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销》杂志专栏

新营销

公告

《新营销》杂志专栏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594

总访问量:13682227

何不请冯小刚当产品总监

2011年03月02日

评论数(0)

文/本刊特邀研究员  余不讳

     在华谊兄弟公司,冯小刚的角色相当于产品研发总监(兼总工程师),一种电影产品从创意设计到生产制作,基本体现了他的思路与风格。靠着这个产品总监,华谊兄弟公司赚大发了。

     一个产品总监,策划出一个特别红火的产品,这样的事常有;但如果出来一个火一个,而且不同类型的产品都能卖火,这就不简单了—岂止不简单,那是相当不简单!冯小刚就是这样一个人。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集结号》、《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一部火过一部,几乎每一部都是当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冠军,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
 
     电影圈有人感叹说,这事儿有点邪门—像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前辈大师,每每都有失手的时候,真正卖座的电影没几部;而陆川、宁浩、贾樟柯这些新生代导演,更是有一茬没一茬的,票房更不用提了。冯小刚咋整的呢?以前都说他拍喜剧厉害,但现在拍《唐山大地震》这样的悲剧,似乎更厉害。这真是怪了!
     市场是不相信奇迹的,每一个奇迹背后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如果是一连串的奇迹,那就必定有规律可循。
 
冯小刚为什么这么红

     “冯小刚是人民的导演,其他人都跟人民脱节,只有他一个是人民的导演。”这是香港导演陈可辛对冯小刚的评价。“为人民服务”也一直是冯小刚的口头禅。这话翻译成市场营销术语似乎很简单:做产品要充分考虑消费者,为消费者服务。其实不然。它真正的意思是,你瞄准的目标消费者是占大多数的主流人群,还是仅仅一小撮儿,甚至边缘人群。在这一点上,冯小刚是非常讨巧的。在其他导演还在“艺术或商业”的泥塘里打转,或者沉迷于个人小情小调的时候,他就径直奔向了这一块最广阔的市场。冯小刚的电影,总是与市民百姓站在一起,“散发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烟火气”,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这决定了,在票房上,张艺谋、陈凯歌,还有那些新生代导演,首先就输了一步棋。要赶超他,难!这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做产品开发,首先要把市场规模最大的一块占了;等有空了,或是大众市场挤不进去了,再来做细分市场。

     有了占大市场、挣大钱的想法,还得有这样的本事。冯小刚恰巧有这样的本事。打小在北京的胡同根边长大,后来又跟王朔这样一群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经历了个人事业的艰苦打拼与钻营,见过了各色人的不同嘴脸,冯小刚对社会大众的生存状态与所思、喜怒哀乐,摸得门儿清了。掌握了大众的性格心理之后,还得与电影这种特殊的产品形态挂钩,知道什么样的电影才对他们的胃口,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笑、什么时候会哭。一个剧本拿到手,他能马上判断观众是否喜欢,这就是一个商业电影导演的基本功。光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还不行,还得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而冯小刚是公认的最懂得怎么为人民服务的导演。换个说法就是,冯小刚对中国大众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消费习惯有着深刻的洞察,并能不断开发出适销对路的电影产品。这样的产品总监,实在是称职!
 
     光知道迎合市场、跟着消费者的屁股后头跑,这样的产品也做不长。即使做出了一个热销的产品,但保不准下一次就会遭遇滑铁卢。这样的例子不论是电影领域还是一般消费品市场都比比皆是。原因是,把握消费者心理、迎合消费者需求,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林子大了,这样的人精多的是),过不了多久,同类的产品就铺天盖地了。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出自己的特点,让别人学不来—用营销术语讲,就是差异化,消费者感兴趣的差异化。有了差异化,在一定程度上你就能领着消费者跟在你的屁股后面跑。对这个道理,冯小刚想得很清楚。他说:“过去说把观众当上帝,其实不如说把观众当对手实在。不轻视对手,把对手放倒、摆平,这是创作者的大境界。”充分尊重消费者,同时适当尊重自己,保留一份自己的追求与个性,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尊重你,不至于很快就腻味了。

    冯小刚电影的个性与特色是什么呢?影评家们总结了很多,我试着归纳一下:

     紧跟现实。冯小刚的电影总是暗合着当下社会的热点,紧扣大众的心理与情绪,让观众很快产生共鸣。比如,《手机》放映时,正值手机大规模普及、婚外情开始泛滥;《天下无贼》反映了打工潮与社会信任危机;《唐山大地震》在公众对汶川大地震的记忆尚未消退时露面;《非诚勿扰》在大男剩女困境与金融危机、暴富神话的此起彼伏中展开……甚至连台词都紧扣流行热点—《天下无贼》里的一句台词,“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到了《非诚勿扰》,变成了“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和谐!”
 
