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友清--品牌学者、策划人,略高品牌创始人,品牌升格占位策略体系开创者。
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以“品牌强国”为精进目标,长期从事品牌策划与咨询工作,拥有丰富的品牌策划实战经验和原创理论。
提出了“品牌宗教化”、“品牌定位导图”、“心智文件夹模式”、“消费者联想测试模型”、“品牌定位三步转化”等品牌理论及分析工具。林友清认为,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有如传教士和教徒之间的关系,企业在传播行为中应当像传道士一样,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把品牌信仰传递给消费者。同时,“品牌宗教化”是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建立品牌长期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致力于让更多中国品牌搭载中华五千年文明精髓,把中国品牌推向世界。
林友清在品牌实践中推崇品牌故事营销,提出“低端产品造场景、高端产品讲故事”的基础诉求及创意模式。主张在创意诉求中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将品牌诉求可视化、可感知化,让消费者愿意成为我们品牌故事中的主角,从而实现对号入座。
微博:http://weibo.com/linyouqing
个人微信号:qixiyoumu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林友清品牌沟通”
今日访问:396
总访问量:2768818
2014年09月05日
评论数(0)一个国家的品牌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其国家经济实力的高低。2013年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中,前七位的apple、Google、coca-cola、IBM、Microsoft、GE和McDonald’s均来自美国,而中国品牌无一入围百强。
实现“中国梦,品牌梦”是中国企业、品牌营销人共同的责任,也是最值得自豪的光荣使命。当然,这绝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
品牌要学会独立思考
在图书市场上,我们可以很轻易的找到许多中国品牌专家的著作,但我们却很少能够找到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品。直言不讳地说,当前市场上多数的品牌营销类书籍只能称得上是案例集锦,编故事、抄案例、偷换概念、避重就轻。中国的营销人、品牌人、广告人、策划人,实在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
我们需要去重新定义的事情太多了。在品牌和营销这个事情上面,我们可以去借鉴、吸收、消化,但我们要学会去重新定义,而不是一味的拿来主义,如果仅仅是模仿和抄袭,试问又如何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呢?
长远眼光做品牌
晨鸣纸业、中华牙膏、小护士、大宝、南孚、乐百氏、金丝猴、重庆啤酒、美即面膜、小肥羊、丁家宜……这些近年来被外资收购的民族品牌名单让人触目惊心。
品牌有战略、营销有战术,但再好的战略战术,也不能保证品牌一直能够日进千里,企业家除了做业绩之外,还需要有一份推动民族品牌发展的责任感在里边,需要一种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使命感在里边。虽然看起来像是大话,但缺少了这些,就绝对成不了伟大的企业家,企业也成就不了百年品牌。
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各式各样的困难与诱惑,企业的领导者只有坚定长远做品牌的信念,怀抱长远心去思考问题和评判问题,才不至急于求成,落入“高速增长”陷阱之中。
中国文化是制胜关键
美国有自由的文化、有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向往,但中国几千年所沉淀下来的智慧更是令人神往;美国人总结了各式各样的商战招式,但需知中国才是战争兵法的鼻祖。不管从品牌战略层面,还是营销战术层面,依托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中国应当有足够的底气。
首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用中国文化来唤起中国消费者的意识,在本土把品牌做起来、做大、做强;其次要做的就是以品牌为载体,将中国文化传递出去,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甚至是主动传播中国文化。
不要仅仅把中国文化停留在概念层面上,或者仅仅是做成给别人看的面子工程。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把中国文化融入到品牌战略中、融入到经营管理中、融入到市场营销中,把中国文化真正做成品牌的差异性、区隔力、核心竞争力。
打造中国品牌自己的“道法术器”
品牌学者林友清坚信,当除去浮躁、功利之心,沉下心来做品牌、做文化沉淀,那么中国品牌距离属于自己的时代就不远了。当然,振兴中国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一个品牌的事情,而是整个产业链乃至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需要企业的眼光要更长远更坚定,我们需要咨询公司更专业更独立,我们需要政府加大对民族品牌的支持力度,我们要号召消费者支持民族品牌,从而为中国品牌建立一个优质的成长和竞争环境,在竞争和锤炼中打造属于中国品牌自己的“道法术器”,让中国引领下一个世纪的品牌新思潮,实现“中国梦,品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