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

新生

公告

关注新零售、电商、3C及周边。微信:chisinson0512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5005

总访问量:30721964

青团飞上天:朋友圈又被“绿”了

2019年04月09日

评论数(0)

联商网消息:香椿独特的香味还未散去,很多人的朋友圈又开始被“绿”了。最近,来自江南地区的传统小吃青团,霸屏朋友圈,带着“网红”身份冲破“江浙沪包邮区”,走向全国各地。

据报道,今年在青团大户杏花楼的门外,排队高峰队伍长度超过50米,10点半开始售卖,早上5、6点便有人去排队。更有甚者,黄牛也开始加入了青团排队里。据悉,顶级黄牛可靠此月入8千。

爆火的青团

事实上,作为一个江南时令小吃,青团最初主要是用来清明节祭祀的,还与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有一定关系。但是随着时间发展,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来当作春游小吃。

长期以来,青团用艾草与蒸熟的糯米粉糅合,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制成。因此只在江南地区有这个习俗,其他地区影响并不大。自从三年前“划时代”的咸蛋黄肉松青团横空出世,打破了青团界“豆沙垄断”时代开始,在网络的推广下,青团就踏上了从小众走向网红的“出圈之路”,获得南北“吃货”的协力热捧。

青团爆红的短短3年,青团已经从传统的豆沙、莲蓉馅演变出几十种口味,流心爆珠、小龙虾、酸菜鱼、鸡丝培根、乳酸菌……都是奇葩青团口味中的佼佼者。另外,颜色也不局限于青色,一些地方还出现了黄团、粉团。

▲图片来自“上海黄浦”微信公众号

相关数据显示,在上海,清明这一周,杏花楼日均销售的咸蛋黄肉松青团超过了1万盒,新推出的鸡丝培根每天也有5000盒,杏花楼还采取了限购措施,每种口味每人限购4盒。

另一家老字号王家沙的青团,清明附近这一周,每天可卖出18万只。

在北京,进入青团销售季后,盒马最高每天卖出一万个,越接近清明节,销量越高,甚至有一周出现了近五倍的增长。盒马工坊负责人张千接受《浙商网》采访时则表示:“如今卖到西北、西南、两广等地,受欢迎程度远超想象和预估,一天卖出三天的量,走出江浙沪包邮区后,青团相比去年同期销售量翻番。”

而主打北京传统小吃的护国寺小吃店,也感受到了青团的火热——起源店的王经理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透露,店里的青团当天烹制,当天销售,每天的销量近2000个,比去年同期差不多翻了一番。

苏宁数据显示,青团在3月20日至31日的销量环比增长了509%,其中豆沙口味最受欢迎。有意思的是,“辣后回甘”成为一种潮流——青团与老干妈组合订单增长了79%。

天猫数据显示,最近1周,有121万人搜索青团+清明果子。其中90后用户最爱甜口青团,更年轻的95后消费者更爱吃咸味青团,但他们的口味飘忽不定,也更容易转投甜党。

每日优鲜方面则表示:“在营销推广方面,我们给予了它(青团)非常大的支持。比如开屏推广、首页Banner、PUSH、短信等,在教育消费者、产品营销方面做得较为完善且成果显著。”而青团从上线起销量一直在增长,并在清明节前后达到峰值。

当然,除了传统青团大户,红到发“青”的青团还收获了一批新“迷弟”——肯德基、喜茶等顺势推出了青团产品。据了解,相比于各种“穿品如衣服”的奇葩青团口味,肯德基、喜茶推出的青团可谓走朴素大众流——都是咸蛋黄肉松口味。

百度指数显示每年的3月下旬到4月上旬,青团的搜索量会达到一个高峰。而今年青团的热度更超以往,并已经在清明节期间达到了今年的峰值。而根据淘宝发布的青团大数据,青团这种来自江浙一带的节气食物,已经走出包邮区,攻占了北、上、广及以成都、武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下一步便是西向山海关,北向黑龙江——俄罗斯人吃青团,指日可待。

青团,成为当之无愧的清明节食品霸主。

消费者心中的青团消费

实际上,在“青团经济”的带动下,不少商家推陈出新,通过各式原料研发切入更细分的市场,一时间市场上冒出了许多青团种类。

不过,消费者对待青团是何种态度?《联商网》在采访中发现,大众对青团的喜爱程度存在地域之分。此外,在青团的购买渠道方面,大部分消费者选择走出家门,在附近门店购买。还有部分消费者选择网购下单尝鲜。身处青团“生产区”的消费者选择自己动手制作。