     适度荒诞。这是冯小刚的另一大特色,也就是总体的喜剧风格与幽默感。他没有把现实题材拍成严肃的正剧,比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而是充满着游戏般的情节、不那么正经的人物、亦庄亦谐的台词。这样,现实就不至于因过于沉重、枯燥,而让观众无法面对。还有很多人注意到的一点是,冯氏电影总是安排了一个温暖的结局,让人笑过哭过之后,对生活仍然有梦。这正是普罗大众的内心需求,也是大众电影的不二之选。

     朴素的情感与简单的人生哲学。不同于那些纯粹搞笑的娱乐片和肤浅的都市时尚片,冯小刚的电影其实是有思想的、经得住咀嚼的。这也是他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比如《手机》,其实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次深情回望;《天下无贼》,渲染了底层民众对诚实与报应的信仰,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集结号》,在朋友情谊之外,展现了一种一根筋式的责任感与执著精神;《唐山大地震》,讲的是传统的爱、自我牺牲与坚守。这些思想,不是主弦律式的大道理,也不是让不摸不着头脑的哲学思考,简单、朴素,但能打动人心、扣人心弦。冯小刚认为,中国电影要抗衡好莱坞,不能比特技水平,也不能比想象力,只能“走心”。而能够走到大众心坎上的,必然是有着丰富的市井生活经验,习惯于在生活中思考而不是通过书本和逻辑思考的人。
 
冯小刚教给我们什么

      冯小刚的成功,说到底,还是对电影消费者的了解。

     一个产品研发者要鼓捣出真正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根本点是对消费者的了解。

     怎么去了解消费者呢?一种通行的方式是,市场调研—搜集、查看大量的行业研究资料,或者委托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营销顾问公司进行调查和分析;勤快一点的,让公司的同事发一发问卷材料,整理一下销售数据。这样的方法能行吗?

   我看不行!

     第一个原因是,由他人得出来的数据可能有假—不管是专业性的第三方公司,还是你自己公司的员工,都一样。别人当成一件差事来做,真实不到哪里去。
 
     第二个原因是,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可能并不科学—有可能,问卷设计或样本选择就有很大的漏洞;有可能,分析过程存在逻辑缺陷。如此得出的结论,常常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些报告与结论常常太过抽象与笼统。概念化、简单化是所有调查报告的天然缺陷。靠着这些资料,难以发现消费者(不管是个性的还是共性的)的细腻需求,难以还原消费者在现实情境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与真实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总是“隔”着一层。设问,靠着上面对冯氏电影诀窍的分析,能复制出另一个冯小刚吗?电影学院的知名教授与知名影评人,能指导出一部像样的电影吗(哪怕只是选择剧本、挑选演员)?
 
     要准确地了解消费费,关键还得靠经验(感性认识)!各种数据报告(理性认识)虽然有用,但只是辅助的、据以印证或纠偏经验的参考资料。经验中包含着大量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包含着真实的、精细的原始信息。比如冯小刚,他在构思一部电影时,能预想出观众看到哪里时会哭、看到哪里时会笑,哭和笑的各占多少人;当他拿到一个剧本,再定一个预算后,就能掐算出能卖出多少票房。这种看似神奇的本领,在很多行业都有鲜活的例子。经验丰富的产品策划人,如同消费者肚子里的蛔虫,消费者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经验从哪里来?一是自己亲身的生活体验,二是长时间、大量的亲身交往(最好是前一种方式)。这两种方法,都要自己亲历亲为、耳濡目染。以史玉柱做产品研发为例,他在开发《征途》游戏前,花了大量时间泡在各种网络游戏里,作为一个玩家体会玩家的心理感受—采取的是前一种方法;在开发脑白金之前,他花了大量时间到公园里与老年人交谈,仔细探询他们对礼品的喜好与接受程度—这是后一种方法。史玉柱没有依赖同行的分析报告,也没有指望下属去做市场调研,而是挽起袖子自己去干。结果怎么样,你懂的。
      但获得经验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一个产品策划人,在之前的生活中与某一类消费者交往不多,没有某一类产品的消费经验,眼下也没有大量时间去亲身体会,怎么办?可以请教这方面有经验的专家吗?不行!他们能告诉你的,比调查报告强不了多少。正确的做法是,歇着!每一个策划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那些你不熟悉的领域,不是你能够操盘的,让有经验的人去做吧!否则,哪怕厉害如冯小刚,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在拍了多部成功的商业片之后,冯小刚想高雅一把、文艺一把,拍一部能摆进庙堂的片子。在《夜宴》中,他把《哈姆雷特》和《雷雨》两个东西方乱伦案揉在一起,还加进了古装武侠动作。但是,过于繁复的故事让老外没看懂,中国观众更是消化不了,影片中一段对白居然让观众笑爆了场。冯小刚听到后,肠子都悔青了!

      总体来说,冯小刚是一个好导演,一个难得的产品总监。等他不拍电影了,把他请到企业里做产品研发,行不行?“我看行!”—葛优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xinying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