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梦

无梦

公告

上海商学院教授 周勇

统计

今日访问:2750

总访问量:52355628

商业转型:大学教授都在想些什么?

2016年09月25日

评论数(0)

联商网消息:2016年全国高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暨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型升级研讨会于2016年9月23日在湖南吉首大学召开。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湖南商学院、南京审计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商学院、山西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35所大学的110位教授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由湖南商学院柳思维教授主持,吉首大学校长白晋湘教授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吉首大学富有特色的发展情况。

上午:

1.贸易经济有哪些基本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全国高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会长纪宝成教授出席并讲话。他强调指出,在评选千年风云人物中,卡尔马克思荣登榜首,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贸易经济学科长期处于低谷状态,这次会议参加人数达到历届最多,贸易经济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似乎已经开始升温。纪宝成教授强调指出,要加强基本理论建设!纪教授没有说贸易经济有哪些基本理论。但实际上,贸易经济的基本理论就是社会综合效率如何提升的理论。他对“国际接轨”颇有微词,他说,在不少人眼中,国际接轨实际上就是与美国接轨,美国没有贸易经济这个学科,不能与美国接轨,所以就不想做这个学科与专业。纪教授很欣赏公司加农户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他还说,今天参加会议的,五十岁以上的不多,六十岁以上的就更少。(记录者思考:贸易经济研究的人少?贸易经济应该去研究什么?贸易经济研究主要应该依靠60后、50后,还是更年轻的人?我想,应该是更年轻的人,这次参会以年轻老师居多的话,这说明贸易经济教学研究大有希望。)

2.柳思维发言(副会长)题目:坚持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为指导搞好贸易经济课程建设的体会。(1)要真懂真信!(记录者思考:真懂真信后面还要加上“讲真话”三个字)。(2)努力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材中不失踪,课堂上不失语,在论坛上不失声。(记录者思考: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上如果要有激情,常常也会失语与失误,但与激情相比,失误与失语,又算得了什么!?贸易经济论坛是什么论坛?是融于实践,服务实践,高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交流平台!)

3.朱瑞庭(上海建桥学院副校长、教授):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如何对接“一带一路”:这是国家战略,研究者也要走出去。(1)从引进来到走出去,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超越外资在华投资。我国目前还没有对外投资的法律,可能已经在考虑,这非常重要。到目前,我国零售业还处于引进来阶段。从全球价值链来说,我们处于低端,如果零售业不走出去的话,中国的企业可能永远处于低端。(记录者思考:走出去就能走出低端吗?)服务贸易我国一直是赤字。流通的国际化一般会慢于制造业。(记录者思考:中国的国际化首先是“中国化”!中国特色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分母大!人多,情况复杂。)。零售业国际化影响因素中,企业规模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2)在做量表调查中,走出去的“必要性”问题,以五分计,大部分企业都打了四分多,但“可行性”问题的回答一般都在2.5分左右。这说明企业对走出去的信心还不足。(3)

一带一路是中国零售业的首选目标市场,通过零售业来带动中国产业链的走出去。

4.陈甬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一带一路与流通发展。这是借用历史符号,做当下的事,具有创新。(1)不在一带一路,也可以参加,如澳大利亚,所以一路一带是“开放的”。(2)一路一带是经济的而不是政治的(人家也这样认为吗?)。(3)中国已经初步具备条件。通过与相关国家合作,获得双方共赢。双赢机制可以把这种模式推得很远很远。国际产能合作计划,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在不断推进!(4)本质是通过有效供给,增加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微观上使多边获得多赢。(一带一路,在业内似乎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更多的企业认为这还主要不是经济战略!)

5.洪涛(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大数据时代下我国实体零售业态的变革研究。(1)我国已经或正在经历从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到三网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过程。(2)零售业大数据包括:智慧购物体验、智慧商品管理、智慧供应链、智慧营运。智慧购物体验包括:顾客智慧分析,全渠道营销分析(含基于位置的营销分析、精准营销分析、提高全渠道分析);商品管理包括:商品组合优化,价格优化、布局优化、智慧供应链包括:库存优化、分销与物流优化、存储空间优化。(3)大数据零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目标市场营销、创新实物商品与服务设计问题、重塑两线融合模式。(4)价格竞争向增值服务转型。(洪教授似乎不喜欢双十一,包括双十一在内的电商确实都存在很多“违法”!如果政府的态度不改变,企业的改变比较慢!)。

