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梦

无梦

公告

上海商学院教授 周勇

统计

今日访问:9845

总访问量:54901847

联商报告|2018年中国零售上市公司营收百强榜

2019年05月20日

评论数(1)

联商网消息:据联商网大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2018年零售上市公司榜单,增加了16家公司,其中新增10家黄金珠宝类公司:老凤祥、金一文化、金洲慈航、周大生、明牌珠宝、飞亚达A、东方金钰、萃华珠宝、赫美集团、爱迪尔;6家其他业态公司:小米集团、美团点评、拼多多、宝宝树、绝味食品、周黑鸭。

因退市或主营业务改变减少了3家公司:庄胜百货、昆百大A、孩子王,总计139家,包括54家百货购物中心、15家超市连锁、33家服饰企业、6家家电零售商、5家药妆连锁、9家电商、5家休闲食品、12家珠宝饰品(其中两家去年归为服饰业态)。

2018年主要零售业上市公司营收榜:

备注:

1、图表为不完全统计,榜单按企业营收排名,数据来源为各上市公司财报;

2、图表货币单位为人民币,标*为港元转化为人民币后的约值,汇率采用日期:2019年5月17日;

3、标★号的为美股上市公司,货币单位已由美元转化为人民币,净利润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统计;

4、阿里巴巴电商收入模式为平台商家租金和广告收入,因此营收低,净利润较高。另外,阿里数据采用自然年而非阿里财年。

一、总体情况

2018年139家公司实现营收26750.88亿元,净利润300.92亿元,净利润率仅为1.12%。

(1)盈亏大户皆在电商行业。2018年阿里巴巴实现了900多亿元净利润,在零售行业中独占鳌头,一家顶百家,其净利润比所有非电商类零售上市公司所实现的净利润总额还高出四成多。但美团点评与拼多多则分别亏损1154.77亿元和102.2亿元。如果按照可比的122家公司计算,营收同比增幅14.81%,净利润同比增幅9.40%,净利润率为6.23%,略低于2017年6.54%的盈利水平。

(2)头部企业越来越大。按营收高低排序的前100家上市公司,2018年、2017年、2016的营收均值分别是261亿元、199亿元、166.74亿元,百强门槛也从13.68亿元、20.53亿元上升到27.33亿元。2018年头部企业规模继续扩大,但尾部企业规模扩张较慢。“头重脚轻”是大多数行业最终的结局。2017年营收排名10强的门槛是278亿元,2018年由于小米集团、美团点评的加入,增加到484.27亿元。

在10强中,电商与家电连锁企业占7席,其营收总额约占10强营收总额的87%。京东的营收仍然排名第一,但增幅跌进30%,净利润下降30%;阿里巴巴位居第二,仍然保持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虽然营收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唯品会近年来持续保持“双增”,2018年营收增幅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净利润增幅有大幅度提高;小米集团营收增长52.60%,净利润增长130.93%;百联股份利润进入了营收与净利润“双增”轨道;高鑫零售从“双增”变为“双跌”;国美零售则仍维持“双跌”。

(3)零售现状不容乐观。从2015年到2017年,零售业上市公司的业绩下滑得到有效控制,下降幅度逐年收窄。但到2018年营收、净利润的下降面、亏损面、双降面,又开始扩大,如表1所示。实际上,一定时期的“光鲜数据”并不能真实反映我国零售业的现状,有些企业主营业务萎缩,自营收入减少,依靠“减本提效”,或“变卖家当”等途径实现了扭亏或增效,这是不持久的。零售业的持续发展,不能单纯依靠“消极提效”,主要应该实施“积极提效”,体量扩大,体质改善,当下亏损便能转化为未来利润。

表1 2015-2018年零售业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与亏损情况对比:

二、百货、购物中心:业绩未见转机

2018年百货、购物中心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总体呈下降态势。

备注:

1、图表为不完全统计,榜单按企业营收排名,数据来源为各上市公司财报;

