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启品牌战略思考

王运启品牌战略思考

公告

本名王运齐,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鸿宇恒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管理顾问,豪狼营销机构高级策划师,华世丹企业CKO。多年致力于企业管理和产品市场营销的思考与研究,以敏锐的洞察力,洞悉市场营销风云;以缜密的思考,张扬着自己个性中的真知灼见。中国三十余家知名网站专栏作家,四十余家主流报刊特约撰稿人。作品有诗集《西域行者》、《青春手语》,营销作品集《中国营销深度思考风暴》、《营销褪变哲学》等。陆续经历了营销、企划、杂志编辑、人力资源管理等职业。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649

总访问量:2456506

品牌年代,勇敢走出去

2011年12月13日

评论数(0)

  面对热火朝天的中国医药市场,国内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而中国医药在国际上却正面临盛世危机。中国医药不但没有真正走出国门,反倒是国际洋品牌不断在中国推销他们的产品,倡导他们的品牌营销模式。如果站在国际医药市场的高度来看,就连占中国十大著名医药品牌中的扬子江、太极、广药、三精、同仁堂等,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在国际市场上去进行系统的品牌营销,虽然中医中药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受到追捧,但没有去建立自己严格且纯正的医药文化体系。所以说即使有增长,也只能是深度挖掘了国内市场的潜力。

  在医药当前市场经济状况下,中小医药企业纷纷想创品牌,那些尝到品牌甜头的大中型医药企业更不断强化品牌优势,这也使得中国医药品牌在国际市场未来竞争力令人期待。中国医药应该有勇气瞄准国际最大的医药制造商和经营商地位,领袖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国际医药竞争市场,将中国的医药品牌像推广中国功夫、茶艺茶道和餐饮美食那样去做,推广到全球,实现并带领中国医药走出国门,传播中国优秀的医药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医药文化的繁荣与复兴。

  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跨越天时、地利、人和一定程度逐步具备,证明中国的医药业在参与国际化的竞争中完全有出路的,而品牌及营销渠道是关键所在。在国际市场完全敞开大门之前,中国医药企业更需要更新观念,强化品牌营销意识,夯实基础工作,在借鉴品牌营销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实际,提高品牌营销创新,参与到国际化竞争当中的品牌新市场机遇当中。国内药企如何修炼国际市场品牌营销竞争力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打破医药品牌区域营销限制

  很多中国医药企业习惯于把竞争的焦点集中在国内,因此“地域药”、“版块药”在国内市场做得风生水起,象东阿、正大、雷氏、哈药等这样的领导性品牌也是更多地把竞争的焦点锁定在直接竞争者,而忽视了分噬着医药市场竞争版图的国外医药品牌的存在。虽然不少医药企业尝试侧面为中国的医药行业开辟了一道蓝海,迅速跟进的企业发现相同区域、相同医药终端、相同终端盘中盘模式,企业的竞争同步品质和品牌竞争力的“较量”演变为企业资金实力的比拼,狭隘的营销竞争只能促使国内的医药企业最终两败俱伤。国内大中型医药企业应打破这种区域观念、营销界限的束缚,如果把目光定位于国内的竞争,中国的医药企业很难走出国际化的品牌。

  在后危机时代医药环境下,中国医药企业从产品设计研发、质量改进、包装策略和创新机制上,是不输给国际一些知名品牌的,但必须要把握国际消费需求,分析潜在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人群细分和产品细分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参加国外的一些专业性展会,有效提升中国医药产品的整体品牌形象与实力(而不仅仅是中医中药的责任),从而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力。
 
  2、领导品牌冲锋提高“附加值”

  目前国内医药企业主要还是把市场定位国内,这就势必造成中国医药缺乏在国际上竞争的领导医药品牌。对于国内的医药企业来说,这几年在渠道整合、终端模式创新,资本运营等都在不停的进行探索,但是,在国际化的步子上和国内其他行业相比有点缺乏胆识,而率先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竞争是领导品牌的责任,并且这种竞争是建立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基础之上的。随着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劳动力价格上升、生产成本提高、原材料供不应求等国际性发展问题成为中国医药企业需要跨过的门槛。但是,那些想“走出国门”的中国医药却并不能真正扛起中国自主品牌的旗帜,如此境况,必然要求医药企业和一些优势品牌拓宽发展思路,走出一条 “高附加值”品牌营销之路。提高品牌附加值的过程,医药企业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品牌定位、品牌延伸和品牌监控。定位便于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容易识别,很多医药企业在提高品牌附加值时,思路清晰,能侃侃而谈,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容易走弯路,所以提品牌高附加值时研发与营销应该着重保证“一个鼻孔出气”相生相促。