6.李骏阳(上海大学教授):当前我国零售业发展趋势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零售业不景气有两个主要原因:电商与经济不景气(还有两个事实是,电商社零占比仅为11%不到,电商正在向店商渗透!)(2)网购增长已经超过社零增长,观点:实体零售业过去存在失控状态(失控的还有电商!零售业上市不多,实体零售业背后的资本能量远不如电商。没有政府推动,就不会有失控!商业大项目确实很失控!大商业失控,小商业也在失控。但失控以后,大家又不愿意去投资!零售业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如果不去投资,零售业怎么发展!)。(3)百货商店购物中心化,购物中心去百货化(这是真的,上海淮海路中路755就是百货购物中心化获得成功的一个例子。另外,商业地产的大资管时代已经到来!商业地产金融发展趋趋势明显!)(4)我国社零总额分布不均衡。(电商的出现导致:社零总额不仅仅与当地消费相对应!全国形成了一个大市场。李教授指出,社零总额并不一定代表当地的消费,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与统计部门合作!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7.赵德海(哈尔滨商业大学教授):供给侧管理下中国零售业态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1)黑龙江招商引资的很多都是服务项目,重复建设也比较严重。如某地引进三家20万方的皮草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做供给侧改革显得更重要!最近政府还起草了有关供给侧改革的指导意见。(其实,基本没啥用!历来如此!)(2)黑龙江在国外建批发市场有三十多家,但有些公司的业绩也不尽理想。(3)供给侧管理下零售业态结构优化涉及线上线下优化、城乡合理化、规模合理化。(4)零售业态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从中介角色向价值创造者转变。(5)政府应在创新要素供给、优化产业供给,完善制度供给三个层面改进(记录者思考:政府要给消费者减负,给企业减负,不要做太多的事情,有些事情甚至可以不做!)

8.王晓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流通经济的理论方向与实践思考。(1)流通经济学科是反映本土特色的一门学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一个外国人的很遥远时代的理论,怎么才能指导当下中国这么复杂的流通实践?!这是一个需要探索,或根本不需要探索的问题!)(2)从流通实践来看,马克思的原典与现代研究方法问题。马克思所说的流通费用,包括商流费用、物流费用等。(记录者思考:其实,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关系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革,物流费用已经成为电商能否颠覆店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电商每单的营运成本能降低,就难以对店商产生更大的冲击!所以,物流费用是致命的!)(3)效率的演进是流通演进的根本(就是如此!而且流通效率所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整体效率!生产效率通常体现投入产出关系,是局部的效率问题,只有流通效率问题才是整体效率问题!)。(4)流通领域来说,国退还是民进?批发来说,国有企业更适合做实业,是一种事实。(尊重事实,这倒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观点,或者说是无奈的选择!但是从长远来看,国有商业不存在改革问题,能体面退出已经不错了!)(5)商贸企业的轻重资产问题:也许零售商贸更应该重资产!(零售业千万别被轻资产观忽悠了!如果零售轻资产了,就什么也不是了,就很会轻易被人颠覆!重资产是零售人的立命之本!)

下午:

9.曾庆均(重庆工商大学教授):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1)商贸流通效率区域差异很大,数据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如湖北是负值。(2)流通效率最大的因素是产业结构,还包括:对外开放,人均产值,货运周转等,但城市化水平影响不明显。

10.陈阿兴(安徽财经大学教授):流通企业出口生产率提升:机制与效率。(1)贸易经济专业到底怎么搞?国际贸易、商务经济、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与贸易经济是什么关系?关键是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规格定位问题。对教务处长来说怎么才能不拖学校后退?除研究课题外,还要把教学研究做好!很清楚地表达专业定位。再一个问题是怎么实施(落地问题)。专业带头人或负责人是不是发挥作用,教师是不是发动起来?实践教学是不是与培养目标匹配?这些问题,专业老师不一定明确。(2)遇到三个挑战,专业评估是第一个挑战,第二,招生方式的改变。第三,定位是什么,是我一直担忧的。

11.姜德波(南京审计大学教授):关于流通产业发展的理论思考。(1)两个变化,实体商业为了节约成本,不得不采取关闭店铺等紧缩型战略,电子商业却在大发展,怎么认识这一现象?(2)历史来看,商业产生,是消费者与生产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致。在传统商业环境下,是信息不对称才产生了商业发展的需求。信息不对称是传统实体店产生与存在的重要原因(到底是什么?还值得探究消费者行为与心理需求。毕竟消费者越来越不在乎商品本身。从商品来说是这样,但在心理需求越来越强烈的情况下,商业为什么要存在或者说实体店为什么要存在,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3)把新的技术纳入流通贸易理论与教学的内容中,要有新的思维与新的思考。不要单纯强调实体商业的量的增长,要强调质量与价值。

