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

新生

公告

关注新零售、电商、3C及周边。微信:chisinson0512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7150

总访问量:30724499

除了支付宝和微信 为何电商们也在抢头条?

2017年03月21日

评论数(0)

联商网消息:支付宝虽然社交攻势减弱,但在抢占内容流量方面没有掉队。

3月21日消息,支付宝在便民生活版块中悄然上线了名为“天天有料”的新功能。目前已经上线了推荐、影视、旅行等13个频道,除推荐外,其余均可进行自定义编辑。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内容只能分享到新浪微博和钉钉,当分享到微信和QQ时,会显示分享受限。

有业内人士告诉《联商网》,“支付宝推出这一个功能想要对标微信太难,因为没法分享,难以评论,也不是知识经济,我根本不想在‘支付宝’里面获取新闻。”

不可否认的是,阿里系的淘宝、支付宝等都在聚焦内容分发,抢占流量获取变现能力。那么除了阿里系,其它电商平台有无动静呢?《联商网》经过体验后发现,京东、苏宁易购、大众点评等都推出了相似的“头条”内容。

UC头条

2015年7月20日,阿里旗下的UC浏览器开始加入聚合阅读和推荐工具UC头条,2016年6月24日,UC头条独立APP版本正式上线。

UC背靠阿里大文娱版块,有阿里大数据作为支撑,优势很明显。而UC借助阿里妈妈等资源,能够为内容生产者打造个人店铺,在流量、变现扶持方面获得提升。

根据UC官方公布的数据,目前UC浏览器全球季度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6亿。而据艾瑞咨询《2016-2017中国移动资讯市场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腾讯新闻以市场占有率38.5%排名第一,UC头条以35.3%居第二、今日头条32.6%排第三。在内容战略上,阿里UC投入了10亿元推出“W+”量子计划,发掘优质原创内容。

淘宝头条

2015年,淘宝头条上线。2016年7月1日,淘宝头条宣布启动基于用户LBS定位功能的城市频道战略,随后成都、南京、北京、重庆等频道相继上线。

淘宝头条拥有千万亿级流量,有超过1亿活跃用户。据淘宝头条首席内容官钟跃东介绍,淘宝头条日活跃用户千万,一篇优质内容可获800万+的阅读量,一个优质账号8个月订阅粉丝90多万,平均每月涨粉可达10万+。而淘宝头条的变现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包括在帖子中插入宝贝、V任务、打赏等获取佣金形式。

淘宝头条位于手机淘宝APP首页黄金位置,共有头条、订阅、本地、视频、问答等34个栏目,除头条、订阅、本地外,其它31个栏目均可自定义编辑,淘宝头条仅支持分享到微博和微信(复制淘口令的形式),不支持分享到QQ和支付宝。

京东发现

2016年9月27日,京东与今日头条合作,推出“京条计划”。双方用户体系互通,今日头条为东京提供入口,用户可以在头条上进行购物。而京东利用今日头条大数据功能也能够达到精准投放广告的效果。除此之外,双方还将开展基于兴趣阅读的电商合作,通过导购、分佣等模式,帮助更多的头条号变现。

《联商网》发现,京东类“头条”内容并没有出现在首页,而是隐藏在菜单栏“发现”里面。在“发现”一栏中,共有京东号、爱搞机、家居馆等13个订阅栏目,且不支持自定义编辑。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利用大数据算法,在文中植入了相关商品购买入口。另外,文章支持分享到新浪微博、微信和QQ,不支持分享到支付宝。

苏宁头条

2016年初,苏宁头条、青春社区上线。苏宁头条位于苏宁易购APP首页黄金位置,共有精选、手机、潮搭、家电等9个栏目,不支持自定义编辑。与京东类似,同样利用大数据算法,在文章中植入了商品购买入口。苏宁支持分享到微信、QQ和微博,不支持分享到支付宝。

而青春社区常驻苏宁易购APP底部菜单栏,内容与苏宁头条有些重合,重点突出直播功能,共有精选内容、直播、深度评测视频等9个栏目。


点评头条

点评头条(大众点评)前身是大众点评基于LBS和社交关系链推出的附近头条。据点评头条官方介绍,点评头条是美团点评旗下聚焦O2O市场的内容分发平台,目前覆盖6亿用户,收录2000万商户。其中点评首页浏览量达3000万,商户页可实现1500万次点击。

点评头条位于APP首页黄金位置,内容较为精简,只有精选和最新两个板块,其中还可以订阅点评号,但是,《联商网》发现,目前入驻的点评号仅13个。

与京东发现类似,点评头条会根据内容自动生成文章中所“提到的店”,这样就可以把内容转化为流量,提升变现能力。点评头条文章支持分享到微信、微博,不支持分享到QQ、支付宝。


国美在线头条


国美在线头条位于国美在线APP首页黄金位置,点击进入后是官方活动页面。主要内容生产在底部菜单“惊喜”一栏,以国美直播为重点,分为直播、发现、礼物购、购明白和潮电5个栏目。

越来越多的电商在加入“头条”争夺战,意欲抢占优质内容,扶持自身平台内容发展。为了快速抢占流量,提升变现能力,各大电商平台都在打造内容生态闭环。可以预见的是,“头条”争夺战在2017年会更加激烈,也将会有更多的呈现形式。

(来源:联商网 陈新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