2、图表货币单位为人民币,标*为港元转化为人民币后的约值,汇率采用日期:2019年5月17日。

(1)营收微降,但营收下降面在扩大。54家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4830.31亿元,同比下降0.06%。但营收下降的公司扩大到28家,营收下降面从2017年的36%扩大到了2018的52%。不仅如此,下降幅度较大的公司也明显增多。2017年营收下降幅度达20%及以上的公司只有4家(庄胜百货、益民集团、昆百大A、津劝业),2018年扩大到了10家(小商品城、供销大集、大连友谊、秋林集团、岁宝百货、南京新百、津劝业、东百集团、上海九百、益民集团)。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下降,一般也伴随着净利润的较大幅度下降,但也有营收下降、净利润大幅度增加的企业,如岁宝百货营收下降约27%,净利润增长141%,百大集团营收下降15%,净利润增长141%。

(2)净利润下降。54家百货上市公司2018年实现净利润146.59亿元,同比下降了7.23%。净利润率从2017年的3.28%下降到2018年的3.03%。在18家营收超过100亿元的百货上市公司中(百联股份、重庆百货、豫园股份的营收据前三位),百联股份、重庆百货、豫园股份、王府井、天虹股份、华地国际控股、合肥百货等7家公司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3)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百货行业上市公司在零售上市公司中的营收占比,2015年31%,2016年27%,2017年24%,2018年18%,三年来连续下降了13个百分点,每年平均下降4个多百分点。

上述数据只是一种表象,百货企业的背后都有说不尽的“历史”与“背景”。如上海九百,2018年实现营收0.71亿元,同比下降22%,但实现了约1亿元净利润,净利润同比增长1.29%。此类老国有企业转型的上市公司,做自营业务往往亏损,但有不少家当,做租赁与投资却是赚钱的,只要减少自营就能实现更多的盈利。百货情况太复杂,不能光从营收与净利润看企业。

有些以百货为主导的公司,实际上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百货类的营收并没有占主导。以百联股份为例,综合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专业专卖四项业务的营收合计占41%,综合超市、标准超市、便利店三项业务合计约占59%。在百货业务中,综合百货的营收增幅仅为0.71%,购物中心的营收增幅也只有1.15%,而专业专卖的营收增幅为11.17%,奥特莱斯的营收增幅为10.76%。

(4)自营与自有品牌开发也没有显著的成功案例。以自营为特色安德利(603031),2018年年报显示:百货业态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0.42%,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4.5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营业成本增长了16.99%。该报告称:“线上销售冲击实体百货店,特别对百货业态影响较大,迫使公司进行品牌结构调整,优化供应链,增加营销力度,及时处理过季商品,对服装鞋帽等百货毛利率影响较大,导致百货业态毛利率下降了4.53 个百分点。”安德利做自营有历史背景,一步步走到上市很不容易。

个别企业做自营也许会成功,但对大多数百货企业来说,自营恐怕是一条不归路。根据消费发展趋势,做好品牌与品类规划,加大招商力度,并及时调整,也许是百货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三、超市:平静中酝酿着变化

2018年超市上市公司呈现出“静而动”的状态,表面看是“静”,实际上是“动”。

备注:

1、图表为不完全统计,榜单按企业营收排名,数据来源为各上市公司财报。

(1)营收增,净利减。15家连锁超市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3192.61亿元,同比增4.85%,净利润51.81亿元,同比下降3.25%。连锁超市公司处于平稳增长、业绩下降的通道。在超市板块营收排名第一的高鑫零售,出现了营收与净利润“双跌”,营收微跌0.98%,净利润下跌7.30%。

(2)排名稳定,差距凸变。营收排名前五位的公司(高鑫零售、永辉超市、联华超市、步步高、中百集团)与2017年排名完全一致,位于“排名中位”的利群股份、卜蜂莲花、人人乐与位于“排名尾端”的利亚零售、三江购物这五家公司的排名也与2017年完全一致,家家悦、红旗连锁排名略有上升,北京京客隆、华联中超、新华都排名略有下降。

