系,而其中的音频内容更是涵盖了个人成长、历史人文、亲子情感、商业财经泛等100多个知识和泛娱乐的品类。


最后,从行业来看,国内在线音频市场用户群的渗透力不足,喜马拉雅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到5.7亿人,同比增长16.3%,预计2021年将达到6.4亿人。而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在线音频月活跃用户渗透率仅为16.1%,远低于美国的46.5%,可见国内在线音频平台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巨头环伺难突围


尽管喜马拉雅已经处于行业的领先位置,且也已经具备了核心的竞争力,但想要分食这千亿蓝海市场的玩家仍有很多,喜马拉雅不仅要与同赛道的选手竞争,还要面对来自互联网巨头的围堵,其发展之路可谓是步履维艰。


一来,老玩家持续加码,进一步威胁了喜马拉雅的领先地位。荔枝、蜻蜓FM与喜马拉雅并称国内“在线音频三巨头”,而率先赴美上市的荔枝已经在海外拓展、车载音乐和社交互动等三大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蜻蜓FM也凭借登陆多设备智能端口,触达了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显然凭借这些差异化优势,荔枝和蜻蜓FM会在一定程度上抢夺喜马拉雅的用户资源。


二来,新玩家入局分羹,进一步压缩了喜马拉雅的生存空间。随着在线音频赛道逐渐火热,互联网巨头先后入局,如腾讯旗下的微信事业群上线了“微信听书”,腾讯音乐发布了“懒人畅听”,字节跳动旗下番茄小说也推出了“番茄畅听”,还有网易云音乐也上线了“声之剧场”,就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都推出了“云听”等来分食喜马拉雅的市场。


其实,无论是老对手还是新玩家,这些入局者无不背靠巨头,不是拥有丰富的内容和海量的流量资源,就是拥有雄厚的资金和高端的技术支持,这都给喜马拉雅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随着在线音频赛道愈发拥挤,该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趋于白热化,喜马拉雅在各路玩家的夹击下,其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IPO成解药?


从2011年至今,讲了近十年声音故事的喜马拉雅却仍然深陷在亏损的泥潭里,如今的喜马拉雅亟待上市融资为其输血。不过就目前来看,上市可以使喜马拉雅的资金链得到良好运转,也可以让其在与巨头的竞争中多一些胜算,但仍然难解喜马拉雅的盈利难题。


一方面,上市并不能为喜马拉雅的造血能力带来一些实质性的改变。付费订阅是喜马拉雅的基本盘,其在2020年贡献了超20亿元的收入,占比高达49.2%,不过其付费率至今仍未突破15%。招股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平均月活跃用户付费率约为12.8%。显然要想造血能力有所提升,还需要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而通过上市却很难改善其造血能力差的问题。


另一方面,为巩固自身优势,上市后的喜马拉雅仍需要继续烧钱。喜马拉雅持续亏损的原因在于营销开支过大,营业成本居高不下。不过,即便是获得了上市融资,未来喜马拉雅还需要继续投入更多的销售及营销费用,来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即便喜马拉雅成功上市,其烧钱换规模的模式在短期之内仍然难以改变。


对于喜马拉雅而言,上市本身就十分不易,即便是能成功登陆港交所,也不意味就前程似锦。而且就目前来看,喜马拉雅仍然难以打破营收瓶颈,再加上不断有巨头围追堵截,内忧外患之下,喜马拉雅想要真正坐稳国内音频行业的头把交椅,恐怕还需要长期努力。

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刘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