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梦

无梦

公告

上海商学院教授 周勇

统计

今日访问:8217

总访问量:54899923

从谊品生鲜看菜店前途:20年后也不会消失

2018年05月22日

评论数(0)

联商专栏:安徽合肥有一家谊品生鲜,行业内少有报道,对这种介于菜场与传统菜店的零售业态,我有几点认知,分享如下:

(1)小型、低价、简洁的菜店受欢迎,其实并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消费者的理性选择。由于品牌未能被充分信任,商品也没有可以确认的差异性,不愿意花冤枉钱消费者,就选择了既新鲜又便宜的商品与店家。

(2)部分特色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或基地直采是可行的,但从全球范围来说,食用农产品的批发市场通过率仍然超过60%,我国则高达80%以上,所以,零售终端与批发市场的对接是常态。农超对接与基地直采被并不是食用农产品流通的主导方式。

(3)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尤其是高线城市居民购买生鲜食品的渠道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如菜场、菜店、社区生鲜超市、新零售生鲜店、网订代购到家服务、生鲜跨境购、农场直供、以批带零、租地自种等等多种形式。虽然菜市场的销售占比在不同城市出租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销售量最大的仍然是菜市场,消费升级、超市餐饮化以及生鲜电商的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基本现状。

(4)生鲜食品的购买渠道的选择,既存在分层分类的情况,又存在不同消费需求选择不同购买渠道的情况。同一个家庭,可能会交替使用不同的购买渠道,以满足特定的烹饪饮食需求。高收入群体也会去菜场买菜,低收入群体也会到盒马鲜生去逛逛。     

(5)菜场外面的菜店之所以生意兴旺,贵在两点:一是新鲜,二是低价。菜场本来应该是公益性的场所,但实际上也已经成为牟利的一个“平台”,租金与管理费约占销售额的5%。高费用导致菜场价格攀升,为菜场周边“菜店”提供了发展空间。菜场自身的缺陷给街边菜店提供了发展机遇;为了迎合小区居民的便捷需求,小区内的小菜屋也应运而生。

(6)小型菜店之所以比社区生鲜超市更有活力,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品种的快速更新,灵活的用工,很低的税费等等,总的来说是营运成本较低。

(7)菜场设摊与开设菜店都是辛苦活,大城市的卖菜者,大部分不是本地人,当他们的下一代都不愿意继承上一辈的营生时,卖菜这行当就会因后继乏人而自动消退。这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8)社区生鲜超市是满足居民最基本的吃饭做菜喝汤问题,其发展不一定取决于规模,更取决于品牌的信任度。

我的观点是:零售是一个迭代与叠加相结合的行业,菜场、菜店与谊品之类看起来低端的生鲜店,并不会因为消费升级而销声匿迹,20年后,他们仍将活得好好的。

(来源:联商高级顾问团主任、上海商学院周勇,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联商网,禁止转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