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零售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智慧

毛国华

公告

心事浩茫连广宇

于无声处听惊雷

转载、约稿请务必联系作者

电话:18037774441

邮箱:759632382@qq.com

统计

今日访问:0

总访问量:76206

智能零售的时代的八大机遇

2018年06月23日

评论数(0)

中国的现代零售业面临诸多问题,不管是实体零售还是电子商务,一方面是在产业结构等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另一方在服务的效率上明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零售业的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多元化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中国的零售业迎来了一个技术赋能的时代,即智能商业时代。

智能零售将通过对场景的感应能力,使场景数据化,并即时储存和自动汇整;同时将不同场景的数据进行协同共享。而这种协同价值必然会带来零售行业成本、效率和体验的优化与重组。

这一次的革命很可能是颠覆性的,它将继续沿着零售的本质而重新改写零售行业的运行规则,我们必须站在这个时代的前沿来重新定义未来的游戏规则。

今天,低价和便捷已不再是消费者追捧的热点,如果仍然还沉浸在“控制价格、扩张地盘”的传统思维里,不能与消费者的痛点零距离“接触”,那么必然会在未来的商业大潮中被冲刷得无影无踪。


未来将是一个智能零售的时代,这必是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产业革命,当然也是创新的机会和价值所在,具体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拥抱消费主权时代

任何企业都必须认真倾听消费者的心声,消费者正在觉醒,这是一个彰显消费者主权的时代。

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城镇化生态、中产阶级崛起和数字消费浪潮这三股力量正在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进化。每个消费者的生命,企业的命运,都来自消费主权。

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具有个性化,人的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分散,这对零售自身的应变能力和服务素质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说,未来每个人都可能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专属信息账户”,里面记录了个人所有的生物信息。

每个顾客在零售全渠道(Omni-Channel),包括线下店、线上店、智能货架、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消费过程都会留下痕迹,形成大量离散的数据碎片,零售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其汇聚起来,从而可以绘制出每位消费者的完整的画像。同时借助每位顾客的大数据,给每一位员工搭建一个在全渠道的每个触点上跟顾客进行11对话关系的通道。把每一位店员都武装起来,让他们跟每一个会员进行一对一的对接,让他成为每位顾客私人的移动社交站点。

“我的消费,我做主”已经成为消费者的根本主权。单个的消费者不再孤独,人类已逐渐步入泛互联网时代,无所不在的智能终端将把每一位消费者连接起来,在社群力量做后台靠山的前提下,尤其是9000后为代表的这些新新人类,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声音和主张,并希望参与产品的生产及服务过程。今天的消费者希望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希望在上班的路上,或者在马桶上,或者在床上,或者在旅途中,或者在飞机上,或者在我们店里,或者在我们的数字货架上等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被满足。他们不再满足于一两个渠道,他们希望“全渠道”无时无刻不被等着召唤,他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类似“自己的消费、自己作主”这些消费主张正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得到充分尊重。

2.技术为产业赋能

未来的零售将会由技术领导,移动互联网是这次零售变革的催化剂,技术革命会成为推动这次零售变革的核心动力。

随着消费的需求和场景变得越来越多元和分散,加上消费主权的崛起,零售企业必须重视对消费者的研究,通过数据协同和信息集成,掌握每一位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场景,做出一幅精准完整的用户画像。

零售业的生态会在未来10-20年发生彻底变革与重构,未来零售企业需要搭建一个覆盖全链条的数据处理平台,依托数据和基于数据的算法输出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从采购端、物流端、服务端到消费端全方位提升零售系统的整体效率,实现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互动,同时能够与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进行柔性耦合。

3.互联共享的产业生态

智能零售时代,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基础设施,必然要求零售产业在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运作方面更为紧密高效,同时零售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数据融合也将更为频繁,消费路径的多元重叠必然会重组整个零售生态。这意味着零售数据不再是某个企业的专有资产,而是行业和企业内外均可以共享的公共资源。

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膨胀,一些电商企业也开始对外的开放物流,他们把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覆盖到客户端,实现了物流从自有走向公共服务。

这种社会化的“共享”机制将大大提升专业化的分工,让利益相关企业更加专注于自身核心价值的创造。同时,通过社会化的“共享”也能够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把信息、商品和资金流的资源变成像水电煤一样的公共基础设施,使零售业的成本、效率、体验得到了全新的升华。

今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类似“盒马鲜生、超级物种、海物会等”这样的新范式正引领着一种趋势,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着零售业在内涵与外延的延展扩充。很快我们就会发现诸如旅游、教育、贷款、房产、医疗、娱乐、交通等都将与传统的零售融合成为一个“泛零售领域”,未来,单一的销售渠道或商品组合再也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服务化、个性化需求了,共享的生态必然应时而生。

