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

新生

公告

关注新零售、电商、3C及周边。微信:chisinson0512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12067

总访问量:34755994

独家:盒马创始人侯毅开的派特鲜生将全关

11月14日

评论数(0)

出品/联商网

撰文/林平

盒马创始人侯毅的又一次创业可能要失败了。

11月14日,联商网独家获悉,盒马创始人侯毅的新创业项目——宠物鲜食品牌“派特鲜生”,所有门店将关闭,这距离其首店开业仅不到9个月时间。

大众点评信息显示,派特鲜生18家门店中,7家已显示“暂停营业”或“歇业关闭”,其中不乏有开业仅3个多月的新店。

此外,联商网现场走访了解到,派特鲜生首店——海粟文化广场店将于11月25日关闭,目前门店正打折出清。其他仍在营业的门店也普遍以“全场五折”形式开展清仓活动。

01

门店将全关,商品打折出清中

派特鲜生(Pet&Fresh)于2024年11月在上海成立,今年5月7日,派特鲜生宣布完成2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7亿元)天使轮融资,创下近年来宠物行业天使轮融资新高。

在经营模式上,派特鲜生打造了“鲜食工坊+社交空间+全品类覆盖”的立体化模式,覆盖主粮、鲜食、保健品、药品、用品及零食六大类目,核心亮点是“现制现售”“冷藏鲜食”“烘焙糕点”等差异化鲜食产品,满足宠物主对高品质、个性化喂养的需求。

创始人侯毅曾公开表示,选择以上海为起点,是看中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消费升级潜力和创新商业模式土壤,并计划2025年在上海开出100家门店,长期目标实现千店规模覆盖全国,建立宠物鲜食行业标准。

不过从目前来看,派特鲜生的门店数量与计划相去甚远,且多家门店已经停止营业。

联商网搜索大众点评信息显示,派特鲜生共18家门店,其中有7家标注“暂停营业”或“歇业关闭”,以此计算,目前派特鲜生在营门店仅剩下11家。而仍在营业的多家门店也以“全场五折”进行清仓甩卖。

派特鲜生官方小程序信息显示,目前共有12家门店。其中的浦东前滩公园巷店已开业1个多月时间,不过网上并未搜索到其门店具体信息。联商网咨询客服人员,对方表示,目前仍在营业,还未对地图、点评平台等进行信息更新。

▲派特鲜生大华锦绣店

11月13-14日,联商网走访了派特鲜生上海多家门店。位于地铁13号线华鹏路地铁站附近的派特鲜生大华锦绣店,周边商户表示,已经关了一个多月,没生意没啥人。有消费者路过时唏嘘道:“这么快倒闭了”。

▲派特鲜生博荟广场店

派特鲜生博荟广场店于今年5月22日开业,周边租户表示已经关了10多天了。对于客流情况,附近租户表示,整体客流还行。因为旁边有停车场等,区位还比较便捷。

▲“金宵一刻”首店

值得一提的是,一条马路之隔的侯毅另一个餐饮创业项目“金宵一刻”首店,早已关闭。

▲派特鲜生中山公园龙之梦店

位于上海龙之梦购物中心六楼的派特鲜生,也早已大门紧闭。

这些门店现场基本上只剩下“宠是家人,爱是鲜度”的品牌标语以及门头LOGO等。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内部较为凌乱,也并未有相关闭店告示。

而尚在营业的门店,也在不断进行出清与打折。联商网在走访中获悉,派特鲜生首店——海粟文化广场店将于11月25日关闭。

▲派特鲜生海粟文化广场店

联商网在现场看到,海粟文化广场店正在进行全场五折促销,部分货架的商品已经清空。这家店员工共4个人,店员们还在忙着出清工作。

“门店将在本月25号关闭,整个上海所有门店都要关了,我们接下要商量赔偿事宜,也要去找工作了”。该门店店员告诉联商网。

除此之外,苏河湾万象天地店、BFC店、宝山龙湖店等也进行了相关促销活动。派特鲜生线上小程序商品几乎全部“全场五折”。

对于派特鲜生关店一事,侯毅独家回复联商网称:“业务调整,很正常”。联商网也从知情人士处获得确切消息:派特鲜生门店将会全部关闭,侯毅个人准备转型做生鲜主播。这也将是侯毅离开盒马之后的第三次创业。

值得注意的是,侯毅朋友圈最近一次分享派特鲜生动态还是在今年6月21日,此后再未提及派特鲜生相关信息。

02

闭店背后原因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派特鲜生闭店的原因或是受到鲜食策略挑战以及相关成本拖累。

品牌创立之初,派特鲜生主打的特点是“现制现售”的鲜食,无额外添加,配方科学,配料表干净。如核心鲜食产品“日日鲜便当”强调每日新鲜现制现售,售价分布在9.9-39.9元。