总体来说,排名基本稳定。但是,排名第二的永辉超市与排名第一的高鑫零售之间的营收差距在缩小,2017年两公司的营收差距是437.29亿元,2018年的差距是307.98亿元。原因是:高鑫零售营收出现了微弱下降,而永辉超市的营收增幅比2017年还增加了1.34个百分点,同比增幅达到20.35%,这也是15家超市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营收同比增幅超过20%的公司。

同时,永辉超市与排名第三的联华超市的营收差距则进一步扩大,2017年是333.66亿元,2018年是451.19亿元。永辉超市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力争上游的“夺冠”态势。

四、服饰:回暖发力

2018年我国服饰行业的总体发展态势是“回暖发力”。

备注:

1、图表为不完全统计,榜单按企业营收排名,数据来源为各上市公司财报;

2、图表货币单位为人民币,标*为港元转化为人民币后的约值,汇率采用日期:2019年5月17日。

(1)业绩显著提升。33家服饰上市公司,实现营收1966.72亿元,同比增长8.93%,净利润194.09亿元,同比增长19.48%,净利润率从2017年的9.00%上升到2018年的9.97%,增加了0.97个百分点。

(2)两极分化明显。安踏体育实现营收241亿元,同比增长44.38%,在32家服饰上市公司中的排名首次攀升到第一位,实现净利润41.03亿元,同比增幅32.87%。森马服饰、李宁、美邦服饰、杉杉股份、特步国际、雅戈尔等服饰头部企业,都有比较优秀的业绩表现。太平鸟的业绩表现也不错,实现营收77.12亿元,同比增长7.78%,净利润5.72亿元,同比增长27.51%,虽然营收增幅下降了5.52个百分点,但净利润增幅上升了20.79个百分点。达芙妮国际,营收下降20.08%,亏损从2017年的6.11亿元扩大到2018年的8.74亿元,贵人鸟营收下降13.52%,净利润在2017年大幅度减少的基础上,2018年出现了6.86亿元的亏损。

(3)业绩来源多元化。与百货、购物中心行业类似,在服饰行业也存在多元投资格局与趋势。如雅戈尔,时尚服装板块约占营收96.35亿元的六成,其他四成营收来源于地产板块。从净利润来看,其服装板块所实现的净利润占两成多,地产板块所实现的净利润约占三成,一半净利润来源投资业务。2018年雅戈尔净利润增长1139.14%,主要来源于投资业务,服装板块净利润增长仅为9.3%,地产板块净利润下降了14.51%。

五、电商:迎来B2C上市热潮

2018年电商领域迎来了许多新变化,生活服务类电商纷纷上市,“互联网+”转向“+社群”“+拼团”“+店群”,新零售所倡导的“店仓化”转向“仓店化”。

备注:

1、图表为不完全统计,榜单按企业营收排名,数据来源为各上市公司财报;

2、图表货币单位为人民币,标*为港元转化为人民币后的约值,汇率采用日期:2019年5月17日;

3、标★号的为美股上市公司,货币单位已由美元转化为人民币,净利润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统计;

4、阿里巴巴电商收入模式为平台商家租金和广告收入,因此营收低,净利润较高。另外,阿里数据采用自然年而非阿里财年。

(1)B2C迎来上市热潮。在我国电商上市公司中,B2B电商占四成多,B2C电商约占三成。2018年,小米、宝宝树、美团点评、拼多多等公司纷纷上市,迎来了生活服务类B2C电商的上市热潮。

(2)业绩稳定增长。在2018年主要零售上市公司名单中,新增了美团点评、拼多多、宝宝树集团三家公司,12家公司实现营收9820.87亿元,占138家零售上市公司中营收的36.82%,净利润总额为-286.02亿元。剔除新增的三家公司,营收总额为9029.8亿元,同比增长29.55%,净利润969.5亿元,同比增长6.25%,净利润率10.7%,比2017年的13.09%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但排名前三的京东、阿里巴巴、唯品会三家公司的平均净利润率仍然保持在10%以上,达到10.7%,营收增长也保持在30%以上,达到30.10%。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表示,从电商上市公司的领域分布来看,B2C电商占比最大,占总体数量的42.5%,其次为生活服务电商占比29.6%,两者总和超过七成。