12.周勇(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商学院教授):我国零售业的困惑问题与新零售。讲三个问题:(1)上半年零售上市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分析。总体感觉,经营情况不良,但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总体下行,也有亮点。具体数据见文稿与ppt。(2)零售的困惑有很多,如连锁百强总体销售额2015年是负增长,电子零售的销售额已经约占社零额11%,但连锁百强还不到7%。还有大卖场会不会被电商干掉?便利店向何处去?超市多大面积合适?等等。(3)零售向新零售发展,那么什么是新零售,这是今年上半年行业关注的问题。周勇认为,新零售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回归,把应该做好的持续不变的东西做好,如商品,服务,诚信,对顾客的起码尊重等,另一方面是创新,在技术,需求,成本,大环境变化背景下,寻求模式,投资,组织,商品开发,渠道,营运技术,商业设计,服务方式,与沟通等方面的创新。不变的东西叫回归,可变的东西叫创新,两者还有融合与交叉。

13.李冠艺(南京财经大学):跨境电商流通组织创新研究。(1)跨境电商外贸信息展示,外贸交易平台,动因是流通的国际化与便利化。(2)除土地、资本、劳动力外,出现了新要素,如用户规模。(3)跨境电商市场份额与利润的不平衡。

14.杨兴夏(山西财经大学教授):规模扩张、竞争战略与上市零售企业绩效。(零售集约化问题)。(1)规模扩张与规模报酬的关系。差异化战略中介路径分析。一站式购物,更多的商品与对消费者个性化的服务,能够更好地实现差异化。(2)零售企业主要是通过成本领先战略,要处理好零供关系,实施差异化策略。

16.陶君成(湖北财经学院):大数据时代城乡物流网络重构研究。(1)有没有被解体的传统体系?(2)找了典型企业。(3)提出了落地办法。悖论,原生态的好东西,城市吃不到。要研究城乡互动。(城市要反哺农村,如果不这么做,城市人只能吃垃圾!如今的市场,如被晃悠过头的葡萄酒,变酸了,据说能通过静养,养回来!)

17.王兴(山西财经大学讲师):线上供应链金融。(1)多数文献的研究重点是:融资模式与风险管控。(2)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架构:交易平台、支付平台、电商平台、物流平台与中小企业的融合。(3)客户分享是重要的方面,并能降低中小企业交易成本与融资成本,以及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服务的风险。(4)一种是订单融资,另一种是电子仓单(存货)融资。(5)资金提供主体多元化,创新信用担保方式,注重信息化建设。

18.李蕊(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现状,热点,趋势。(1)文献综述发现,该问题偏重社会学研究。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消费。(2)2003年以后一直呈现快速增长。2007年以后,人均服务消费超过文化产品消费。除新疆以外。

19.丁建军(吉首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多样性的减贫效应:基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的经验。(1)我国有14个贫困地区,有两个显著特点:产业类型类型单一与经济多样性程度不高。(2)文献显示,经济多样性与减少贫困没有直接的相关性。(3)什么类型对减少贫困有更大的影响?是相关多样性还是无关多样性。功能多样性,职业多样性,知识多样性,产业多样性四种多样性对贫困的影响。(4)两者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的差异。可以借鉴。结论是“经济多样性”有利于减少贫困,但也存在差异。

20.唐红涛(湖南商学院副教授):精品课程建设与科研平台发展互动探索。(1)贸易经济学,包括教学内容,研究内容,学生培养的三个一致性。(2)做法:将科研平台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如商业空间设计,科研中的科研设备软件等研究生等教学的转化。对课程与科研是一致的,科研也促进教学。专题讲座等,老师感兴趣的项目转化为挑战杯等创新创业项目。把企业需求转化为研究教学等项目。如传统批发市场的转型。

21.钟卫华(福建三明学院教授):基于内外贸一体化要求的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1)内外贸分割两个市场,如果要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就要求内外贸一体化。(2)贸易经济专业核心课程不能很好适应内外贸一体化的要求。实际上主要就一门《国际贸易实务》。每个专业能不能制定自己的标准?(大学不能决定开什么专业?开什么课程?靠几个委员来决定全国所有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做法,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极大地浪费着纳税人的金钱?,这种模式大家都知道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但是还是不能有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徐从才教授说,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要解决三个问题:(1)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还是应用?职业导向?(就业导向)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树立自己的特色?(2)课程体系:商业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贸易流通,市场,价格等方面的理论,另一方面是经营方面的,批发与零售是主要课程,另一块是商业信息技术。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方向与目标。(3)教学方法。选择标杆企业,全仿真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案例建设。这三者是教学方法与方式的改革方向。量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徐从才教授做了大会总结发言。他说,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要解决三个问题:(1)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还是应用?职业导向?(就业导向)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树立自己的特色?(2)课程体系:商业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贸易流通,市场,价格等方面的理论,另一方面是经营方面的,批发与零售是主要课程,另一块是商业信息技术。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方向与目标。(3)教学方法。选择标杆企业,全仿真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案例建设。这三者是教学方法与方式的改革方向。
  (作者系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