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销》杂志专栏

新营销

公告

《新营销》杂志专栏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594

总访问量:13682227

移动互联网破局之道

2013年05月08日

评论数(0)

  ■文/见习记者梁健航 王品月 发自广州

  “很多所谓的创业导师忽悠大家移动互联网创业门槛低,实际上,在我们看来,移动互联网的创业门槛越来越高,是富人才能玩的游戏。”《新营销》记者采访葡萄社交助手创始人杨维全时,他由衷感叹移动互联网创业“伤不起”。

  作为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千军万马之一,杨维全坦陈自己现时没有盈利的打算。葡萄作为一款打通手机通讯录与网络社交工具的APP,并非没有盈利空间,各种形式的广告、与运营商合作收取渠道佣金等都是不错的盈利方式。杨维全却前怕狼、后怕虎,一来担心伤害用户好感,二来对中国手机用户的免费习惯忧心忡忡,加上用户只有50万,他始终不敢把盈利提上议程。

  实际上,葡萄所遭遇的,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缩影。“不提盈利”甚至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某种共识。微信的张小龙、米聊和miui的雷军、百度的李彦宏、创新工场的李开复等行业大佬最近都表示“目前移动互联网谈盈利尚早”。整个行业仍在跑马圈地,前景很美好,却又遥不可及。由于结果实在难以想象,大家只好用信心支撑自己烧钱割肉,而对未来绝口不提。

  传统盈利模式:此路不通?

  多家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接近5000万部,而安卓系统智能手机数量更是达到1.3亿部,占全球安卓手机总量的四分之一。全球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移动互联网成为为数不多的创业“乐土”,引来无数创业者前赴后继。据艾瑞咨询发布的相关数据,预计2012年中国Android平台开发者达到116.31万,苹果APP Store开发者达到16.83万。

  但桌面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似乎在移动互联网上行不通。以广告为例,Opera Software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桌面互联网广告有效CPM(千次展示成本)为3.5美元,移动广告的有效CPM仅为0.75美元。作为对比,印刷广告的CPM最高达到100美元,移动互联网广告仅占网络广告总支出的7%。

  为什么传统形式的广告在移动互联网上行不通?除了很多营销者对这个新的平台犹豫,很多智能手机用户还说出了更根本的缘由:三点几寸的屏幕很小,谁还希望广告在上面占了一半甚至大半的位置?人们习惯了PC的视觉感受,传统形式的广告或许根本不适合在手机屏幕上露出。

  那么推送广告呢?用户看似不需要付出金钱,开发者也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收入,实际上却是以损害用户利益为代价的。恶意的广告推送不但严重降低用户体验,还让用户耗损流量、耗损话费。在跑马圈地时代,哪个开发者敢牺牲用户体验换取微薄的广告收入?

  靠付费下载应用呢?对习惯于免费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培养付费习惯谈何容易。以APP STORE为例子,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区下载量占APP STORE下载量的18%,收入却仅为3.1%;相比之下,美国苹果用户APP的下载量仅为28%,却给APP STORE带来了42%的收入。中国苹果用户每次下载带来的收入仅为3美分,美国消费者则为28美分,相差近十倍。

  尽管利润微薄,开发者一般还是按照先苹果后安卓的顺序开发应用。因为与安卓相比,iOS让开发者更为放心地尝试应用收费。而现在这片收费应用“最后的乐土”也面临危险。很多苹果用户通过“黑卡”,利用信用卡漏洞以人民币兑美元1比1的价格购买iOS付费应用,这些收入最终被苹果判定无效,让开发者颗粒无收,损失惨重。

  移动互联网盈利困境带来的是让创业者、开发者难堪的数据,对中小型创业公司而言,境况更加艰难。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有34.4%的开发者处于亏损状态,另外有40%左右处于持平状态,实现盈利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仅为两成。

  百度的移动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不到10%,百度却将25%的研发经费投入到移动互联网领域。百度CEO李彦宏表示:“百度尚未找到移动互联网的最佳盈利模式,但也不急着弄清楚,只知道公司的移动业务还有很大成长空间。”这也许是移动互联网行业许多创业者的心声。

  破局盈利困境:看上去很美?

