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梦

无梦

公告

上海商学院教授 周勇

统计

今日访问:4103

总访问量:55054259

周勇:我也来谈谈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

2017年10月15日

评论数(0)
周勇:我也来谈谈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

联商网消息:日前我在朋友圈发了两个帖:一个是说我妈做裁缝,另一个是说我爸做老酒。

我妈做裁缝是从1963年开始的。为了养家糊口,她经人介绍在上海虹口区的一个裁缝师傅家,学了36小时的裁缝手艺,便回家自己摸索,第二年就敢抬着缝纫机独自挨家挨户做工。每天工钱1.4元,因为手脚快,客户每天加给我妈两毛钱,1.6元一天的工钱交给生产队1.1元,分点粮食与柴火,每天还能剩下五毛钱。

今年国庆回宁波奉化老家,帮老爸一起做酒,我把做酒的工艺流程与注意事项分十条详细发布在网上。朋友圈说“老爸老妈都是能工巧匠”!其实在农村,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是“能工巧匠”。以我三叔、四叔、堂弟为例,都是农民出身,但土地被征用以后,三叔破墙开店做馒头做得特别好,过年过节还能做各种动物形状的糕点,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四叔分配进了医院,从手术室拖地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竟然成为分管后勤的“科级干部”,专业负责医院的水电工程,医生出身的院长说,如果有高中毕业的文化,做个副院长没问题;堂弟没读到高中就被分配进了雪花啤酒厂,像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那样看着仪表盘工作着,还跟着小叔学会了水电工,我领教过他的技术,绝对高于专业的城市装修队。

与他们相比,我这个读了18年书,教了25年书,写了10余本书,发了500多篇文章的大学教授,真是一无是处,甚是惭愧!

在零售转型与新零售问题的讨论中,就有人提出“工匠精神”。最近,工匠精神又与企业家精神挂上了钩。我在2016年也曾写过一篇题为“零售业的冰岛精神”的文章,思考源于2016年7月4日凌晨三点冰岛国家男子足球队在欧洲杯八强赛中以2:5落败法国。令人敬畏的不是胜败,而是:一个人口不过30万的冰天雪地的弹丸小国,一个由手球运动员、导演、学霸、牙医等“兼职球员”组成的足球队,居然创造了进入欧洲杯八强的神话。原因何在?从表面看似乎可以概括为“专注”两字:冰岛平均每15个人中就有1个注册球员,最近15年来政府每年建造约20个免费足球场,每100个适龄男青年就能分到一个足球教练,全国上下专注于足球事业!据说冰岛人这种做事情“专一”的工匠精神源于钓鱼的专注精神,海面上哪怕有细微的波动就能察觉出海面下鱼儿的动静,那是特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冰岛精神”!

今天午后,我突然感觉到:中国其实不缺工匠精神,更不缺工匠技术!我儿子补充了一点说:“最缺乏的是对基础学科的研究”。制假造假者已经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想要造什么,大家伙一合计,少则几天多则一年就能造出来,并且比别人还做得好!

中国自有品牌联盟执行董事张智强先生在群里对我说:“工匠的作业方法,英文叫craftsmanship,自古以来就有,是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手工业分离)的结果。西方工业革命在经济意义上的真正成就,就是大规模的生产,英文叫mass production,以更高的效率,取代了手工业。从经济意义和管理方法而言,连锁经营是大规模生产技术在零售领域的应用。”

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的内在联系,似乎有点牵强。工匠就是工匠,企业家就是企业家,企业家需要工匠,但大部分成功的企业家恐怕都不是“工匠”,总之,企业家与工匠,这是两码事!

首先,工匠通常是个体的,其核心是独特的技艺,拿手的绝活;企业家通常是群体的,首先是爱折腾、不怕跌倒、不服输的精神。正如张智强先生所说:“工匠精神是无需别人配合与协助,一人从头到尾完成一件事;大规模生产乃至连锁经营则要求恰当的分工,有效地合作。老板的责任是管理体系的建设,这是企业里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老板对自己企业的战略、分工与组织、计划和控制,这些事要有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家印也好,马云也好,在这些事情上一定有足够的工匠精神,他们的企业才有了今天的活力。”

其次,工匠精益求精,甚至不惜工本追求完美;但企业家却追求恰到好处,追求市场效应,追求投入产出效率,追求企业价值。这有时候是统一的,如质量好,信誉好,价格高,收益大。有时候是矛盾的,客户不需要太高的质量,只要求款式新、性价比高。有时候甚至是对抗的,工匠与企业家为了坚持各自的“理”而发生对抗与冲突。东西做得再好,没人要就没有价值!正如有家家具生产企业在讨论产品滞销时,工程技术人员抱怨说:我们的家具从楼上扔下去去不会坏,为什么卖不出去!这时候老板发话了: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一个客户买了家具是用来从楼上扔到楼下的。这就是老板与工匠的差异。

再次,工匠专一,企业家善变。张智强先生说:“如果在零售行业讲工匠精神,只对一种人讲才有意义,也只有一个意义是正确的:那就是当老板的,把零售踏踏实实做精,做细,别三心二意想太多!”老板三心二意自然做不成事业,但如果都是一条道走到黑,那恐怕也会失去很多机会。

我理解:大部分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善于应变的高手。我们无法进入许家印、马云这些业界大人物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专心重要,还是“不专心”重要,这是一个战略问题。与工匠精神无关!我是这样理解的。他们中有十分专一的践行者,也有随需应变的善变者,更有“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拓疆者,似乎都有成功或不成功的范例。

老板或企业家的“工匠精神”我觉得可以理解成为“服务顾客”的初心与“追求业绩”的“原动力”。如果有了品牌,就开始利用品牌做文章,而忽视了品牌的内涵,那就丢失了“服务顾客”这个初心。如果企业做大了,老板的地位做高了,自己有错的时候也碍于面子而不愿意去纠错,而是错上加错,让企业付出不必要的沉痛代价,像一个赌徒那样最终输光所有的本钱,那是不负责任的当家人,也是丢失了“追求业绩”这个“原动力”的当家人。

工匠与企业家,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都需要有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能动性与创造力的自由的舞台。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猜测埃及金字塔不是由“奴隶”建造的,而是由自由人建造的原因所在。正如有传说称:同一个钟表匠,在监狱服刑期间就做不出精密的钟表,回到自由世界,还是这个钟表匠,各种绝活就恢复到了正常。

云阳子看了我与张智强老师的对话后说:“教授,不说远了。中国的零售理论研究,应该很差吧,这就是缺工匠精神的例子。。。售货员,服务员等等服务态度与水准,也是具体例子!”

我觉得,那是另外一码事。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缺乏“工匠精神”的例子,也可以找到多得更多的具备“工匠精神”的例子。有些人天生就有“工匠精神”,那是个人基因,有些企业天然具有“工匠精神”,那是企业的“组织基因”。但很多企业与个人缺乏这种“天然元素”,则需要外部的刺激。凡是有生活或工作压力的地方,或是兴趣爱好使然的地方,都可以找到或多或少的“工匠精神”。在那些缺乏严谨规则、工作要求、工作激励或枯燥乏味的地方,就很难找到“工匠精神”!甚至同样一个人,换一个环境,换一种团队组合,换一种任务分配,换一种激励方式,就会展示出极强的“工匠精神”。

总的来说,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是截然不同的。企业需要工匠精神,企业家需要工匠,但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服务顾客”的初心和“追求业绩”的源动力,他们的外在表现是爱折腾、不服输、善变革,他们的内在素养是对市场的洞悉以及综合运用社会资源不断把事业做大做好的能力。

(来源: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商学院教授 周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