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跃忠新零售

鲍跃忠

公告

专注新零售发展、变革,服务新零售创新、实践。

专注快消品市场、渠道变化变革创新;

多年的实践经验,敏锐的行业观察,独到的个人见解,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立足行业实际,发展变革创新;

曾任国内大型连锁超市、便利店企业总经理;

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专家;

文章欢迎转发!注明联商网+鲍跃忠

微信:bc111246

邮箱:lscszjl@sina.com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231

总访问量:50941930

消费品流通模式变革需要构建两大基础设施

01月07日

评论数(0)

诸振家

撰文/鲍跃忠

基础设施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经济之所以保持健康快速发展,交通、通讯、互联网、能源等基础设施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高铁为代表的发达的铁路基础设施、没有5G为代表的发达的通讯基础设施、没有发达的西气东送西电东输能源基础设施,中国经济还会实现今天的发展局面。

这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带有一定的“普惠”属性,构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撑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比三十年前,行业已经壮大成为庞大的体系。仅食品行业,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4.2万家,行业规模突破9万亿。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市场体系,急需能够推动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改变行业现行流通格局中的问题,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新质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国民经济四大环节中,处于流通环节的分配、交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流通既发挥着促进生产、引领消费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又对生产和消费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制约和制衡的作用。

流通体系、流通模式必须要与生产与消费的发展需要求相匹配。合理的流通模式、合理的流通体系可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反之,则会制约生产与消费的发展。

我国的消费品流通模式大体经过了两大发展时期:

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流通模式。建国初期,面对市场严重短缺,为保证市场供给,我们国家建立了以国有批发体系为主导的流通体系。

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市场特征是流通主导。

二是市场经济时期的流通模式。从1983年开始的城市经济改革,逐步打破了传统的国有批发流通体系,逐步发展演变为到目前的消费品流通体系。

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市场特征是生产企业主导。

当时的市场环境是,既面临生产市场放开后的市场供给的快速增长,又面临各种流通资源的短缺,特别是物流资源、资金资源等的短缺。加之传统国有流通企业自身存在的诸多严重问题,和国家采取的一刀切的流通改革举措,最终导致国有流通企业几乎全部退出市场,逐步演变发展成为目前的经销商为主体的流通市场格局。

这种生产企业主导的流通模式,以其高度的灵活性,确实对推动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流通变成了生产企业可以完全主导,整个市场的发展策略可以更加灵活,这种灵活的流通模式,推动了生产的快速发展。

任何一种经济模式、流通模式都有时代的需求,都有时代的局限性。

目前的中国消费品市场对比30年前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市场已经由短缺、相对短缺,发展成为目前的市场供给极大丰富、市场“相对过剩”的时期;

二是整个的消费品行业已经变成超级繁荣、庞大的规模化行业;

三是行业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特别是物流、金融等市场要素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非常重大的改善。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重构消费品流通新模式创造了非常必要的条件。

面对行业的发展,规模的快速扩大,特别是整个行业要素市场环境的重大改变,当前观察,现行的消费品流通模式存在的“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据有关行业分析观点:目前我们国家流通成本在商品价格的构成中占比达到70%以上。

具体表现在:

流通环节多;

物流环节、搬倒次数多;

流通环节资金占用高。

如此之高的流通成本并没有带来流通效率的提升,反而导致流通效率非常低下。

由于现行的流通模式实行的是生产企业主导的流通模式,由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存在物流、资金等各种资源要素的短缺,严重缺乏必要的社会化服务,导致一直到目前的流通格局中始终是厂家自建各自“相对独立”的经销商体系为主体的流通模式。一个品牌一套经销商体系,每一个经销商都建立各自服务于自己业务需求的物流体系、业务团队和资金管理模式。整个的消费品流通市场形成了“小、散、各自为战”的流通格局。这种流通格局必然导致流通成本的居高不下和流通效率的严重低下。

目前看,这种流通模式、流通格局到了必须要彻底变革的关键时期。

从这几年的发展现实看:

处于流通关键环节的零售企业特别是商超企业已经在“高价格、低毛利、低效率”的流通格局中,几乎步入全行业性亏损的境地;

越来越多的经销商企业面对厂家的压货、企业成本的增加开始步履维艰,一些经销商企业倒闭退出行业;

面对压货也压不动了的市场,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已经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市场萎缩。

当然,导致目前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是,现行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也应该是探讨未来消费品行业转型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我国如此大规模、多层级的市场范围,探讨消费品流通模式变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非常多的维度。但是,针对目前消费品行业的规模现实,消费品行业对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构建消费品流通的新基础设施方向,去探讨推动我国流通模式变革,应该是一个重要方向。

消费品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振消费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像食品产业,其对农业的拉动作用价值巨大。消费品产业的发展,对推动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都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生产、流通、消费三大环节分析整个消费品产业当前的状况:生产环节供给充足,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潜力与提升的空间,目前整个行业的梗阻就在流通环节,最主要的顽症就是“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

结合我国消费品产业已经形成的产业规模以及对经济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我国消费品流通模式的变革需要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一起努力。既需要消费品行业各环节企业结合自己的产业实际、行业实际、企业实际做出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努力。更需要政府从整体发展消费品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构建促进消费品产业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的基础设施,推动消费品行业的流通模式变革,促进消费品行业更加健康发展。

其实,这几年国家为了推动外贸的发展,已经从战略层面推动建立了帮助企业外贸流通转型的基础设施--海外仓、中欧班列等等。这些基础设施都为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看,需要从政府层面,推动建立两大基础设施:

--交易的基础设施;

--物流的基础设施;

改变我国目前消费品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的紧迫问题。

一是建立交易的基础设施。

消费品行业企业数量多、企业规模小、企业分散。由于上下游信息的错配,企业所面对的交易成本高是最突出的问题。大量的名特优新好产品找不到市场、找不到用户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一个产业实际,非常有必要政府推动建立一个能够服务于众多中小规模企业的交易基础设施平台,推动我国消费品流通模式的变革,从降低交易成本一端促进行业发展。

这几年,电商的发展已经形成稳定成熟的平台式交易模式。但是,目前的电商平台过于索取平台所掌握的超额垄断利润,严重增加企业的流通成本。最终导致不但没有降低全社会流通成本,反而增加了企业的平台交易成本。

目前行业迫切需要具备一定普惠性和能实现广泛市场覆盖的交易平台基础设施,来推动行业交易成本的降低。

二是建立统一的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是消费品流通的重要组成分,是构成消费品流通成本的主要部分,也是提升消费品流通效率的关键环节。

消费品流通:商流是前提,物流是基础。

目前,现行消费品流通模式中在物流环节表现出的分散、小规模、多次搬倒、高库存的物流模式已经严重不适应当前的行业发展,也构成了当前整个社会物流资源、资金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是导致目前环保降碳目标的一个问题。

当前的整个社会物流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社会物流资源已经相对丰富,社会化物流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面对这样的一种现实,迫切需要推动建立一种集约化、大规模、少搬倒、“小库存高流转”的新的物流模式,改变消费品行业现行的物流流通模式。

物流流通模式的变革对降低消费品产业的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价值。

集约化、大规模的物流模式,不但会显著降低物流成本,还将极大减少现行分散、小规模物流模式的浪费与污染问题;

集约化物流模式将会极大减少物流的搬倒次数,显著降低物流成本;

统一的库存管理体系,还将显著降低消费品产业在流通环节的资金占用,提升企业、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

以数字化支撑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还将提升整个的流通效率,推动消费品产业的流通数字化转型。

建立统一的物流基础设施需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承担。目前,像美的安得智联这样的服务于消费品产业的物流服务企业已经具备良好的产业服务能力。需要政府能再给与更多的支持与引导推动。

总之,消费品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协调发展。当前,推动流通模式、流通体系的变革是当务之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鲍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