  尽管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似乎“不差钱”,并且宁愿将精力集中于完善应用功能、加强用户体验,而并不急着盈利。但探索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始终是业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中小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到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仍然没有找到破局之道。

  率先摸索出生财之道的似乎是游戏开发商。在安卓平台上,《愤怒的小鸟》是免费的,收益来自游戏的嵌入式广告,在全球范围内,《愤怒的小鸟》每月的广告展示(PV)就有100多亿,已经超过谷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广告商—月收入超过3000万元,几乎相当于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市场的总和。

  《愤怒的小鸟》开发商Rovio还致力于打造“愤怒的小鸟”娱乐产业链,包括游戏、电影、玩具、电视剧等周边产品,俨然要创造一个堪比迪斯尼的“小鸟王国”。

  在2012年广东互联网大会上,业界人士表示,手机游戏只做一次,团队需要的钱不多,可能只需要两三百万,不赚钱的时候马上关门,赚钱的时候没必要继续融资,很有可能是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收入增长最快的部分。

  O2O(线上线下融合转换)也是移动互联网业内人士经常提及的盈利趋势。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在CSDN 2012移动开发者大会上提出,移动互联网将融入主流生活与商业社会,货币化浪潮即将到来。目前线下商家成熟度不高,反应速度滞后,一旦与线上连起来,将会产生巨大的爆发式能量。

  网秦CEO林宇此前接受采访时举例,网秦投资了一项新技术,可以用手机识别报纸上的广告,了解促销打折、商家地址、优惠活动等信息。“以前在纸媒投一个广告,有100个电话反馈,用我们的手机应用,则可能收到1000个电话反馈。而且相比传统媒体和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手机)可以反映出消费者地理位置、兴趣爱好、机型等更多更有含金量的信息,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不管构想多么好,在移动互联网这片创业者扎堆的热土上,还没有多少勇者能将理念成功变现,一切都只不过是“看上去很美”。

  案例

  愤怒的小鸟:聚沙成塔的移动广告平台

  很多手机玩家可能已经发现了,运行《愤怒的小鸟》的时候,手机耗电量急剧上升,玩一会儿手机就没电了。你可能没有想到的是,消耗电量的元凶其实是《愤怒的小鸟》里附带的广告,由于游戏里的弹出广告过于频繁,让《愤怒的小鸟》的耗电量与其他安卓免费程序相比更为明显。你可能更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小广告让《愤怒的小鸟》一飞冲天,这个简单的小游戏,已经取代谷歌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广告平台。

  去年12月4日,《愤怒的小鸟》开发商Rivio首席执行官彼得·维斯特巴卡宣布,《愤怒的小鸟》每月为Rivio带来120万美元的营业收入,而免费的Android版《愤怒的小鸟》游戏内置广告每月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00万美元。这就意味着Android版《愤怒的小鸟》即使免费,但由于下载量大,小广告也可带来与iPhone版旗鼓相当的营业收入。彼得·维斯特巴卡表示,绝对可以把Rivio当作广告公司,因为他们现在每月有100多亿个广告印象,是最大的移动广告平台。

  在Android平台上,《愤怒的小鸟》是收费版本与免费版本并行,收费版本去除广告,免费版本则嵌入各种小广告,赚取广告费。尽管移动互联网的有效CPM(千次展示成本)与纸媒乃至桌面互联网相比很低,但由于《愤怒的小鸟》下载量巨大,仍能获得可观的收入。AdView运营总监孙永利表示,《愤怒的小鸟》日广告展示(PV)超过3亿次,月广告展示超过100亿次,是个什么概念?按CTR 1.5%,点击0.2元计算,月收入就超过3000万元,几乎相当于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市场的总和。

  《愤怒的小鸟》以嵌入式广告为主。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手机游戏厂商主要以“游戏免费、道具收费”的模式盈利。但是,目前中国消费者还没养成良好的付费习惯,多数人认为软件免费是天经地义的事,宁愿花几千块钱买手机(硬件),也不愿意花几块钱买应用(软件)。因此,嵌入式广告是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发展趋势。学者陈永东认为,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不断普及的背景下,估计今后会有更多的有创意的广告形式出现在智能终端游戏的屏幕上,只是可能多数要在联网的前提下进行。