但宠物现制鲜食看似简单,但其背后对供应链、营养科学和生产品控的要求极高。“吃了拉肚子、不耐受”是“毛孩子”家长最直接的反馈,也是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与经过高温灭菌的干粮不同,鲜食为了保留营养和口感,通常采用温和的烹饪方式(如低温慢煮),或直接使用生食。“毛孩子”一般体质相对脆弱,在蛋白质接受度、原料、适口性上会存在较大问题,而鲜食的加工、储存等也考验着经营能力。

一个常见的场景是,宠物肠道菌群已经适应了之前的食物,突然更换为成分、质地完全不同的鲜食,肠道需要一个适应期,期间可能出现软便。而对于胰腺敏感或肠胃脆弱的宠物来说,脂肪含量偏高的鲜食难以消化,导致腹泻。

在小红书评论区,有消费者表示:“小狗吃过派特鲜生鲜食拉肚子,鲜食没那么好做,需要很强的专业性”。

宠物现制鲜食本质上是将人类“中央厨房”和“健康轻食”的高标准模式,应用到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要求更严苛的宠物食品领域。

而从运营上来看,现制鲜食强调“新鲜”“定制”,这与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天生存在矛盾。如何在不牺牲品质和个性化的前提下,实现稳定、大批量的生产,是品牌方需要解决的巨大运营难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联商网,资本过分高估资金供应链对鲜食的持续承受能力,又过分低估了目标客户对鲜食的苛刻程度。“目前宠物鲜食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不同品牌和商家对于‘鲜’的定义也不一致。比如很多鲜食产品是经过了高温灭菌的,其实和湿粮没有什么分别。”

此外,社交平台有不少人提出了对派特鲜生现制鲜食“品类较少”“使用冷冻肉”“门店很臭”的质疑。

有消费者在小红书平台吐槽称,宠物鲜食目标消费群体肯定是把宠物当孩子养的家庭,但派特鲜生提供的产品连蔬菜水果都是全冻品、肉类更是都是反复冻到变色的“边角料”。

还有消费者表示,能买得起这个价格的家长,对宝贝的食品品质都是有要求的,基本都是进口粮和零食。而派特鲜生真正的鲜食很少,80%都是冻干,目标客群跟产品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

对于鲜食区为何使用冷冻肉,派特鲜生部分门店也张贴了告示进行释疑,“冷冻处理可杀灭部分寄生虫、减少细胞结构破坏,便于备餐并降低反复解冻带来的污染风险”。

有宠物行业从业者分析,食材并不是宠物鲜食这门生意中利润最高的部分。宠物干粮的毛利率差不多在60-70%,鲜食也没有更高。它本身是一个可以让宠物吃得健康活得更久的产品,但并不是一个能够快速回本的暴利生意。

相反,房租、人工、设备和物流等占到了成本大头。在设备投入上,小作坊在制作鲜食时可以采取相对简单的加工工艺,但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对参数、设备、工艺等方面要求会更高,成本投入更大。

以HPP产线为例,成本基本在千万元级别,仓储、运输均需要冷链保障——以江浙沪地区为例,鲜食产品的物流成本要占到三分之一。一旦遇到退货,基本全是损耗。在订单规模有限情况下,鲜食生意的回本周期可能会更长。

值得注意的是,派特鲜生一开始在门店模型设计上,就贯彻了降本增效的理念。比如按照折扣店的模型进行选址和投资,追求最优的投入产出比。门店采用标准的货架+PDQ+自助收银,减轻门店运作的难度,最大化人效。正常情况下,一家门店3名员工即可满足门店的常态化运营。

但更大的成本变量在市场方面,关店的另一个原因或许是受到租金拖累。

联商网了解到,派特鲜生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设置了宠物友好店、商场MALL店和社区店三种店型,意图形成“街区-商圈-社区”立体布局,以适应不同宠物主的需求。

而目前关闭的7家门店基本以商场MALL店为主,比如派特鲜生中山公园龙之梦店、南丰城店、保利时光里店、博荟广场店均位于核心交通繁华地带,人流密集区域。

某大型购物中心负责人告诉联商网,目前商业地产整体供应过剩,像宠物鲜食这种新兴业态能够营造话题感、聚集人气,购物中心一般都持欢迎姿态。

不过其在经营上会存在一些难题。比如,宠物业态和其他业态的互相拉动不多,电商低价的销售冲击、消费下行免费领养的内卷以及收入预期下降的冲动消费减少等,都让宠物鲜食成为了一门“好看不好做”的生意。