(3)生活服务越来越依靠电商。有人问,在中国为什么外卖会火起来?其实,外卖在国外也有外卖,但为什么中国特别火?一是人多人忙人急,没有一个国家能比!这是需求基础。二是交通管制没有国外那么严格,什么车都能上路,相对来说,车的成本与人的成本还是比较低廉!三是有资本助推。

以美团点评的餐饮外卖业务为例,2018年餐饮外卖业务日均交易笔数由 2017年的1120万笔增至2018年的1750万笔,同比增长56.3%;餐饮外卖业务总交易金额由2017年的1711亿元增至2018年的币2828 亿元,同比增长65.3%。餐饮外卖收入增至人民币381亿元,同比增长81.4%。

按此计算,美团餐饮外卖的客单价为44元。2018年全国百家便利公司的销售总额仅为2264亿元。无论销售总额还是客单价,餐饮外卖都远远超过连锁便利店,外卖体系才是中国最大的“便利店系统”,这是中国特色便利店的重要特征。

这是一个重视“场子”与“连接”的时代,如果说阿里是“赌场”,那么腾讯就是“舞场”,而京东则是“卖场”,都是“好场子”,都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用户学习,与用户高效连接,服务用户,对外提升体验,对内提升效率,将会越做越好。

六、家电:格局正在变化

我国家电行业正在发生重大变革,苏宁易购走向多元化,小米集团上市,做家电的企业越来越不像家电企业。

备注:

1、图表为不完全统计,榜单按企业营收排名,数据来源为各上市公司财报。

(1)两级分化明显。2018年6家家电企业实现营收5018.21亿元,净利润192.83亿元。剔除新增的小米集团,按照可比公司比较,2018年实现营收3219.06亿元,同比增长15.93%,净利润57.29亿元,同比增长47.80%,净利率从2017年的1.37%提高到1.75%。但营收与净利润主要来自苏宁易购与小米集团两家企业,苏宁易购实现营收2449.57亿元,同比增长10.35%,实现净利润133.28亿元,同比增长216.38%;小米集团实现营收1749.15亿元,同比增长52.60%,实现净利润135.54亿元,同比增长130.93亿元。这两家企业的净利润总额为268.82亿元,比家电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还高出约四成。另外四家公司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国美零售亏损48.87亿元,宏图高科亏损20.34亿元。

(2)苏宁一路狂奔。苏宁易购拥有自营门店8,881家,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2,071家,迪亚天天便利店加盟店112家,覆盖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以及日本市场,店面形态涵盖家电3C、母婴、超市、便利店等,形成了多业态发展格局。2018年新开苏宁小店3,972家,苏宁易购直营店新开718家,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新开2,032家,新开苏宁易购云店68家,新开苏宁易购常规店615家,新开苏宁红孩子店106家,新开苏鲜生超市3家,上述这些新开门店合计7500多家。

七、药妆:持续稳定增长

在零售上市公司的7种业态中,药妆公司是唯一一个实现持续有效增长的行业。

备注:

1、图表为不完全统计,榜单按企业营收排名,数据来源为各上市公司财报。

(1)业绩稳定增长。5家药妆行业的上市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638.82亿元,同比增长13.91%,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23.91%,净利润率从2017年的2.45%提高到2.66%。而且每家公司都连续几年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屈臣氏中国缺利润数据,营收增幅为10%),这在零售上市公司7个业态中是独一无二的。

(2)药店跨界。药店跨界销售洗化类商品、营养品、日用品早就很普遍,如今有些药店还试图“卖菜”。其实,早在2004年就有人试图在药店卖菜。在日本也确实有卖菜卖日用品的药店。当今美国随处可见“CVS/pharmacy”,这是一种药品、化妆品、食品、日杂品相结合的混合型便利店。我国便利店的跨界并没有发展起来,原因之一是部门化格局没有被打破,在有些城市,药店比便利店具有更密集的布点,他们有既定的利益领地。如在上海便利店行业,药店有9000多家,远远多于连锁便利店。