  除了静态的横幅广告,澳洲免费版《愤怒的小鸟》增加了影视广告,在游戏开始之前,先播放串流影视广告,且每一关卡也嵌入影视广告。

  《愤怒的小鸟》通过移动互联网广告赚得盘满钵满,2012年开始从线上转向线下。Rovio已经在北京、上海开设实体店,销售2000多种《愤怒的小鸟》周边产品。预计未来两三年,Rovio将在中国开设600家连锁店。《愤怒的小鸟》将很有可能被打造成第二个迪斯尼帝国。

  案例

  唱吧:切中刚性需求的网络营销

  和“声音”有关的事儿在2012年都特别火爆。细数那些一夜成名的“声音”,草根选秀界有《中国好声音》,APP领域一定是唱吧。

  唱吧将自己定义为社交性质的手机KTV,其创始人陈华将用户需求分成三类,一类用户想借助唱歌发泄情绪和娱乐,这占据了用户数的一多半;第二类,想通过唱歌出名,享受被围观的乐趣;第三类,也是陈华最希望扩大的用户群体,即想交友和追星的人,陈华将他们视为屌丝用户。

  唱吧强调“以歌会友”的社交性。据说唱吧的明星歌者,每天与粉丝互动,彼此满足被围观和围观的快感。这种互动夯实了用户对唱吧的忠诚度,这也是唱吧如今传说被估值7500万美元的基础。

  准确切中用户的刚性需求后,唱吧开始了自己的网络营销。通过与QQ空间、腾讯微信、腾讯微博等SNS平台合作,使得这些平台的用户无需注册就可以使用唱吧,将歌曲分享给好友。

  微博营销也是唱吧走红的助力器。微博上有很多与唱吧相关的事件,虽说是网友自动发起的,但唱吧发现之后会请媒体放大这些事件,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唱吧定期举行的一些比赛也拓宽了自己的路。比赛一般会吸引十几万人参加,参赛者只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上传歌曲就算参赛作品,得到鲜花最多的即为优胜者,规则虽然简单,但这种比赛可以增强用户互动黏性。作为一款十分消耗流量的应用,唱吧获得了许多运营商的推广渠道,其次找上门的是唱片公司,他们希望通过唱吧挖掘、推广歌手,进一步扩展了唱吧商业合作的空间。

  唱吧一时间风光无限,但和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公司一样,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中。狂热粉丝的钱永远比用户的钱好赚。陈华对此极有信心:“这个产品的路子很多,很好做收入。狂热的用户会为这个投入。”

  “暧昧经济学”或许是唱吧未来盈利的所在。在唱吧唱歌可以打榜,有打榜就有竞争性。偶像歌者之间的比拼会导致粉丝拼命送花送礼物,帮助偶像赢得名次。这些虚拟的送礼物方式,陈华曾表示不排除以后可能要付费,唱吧未来可能会选择出售虚拟物品的盈利模式。

  目前唱吧已经通过品牌冠名一些线上比赛赚取广告收入,但陈华还不想很快从赞助商身上挣钱。目前唱吧的品牌合作商包括丰田、可口可乐、交通银行和一些纺织品品牌等。

  在商业化方面,唱吧和大多数专注产品的团队一样,希望步子再慢一些,先把用户规模做起来,做到无论从哪些点切入做商业,用户都不会流失,唱吧才会越唱越响亮。

 

  印美图的O2O模式

  ■文/见习记者梁健航 发自深圳

  全球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移动互联网成为为数不多的创业乐土。无论是雄心壮志的中小企业,还是腾讯、百度等桌面互联网巨头,都纷纷扎堆移动互联网跑马圈地,唯恐在新一轮的互联网浪潮中落后半步。投资方对移动互联网趋之若鹜,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新奇有趣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尽管整个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却始终让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甚至是腾讯、新浪这样的巨头百思不得其解—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上盈利?创业者只好这样鼓励自己:“马化腾还想过几百万卖掉腾讯呢。”坚持下去,就能找到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

  大多数从业者认为,O2O模式(线下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实现盈利的一个大方向。但O2O是一个很玄的概念,对创业者来说,难以提供实质性的灵感和帮助。怎样才能将移动互联网与线下商务机会有机地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前台?作为国内第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硬件创业项目,或许印美图微信相馆(以下称印美图)为移动互联网O2O商业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好玩的“微信相馆”