“从整体来看,该业态毛利低,消费频次低,带来的客流更多的是闲逛和免费参与客群。在租金承压的情况下,闭店也成为最合理的选择。”该负责人表示。

03

理性看待品牌闭店

派特鲜生承载着侯毅推动行业品质化发展的期冀。

此前,侯毅曾表示,希望用派特鲜生开创一个宠物新零售的赛道机会,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新零售渠道,把零售价格降下去,把“鲜度”做上来,最终让“毛孩子”过上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他也直陈行业痛点:“宠物行业依然是个不成熟的暴利行业。宠物食品的产品价格比人的贵很多,但是产品质量却比人的差很多;渠道在一个‘线下渠道很弱,线上渠道很贵’的困局里。”

从产品端来看,国内宠物食品的供给能力亟待提升。尽管消费者对天然、健康属性的宠物食品需求日益增长,但目前市场上相关产品供应不足。

在渠道方面,与全球宠物业以线下零售为主的模式不同,中国70%-80%的宠物食品通过电商销售,线下宠物零售业大多还处于夫妻老婆店的形态,规模较小且价格缺乏竞争力。

而派特鲜生的优势是创始团队的优势经验积累。

侯毅是盒马创始人,拥有丰富的零售经验和创新能力。派特鲜生联合创始人徐竹君是90后,在消费洞察方面经验十分丰富。侯毅的合伙人黄华隆是耐威克的创始人,有着自己的宠物食品生产基地和宠物营养护理中心,在供应链上有天然优势。

从市场发展来看,据欧睿国际数据,2025年全球宠物鲜粮市场规模将突破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9.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1.3%,远超传统干粮市场5.2%的增速。不过鲜食喂养在国内的市场渗透率不足5%,远低于美国的36%。侯毅也提到,宠物鲜粮目前的困境之一在于缺乏强势品牌。

不过市场现状是,目前宠物鲜食是金字塔尖的产品,市场教育尚在初级阶段,需求远没有起量。有业内人士表示:“鲜食的未来比较可观。但是现在基数比较低,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好在鲜食市场教育正在推进,相关团标也快出来了。”

当一个行业逐渐标准化,大概是迈向成熟的证明。伴随喂养观念变化,鲜食产品一定会慢慢被更多人接受。

而派特鲜生的经营方式,也为行业提供了创新借鉴。

比如,情绪价值是宠物经济爆发式增长的首要因素。派特鲜生门店定位为“宠物社交第三空间”,“狗狗麻辣烫”借助“现制现售”业态,主人为宠物狗挑选食材,现场加工后可打包带走,也可在外摆位食用,门店还贴心提供饮水等配套服务。通过打造人宠社交的复合型业态,更加注重青年人群的消费情感连接。

而派特鲜生也延续了侯毅在操盘盒马时的思路。一是折扣化,天天低价,件件爆品。价格竞争力背后体现的还是“质价比”“好货不贵”,这也与日本零售集团神户物产旗下的折扣化超市“业务超市”所提倡的“Low Price But Unique(独特的低价商品)”理念相似。

在自有品牌的打造上,派特鲜生自有品牌(PB)占比超过50%,以“鲜”为核心,现制现售、冷藏鲜食、面点主食及烘焙糕点,更有300+量贩零食散装陈列供用户挑选。也为宠物食品赛道的品牌化发展提供了思路。

而“裸价采购”和“阳光采购”的战略,是其在盒马打造阳光供应链理念的延续。在供应商合作方面,派特鲜生直接对接头部供应链,提出了“裸价采购”和“阳光采购”的战略,摒弃了传统零售中的各种“苛捐杂税”,这也是行业实现行稳致远的必经之路。

从长期来看,宠物赛道品质升级是关键走向,消费者对原料优质、营养均衡、安全可靠的产品需求逐渐增长,定制化食品特别是鲜食需求也会越来越多。销售渠道愈发多元,线上与线下融合不断加深。

联商高级顾问团主任周勇认为,宠物已经作为重要的家庭成员,宠物消费更是情绪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市场很大,需要有人更专业地去经营,去解决很多痛点问题。

实际上,就闭店而言,是零售企业正常经营周期和战略调整中不可避免的一环。在很多情况下,它恰恰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的理性决策。我们需要以更理性、更专业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商业现象。

不过,闭店也是一门学问。如何有尊严、负责任地关闭一家店,包括如何清场、如何与员工沟通、如何处理会员积分和预付卡、如何与业主解约等,都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水平。

联商网顾问厉玲认为,国内零售商关店现在正常了,能够关得那么尊重人,这种企业一定会有未来的。“我现在走到有些商店看,关门了里面都是垃圾,更不要说消费者到处追钱,供应商就把它列入死账,再也追不回来了。”

对于派特鲜生后续情况,联商网也将持续保持关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