八、休闲食品:主食化+多样化

2018年,绝味食品和周黑鸭被列入主要零售业上市公司名单。

备注:

1、图表为不完全统计,榜单按企业营收排名,数据来源为各上市公司财报。

(1)主食化+多样化。传统休闲食品不仅品种有限,而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连饭也吃不饱的年代,爆米花与年糕片是最好的休闲食品,香草橄榄算是高级的休闲食品了。但如今,有不少人已经把休闲食品当主食来吃,品种也越来越丰富,红枣、鸭脖子都可以当做休闲食品。

(2)业绩差距很大。2018年5家休闲食品零售上市公司,实现营收175.28亿元,净利润13.92亿元,净利润率为7.94%。剔除新增的两家公司(周黑鸭、绝味食品),实现营收99.48亿元,同比增长17.60%,但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24.37%,净利润率从2017年的3.30%下降到2.12%。以鲜食为主的周黑鸭与绝味食品的盈利水平,远远高于以干货为主的休闲食品。如来伊份2018年净利润率仅为0.26%,而绝味食品为14.67%,周黑鸭为16.81%,业绩差距很大。

休闲食品线上线下的竞争,单一品类与多品类、自产与代工的抉择,都面临极大的挑战。

九、珠宝饰品:珠光宝气的亏损

这是一个象征财富的行业,但2018年12家从事珠宝饰品的零售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合计是亏损的。另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是:民以食为天的中国,超市的上市公司只有15家,而珠宝饰品的上市公司至少有12家。

备注:

1、图表为不完全统计,榜单按企业营收排名,数据来源为各上市公司财报;

2、图表货币单位为人民币,标*为港元转化为人民币后的约值,汇率采用日期:2019年5月17日。

(1)老品牌独占鳌头。具有171年历史“老凤祥”,2018年实现营收437.84亿元,约占12家公司营收总额的40%,净利润12.05亿元,也是位居第一。

(2)经营业绩严重下滑。12家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1108亿元,净利润总计-29.3亿元。三分之一企业出现亏损,四成企业营收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约六成企业出现净利润大幅度下降。如金洲慈航,实现营收104.8亿元,营收下降10.41%,净利润亏损28.47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78.70%;东方金珏,实现营收29.61亿元,营收下降68.08%,净利润亏损17.1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843.32%;赫美集团,实现营收19.18亿元,营收下降20.44%,净利润亏损16.15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221.45%。老凤祥、周生生、周大生、名牌珠宝、飞亚达A等5家公司则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

十、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我国零售业的变化,呈现出以下基本趋势:

1、业态会裂变 ,会形成更多的细分市场,基础是差异化需求;

2、品牌会聚合,会出现更大的头部企业,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会进一步提升,基础是技术、资本、人才的聚合;

3、渠道会分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接受“到家服务”;

4、生鲜需求增幅减少,甚至会减量,更多的人不得不接受外卖;

5、边界会模糊,但对大多数零售企业来说,经营还是有边界,跨界有很多坑,前进道路多险情,要特别慎重,应该回归专业化;

6、人文要保留,有些县级城市为了“整治环境”,对路边设摊卖菜采取了“一摊不留,引摊进室”的政策,农民与消费者都很不满意,消费者需要的东西,常常与城市不相容,这需求城市管理者的智慧管理;

7、从微商到团长,从社群到店群,从店仓化到仓店化,行业关注点每年都在发生变化,但消费者感受到变化,似乎并不多。这说明,行业中自说自话的变化还是比较多,这就是一个个自掘的大坑小坑。但愿挖坑填坑不要成为零售行业的新常态。

(本文系联商网特别策划“解读2018年财报”系列报道,文/联商高级顾问团主任周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