4.行业动荡成为新常态

由于新技术、消费主权、跨界融合、共享生态及行业新物种等等诸多变量,必然导致零售业的变革与创新成为一种常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方面,随着消费新生代的崛起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将无处不在,消费需求的碎片化、多元化、个性化和定制化,必然给未来的零售企业提出更高的挑战。零售业作为接触消费者的第一线,必然在这场颠覆性的流通变革中担负起桥头堡的角色,虽然零售的本质永远不会变,但必然会演化出更多的新模式。

另一方面,技术迭代和生态进化的速度会更快,必然使零售业“新陈代谢”的效率更高。

再则,随着新零售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和技术的不断升级,零售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和迎合消费者的碎片化和个性化需要,必须深度利用数字技术、跨界融合、共享生态等理念进行迭代创新,不断推出各种类型的“新物种”,这些变化都会给未来的零售业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最后,零售业无疑与诸多产业和行业存在着诸如用户、供应链、物流等资源的交叉与重叠,来自行业内的“零售跨界”和来自行业外的“跨界零售”会同时交互发生,无疑会使零售业掀起一波接一波的“微革命”。

5.B2C走向C2B和C2M

眼下我们正处在零售变革的大潮之中,零售业的变革必然使这个行业焕然一新,很多新物种和新模式都会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这场零售革命将渗透到全行业每一个细胞中,它不仅仅是传统零售的一种业态变革,而是一次零售全业态、全渠道的革命,最终会颠覆整个流通生态。

商业模式革命正在从B2C走向C2BC2M,零售业态革命正在从实体店和网店走向消费者的移动终端,渠道革命从单渠道、多渠道走向全渠道等。消费者凭借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自发结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可以说,他们与零售业者相互抗衡的力量会越来越强。

技术让消费掌握了主动权,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和物联网将他们实时连接起来,每一个消费者都可能是新一轮零售的发起者,最终主导市场的将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渠道零售。

6.传统的消费场景将被颠覆

未来,由于移动互联网、社交网和物联网为消费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购物场景会越来越分散,消费场景会变得更为即时化和碎片化。消费者的触点不再局限于单一入口,而会变得空前丰富。这会给零售活动带来非常大的挑战。未来谁能够把这些散乱的点有序地串联起来、协同起来,谁就有可能成为消费者青睐的零售商。

当消费入口变得极为分散、多变时,固守单一平台会非常危险。在未来的零售图景里,零售企业一定要通过创新的技术应用来不断突破零售生产率边界,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的零售基础设施来进行业务的拓宽和加深,实现体验和成本效率的同步升级。同时零售商借助新型、数字化的零售基础设施可以更高效柔性地服务于多元多变的场景。

7.智能感知和超运算能力所带来的极致精准

可以说“精准”这个词在未来的零售领域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将从“大众市场”走向“人人市场”。过去的零售着重点是“物以类聚”,未来的零售着重点是“人以群分”,感知技术对场景的感应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将会帮助我们洞察每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使场景能够数据化,把宝贵的数据资源留存下来。

未来的零售一定是智能零售,是基于互联网又超越互联网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互联与协同。同时,随着云计算的推波助澜,运算技术将为各个智能设施赋予越来越强大的驾驭能力,智能感知和超运算能力将为消费场景的精准洞察提供更为有力的工具。

零售企业可以利用智能感知技术在线上线下对消费者进行多点触碰,随时随地把每位消费者碎片化的离散数据汇集到云端,并借助智能算法将实时更新的数据和历史数据甚至消费者在其他方面(诸如医疗、美容、出行等)的数据进行互动汇整,对消费者的行为轨迹、偏好及行为动态进行识别,从而为一线服务和后台决策提供最精准的依据,以便为消费者随时提供“你最懂我”的服务。

8.消费者越来越渴望参与

消费者正在从诸多的“被动中”觉醒,在中心流量主导的时代,消费者从来都是在“被动接受”中填补自身内在的需求,其实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和科技的日益成熟,让消费者在被动接受的同时也渐渐地发现了自己“主动影响和创造”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以,在未来的零售中,消费者参与的程度会越来越高,当爱好、身份、标签相似的同伴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网络聚集在一起时,他们会自觉形成社群,并有机会在与品牌互动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原来的“不稳耕耘,只问收获”到现在的“既问耕耘,也问收获”,费者会参与到整个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与企业一起参与内容创造、设计参与、决策参谋、体验分享到品牌传播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毛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