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改革之思

高增分

公告

服务于流通行业某外企10余年,对国内外流通行业发展趋势及信息化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跟较深的认识。现为数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伙创始人。专注于流通企业信息化咨询及基于数据的管理产品的研发。

统计

今日访问:242

总访问量:1159691

传统零售行业的“数据觉醒”!

2016年09月09日

评论数(1)

根据我们走访的一些零售企业的情况来看,我有很深切的一个感受,那就是企业开始重视数据,开始尝试用数据说话,希望通过数据分析来提高自己的经营效率。我觉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从一方面说明,国内的零售行业,从粗放型管理方式,开始渐渐地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当然,不能单纯从这一点就说再转向精细化管理。传统连锁零售行业发展必然经过两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野蛮生长的粗放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使命是快速扩张,迅速跑马圈地,实现规模效应,在某个区域取得绝对的规模优势。目前来看,东部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这个阶段,一些已经成长起来的企业,已经在这些地区达到了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没有外来企业影响的前提下,大家基本很难再有爆发性的增长,超越竞争对手。那么第二个阶段就是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真正的连锁管理阶段。这个阶段是向管理要效率,跟管理要竞争优势的阶段。

为什么第二个阶段才叫真正的连锁管理?因为第一阶段主要是靠个店管理,依靠店长或者是门店人员的能力撑起来的企业。说白了就是靠人堆起来的企业,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同行挖人才,各个企业相互挖人。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很快对人才过度依赖的后遗症就表现出来了。后期成长乏力,管理人员的思想跟业务标准很难统一,导致沟通成本、管理成本降不下来。本应该能发挥好的规模经济效果也因为大家“各自为政”,发挥不出来了。所以虽然这些企业都属于连锁业态,但是这个阶段真的称不上是连锁管理,顶多算多店管理。

到了第二个阶段,经营层就开始考虑通过一些标准化的手段来提高门店的形象跟运营效率。这才出现了标准化、模块化管理的思路。一定程度上讲,连锁企业的 标准化水平 ,决定了企业的成长潜力。这个阶段最关键的就是一些作业标准、陈列模版、管理模式的标准化。第一这种标准化可以让企业批量培养人才。第二可以在同类门店中实现可快速复制。这两点对于连锁企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内连锁企业很少有大型的全国连锁企业,关键的原因也在于这里。很多企业出去学习,很多只是学了个形式,并没有学到这些对人才,对管理标准化的精髓。我们可以从外资企业挖一些高级人才来帮我们运营,但是如果学不会这套连锁管理的思想跟手段,永远摆脱不了“油尽灯枯”的命运。

为什么说企业开始重视数据了就是在向这个方向转型?因为数据是这个阶段的基础!连锁管理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可度量”,这是标准化的基础。如何做到可度量?数据,数据,还是数据。如何评估一家门店的经营效果?如何分析一家门店该有的品类结构?如何决定门店商品配置表?如何设计门店商品区域?门店所在商圈竞争环境如何?经济环境如何?人口?交通?等等。到目前为止还是依靠POS收集的那点销售数据根本满足不了分析评估的需求。很多企业到目前为止会员信息跟销售信息仍然没有挂钩,甚至连会员信息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被电商打的落花流失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电商这种销售形式,与生俱来就是带着交易全程的数据的。它能够靠围绕每一笔交易的全程数据评估一个商品的价值,发现顾客的消费规律,进而找到改善商品、服务、甚至扩展及替换商品的方向。电商这种模式已经改变了商品从推向市场到接触到消费者,再到最终消费甚至口碑推广、下次消费等一整串流程的顺序。

从效率上讲,通过社交的手段,它已完全可以把这一整个过程压缩到一个时间点上完成。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提高,传统企业段时间内很难做到。

那么电商企业是如何实现这些惊人的效果的呢?那就是为让每一笔交易的“全程”数据的采集及后期的价值挖掘。

反观我们传统的企业,在这方面真是落后不少。不可否认,线下传统企业有传统企业的优势,我把这些优势归结为“三觉”,即“感觉、触觉、味觉”。这些效果段时间内在网上很难实现,这是线下企业的绝对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如果没有数据的支持,很难发挥出其足以与电商竞争的优势。我们对客户口味偏好的把握有没有?网上起码可以根据每个会员的购物履历推荐适合顾客口味的糕点,线下能做到吗?网上可以根据顾客的购物行为,改善蛋糕的包装,甜度,甚至各种成分的比例,线下又是如何做的?反过来讲,如果线下也能做到这些,我相信,至少线下企业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那么如何做?


所以我说传统企业开始关注数据了,那就是开始觉醒了。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国内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数据化的基础设施少的可怜,真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现有系统数据管理的规范性要提高,其次是扩大数据采集的范围及保存质量。其实企业多多少少都引入了一些管理系统,只是管理上一直是一个粗放的管理方式,并没有严格按照系统上要求的比较严谨的做法在使用。这就导致数据精度有很大的问题,无法后期使用。再有就是老生常谈的“数据孤岛”问题。作为一个IT人,我不得不对国内的很多ERP厂商提出批评!你们的很多作法就是在绑架企业,同时你们也把自己发展的路子给堵死了!现在很多传统零售行业IT方案提供商走向没落,一定程度上讲是咎由自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软件,对内的“开放”是必要条件,要不然就是“作死”。泄愤的话不多说了,总之我们迫切需要做的意见事情就是打通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对接,做成数据共享池。

所谓扩大数据采集的范围,首先要完善的就是会员系统,其次是卖场数据采集、商圈数据采集以及完善的供应链数据。先把从商品供应到消费者,再反馈到生产商的闭环建立起来,然后就是不断完善,不断精细化这整套数据链条。

以上所讲到的都是数据建设方面的工作,这仅仅是基础。数据价值如何挖掘?如何帮助零售企业真正的提升业绩?如何搭建给予数据挖掘、数据决策支持的协同系统?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中再跟大家分享。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cool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