谈及对青团的喜爱,家住福建宁德的上班族陈女士向《联商网》表示:“觉得青团好可爱,恰好有自己喜欢的红豆和酸奶口味”。不过她同时表示,购买的原因主要是刚好看到蛋糕店的微信推送,它们有买二送一的活动,可以带给家人品尝。而在没有优惠的情况下,陈女士表示会再考虑是否购买。对于是否会选择电商平台购买,陈女士称,青团本来价格就不算贵,保质期也比较短,不会在网上进行购买。

在杭州工作多年的李女士更愿意品尝家人亲手制作的青团。李女士告诉《联商网》:“青团的做法不算太复杂,采些艾草捣碎后和米粉、糯米粉搅拌一起,然后包好就行。自己做的放心,外面做的怕放了色素”。不过段女士表示,如果购买的话,一般会选择在家附近超市买,超市里面口味比较多,像雪菜、春笋、豆沙、肉松等口味都有,包装4个一盒,价格在12-15块左右,价格不算贵。而在网购平台,可以找那种农家自己做的,与家人制作的也没太大区别。

由于风俗各异,不同地区青团的做法也不同。对于青团,家住安徽霍山的舒先生更愿意把它叫做蒿子粑粑。与艾草相比,蒿子粑粑采用好蒿叶制作而成,摊成圆形后,放在锅上炕熟。据舒先生介绍,目前家乡有不少人选择在淘宝开店,售卖霍山茶叶、点心等特产。清明节前后是蒿子粑粑上市的季节,这段时间的需求量比较大,但买家基本上都是在外的当地人以及周边客群。

▲蒿子粑粑

不过,舒先生表示,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以及无法批量化生产,网上售卖的蒿子粑粑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质量上有所保障。不过他同时坦陈,严格来说,大部分商家是没有食品许可证的,主要是考虑到销售的季节性,过了清明节时间点基本上就没什么销路了。

《联商网》在淘宝平台搜索“蒿子粑粑”,发现有不少商家在售。以一家名为“龙舒土特产商行”的商家为例,其在宝贝详情页标注有“纯手工自制农家产品不批量生产,没办法办理生产许可证,介意慎拍”。从商品个别评论来看,有人评价称:“肉很多,有家里的味道”、“我老家的味道,好贴心的商家”。

对于青团,有消费者明确表示不接受,还有消费者认为现在青团已有些“不正宗”。一位来自浙江宁波的消费者表示,用菜汁、麦苗汁做的青团都不好吃。至于网购的青团靠不靠谱,那要看卖家的良心。“反正我不会在网上买青团。也不会在上海(工作地)买青团。青团是有点情怀的食物。”来自河北沧州的张先生与来自河南商丘的郑女士均向《联商网》表示,青团也是有区域的,北方估计都没有,我们那边所有节日都吃饺子。

而就杭州市场来说,《联商网》走访了多家便利店,几乎每家都有青团在售。一位便利店从业人士告诉《联商网》,考虑到南方消费特点,每年这个季节南方便利店都会上青团产品,销售一般随着季节性波动,清明前后销量会大一些。

《联商网》在杭州西溪银泰城全家便利店看到,店内提供有上海厂家生产的红豆、蛋黄肉松青团,单粒售价在3元左右。问及售卖情况,店员表示“还不错”,此外并未透露太多信息。

“青团经济”如何才能持久?

目前,青团十分火热。不过青团要想长期红下去,仍然绕不过食品安全这道坎。

在联商专栏作者、资深零售人孙裕隆看来,目前青团的火热本身与青团本身的产品属性具有炒作空间有关。一是有较强的民俗与故事;二是有足够的地域分布与饮食习惯;三是青团本身的产品差异性与工艺传播点具有炒作空间。

他认为,青团算不上网红,只是借助互联网本身把青团的市场属性放大了,这对传统小吃是具有传承和进步意义的。不过,火热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青团本身品质的竞争。

《联商网》了解到,作为传承数百年的传统食品,青团目前仍尚无国家标准,不过不少地方出台了相关标准。以2012年出台的“上海标准”为例,明文规定青团禁止使用“亮蓝”。据了解,青团主要原料是麦青,由于不稳定,会导致青团颜色越变越深。为了保持刚出炉时的颜色,不少商家会添加亮蓝,以次充好。商家出售不适合进食或过期的青团,损害的是消费者健康和利益。实际上,按照食品卫生监管机构要求,青团属于粮食和粮食制品,不能添加任何添加剂。

而对于市场上五花八门的青团,上海商学院教授、联商高级顾问团主任周勇表示,人各有所好,商家就要细分市场,推陈出新,迎合需求,此乃创新。但细分过度,不仅增加成本,而且还会增加库存,这需要在管理与资金上做好充足考虑。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周勇称,我国将食用农产品分为有机、绿色、无公害、QS四个等级,但由于“安全”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对消费大众来说,他们最看重的是新鲜、口感与价格。

(来源:联商网 陈新生 王迪慧  编辑 木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