  3、加速产品更新完善创新机制

  国际化的竞争需要国际化的品牌,而国际化品牌的塑造需要国际化的土壤,因此,当全世界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制造”时,对于中国的医药企业,迅速走出国门是与世界消费者再次握手的绝佳良机。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快速多变的社会需求,几乎使所有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而加快医药产品的改进与创新的周期和速度是中国医药企业抓住国际市场品牌竞争的新出路。由于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的消费者都有着对于医药不同的消费习惯,形成了对医药产品诸多的个性化的需求,而只有通过产品更新满足这些差异需求,这就必须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医药企业创新机制需要向两头延伸,即一端是技术研发,另一头则是品牌营销,也就是说想参与国际医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品牌竞争,更新的产品要涵盖所受益者,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实现科技、信息、人才等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配置和共享,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共同受益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国内医药企业资本整合(包括非行业间)是一个趋势,借助国外的企业,通过OEM生产,通过资本扩张整合国外医药企业,从而实现对国外市场的整合是中国医药营销闯拼国际化的一条新路。

  4、政府推动企业大打“中国牌”;

  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名牌战略也是医药企业和产品有资金格和实力参与市场营销竞争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医药企业出口还是未上规模经营的自发行为,多是企业各自寻找特殊的渠道,显然是一种广种薄收的招商,现在国内医药在国际市场还没有自己的舞台。因此,在医药出口上,政府应该从出口特殊政策、非官方行为的行会组织等方面给予国内医药企业足够的支持,鼓励一部分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当然,作为政府,可以通过国际城市间的合作、组织中外企业家论坛和国际资本合作等多种形式,推动和引导本国优秀医药品牌走向国际。中国医药不仅要成为中国名牌,甚至还要向世界名牌过度,当深深打上了中国烙印和中国元素后,医药品牌竞争优势就明显得多,也轻松许多。如果更多的中国医药企业和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其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自然就会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而且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政府所做的,就是引导中国的这些医药企业,善于打“中国牌”,只有把中国医药制造、中国医药创造的品牌建立起来,中国更多的医药企业才能源源不断走出国门;医药领导品牌也就敢铁肩担道义,自觉探索走出国门之路,组成行会,帮助更多的医药企业共同展示“中国医药智慧”。

  5、加强品牌管理丰富文化内涵;

  中国的医药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本身就给国外消费者几分神秘的文化色彩和向往,只是在剂型剂量、疗效包装等方面有些差异,但是只要善于引导,国际品牌市场会逐步放大,而且前景无限。但是,国内医药企业思维里习惯于竞争,而忽略了消费者潜意识里品牌的文化升级。如今,很多实力雄厚的民营医药企业纷纷瞄准国际高端品牌,虽然表现出来的气势恢宏,但同时也面临消化不良、品牌理念不契合、难以对接等诸多问题。于是,许多医药企业正在走多元化道路,而中国医药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必须充分考虑风险系数,在认真地了解品牌内涵、分析品牌价值、做好品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延伸,发挥“祖传效应”。

  中国医药品牌是否有国际竞争能力,更重要在于品牌经营管理措施是否得当,品牌文化是否真正吸引人、打动人。因为品牌的背后是先进的技术、过硬的标准、可靠的质量、优良的服务、严格的管理最后上升品牌文化的引导与影响。这要求企业除了需要保持研发投入、畅通销售渠道、加强品牌经营管理之外,花心思和气力做好品牌无缝对接,深层次地挖掘独特的品牌核心价值,注意把握企业的品牌管理与文化机制。使不断走向成熟和中高端的中国医药品牌投入到国际市场竞争大潮当中,在国际一流医药品牌当中占据必不可少的一席之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wang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