  微信,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为社会化营销带来了巨大的想象和创新空间。有人说微信是SNS、是新媒体平台、是新一代企业客户服务平台、是移动互联网O2O平台……印美图为微信公众平台的社会化营销带来了另一种可能—基于公众平台的硬件项目。

  先解释一下印美图怎么玩:印美图的硬件设备是一个半米见方的无线打印装置,正面是一块8.9寸的液晶屏幕。用户用微信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关注印美图官方账号,即可将要打印的照片发送到印美图官号,自助打印LOMO照片。假如网速较快,不超过30秒,精美的LOMO照片就会从终端“掉落”下来。

  一开始印美图的自助照片打印并非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而是基于安卓、苹果手机APP。为什么要放弃自主研发的APP,而选择微信公众平台?印美图创始人黄昱钊表示,国内很多手机用户仍在使用GPRS移动网络。对这些手机用户来说,网速限制始终是一个瓶颈,APP下载和安装是很困难、很缓慢的过程。曾经有一个用户为了使用印美图,用GPRS网络下载安装APP,一个小时都没有成功。一百个人看到印美图的机器,一看到要装APP才能自助打印照片,可能三分之二的人就不装了,等于砍掉了三分之二的流量。相比之下,微信的装机量与印美图APP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也就免除了用户下载安装APP的苦恼。

  2012年8月印美图推出,受到很多“潮人”关注。黄昱钊表示,女孩子最喜欢玩印美图,在用微信自助打印之前,她们甚至为打印照片耗费很多时间下载APP。

  有效的营销工具

  印美图这部简简单单的照片打印设备不仅仅是玩具,还是有效的社会化营销工具,已经在一些商业活动中崭露头角。

  黄昱钊解释了印美图在营销中的独特优势:消费者通过印美图得到的是一张自选的精美LOMO照片。你给消费者一张传单,他可能随随便便就扔掉了,你让消费者免费自助打印LOMO照片,自己的照片肯定不会轻易丢弃,照片上附加的广告信息就可以在消费者手上停留很长时间。

  再者,LOMO照片的下半部分是空白的,这些空白的地方,有着巨大的品牌宣传空间。以宝洁为例,他们曾搞过“锁定星期五快乐”活动,租用印美图照片打印终端,将机器摆在写字楼让白领免费打印照片,并在空白的地方印上宝洁的LOGO、广告标语和网站二维码。白领们把照片带走,相当于把宝洁的网络入口带回家,还相当于把宝洁品牌带回家,手机一扫描,即刻登陆宝洁网站。而正方形的LOMO照片,也便于在网络世界传播。

  并且,印美图还可能给商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他们收获高质量的微信粉丝。黄昱钊举例,宝洁曾在之前的活动中租用印美图终端两天,消费者要关注宝洁的微信官号,才可以在印美图上免费打印照片。宝洁微信官号以前每天的互动可能只有几十条,接入印美图后,两天之内,宝洁的微信官号就增加了几百名粉丝。与微博相比,微信的粉丝增加是很困难的,100个微博粉丝可能只值5块钱,一个微信粉丝的推广价值则可能高达50块到100块,商家通过印美图收获高质量粉丝,是微博营销无法比拟的。

  黄昱钊表示,自己想到云打印、做印美图的时候,还没有想到自己正在尝试的是O2O,直到O2O概念逐渐在移动互联网行业火起来,才知道自己正在做的就是O2O。通过这样的模式,可以让商家和消费者建立很强的联系,而不像微博,很多时候都是在做着很虚的事情。

  未来,印美图可能会在更多的商业营销活动中展现更多的可能。如今印美图正在与奔驰洽谈,在后者的4S店布置照片打印终端,给每位来访者打印一张附有品牌信息的LOMO照片,为顾客提供留念服务和品牌服务。此举对奔驰来说,有广告价值;对消费者来说,有纪念意义;对网络营销来说,LOMO照片上的二维码是重要的网络入口。

  印美图未来有可能开发大屏幕版本机器,除了是照片自助打印终端,大屏幕更是广告展示平台。印美图的设备日后有可能拥有打印优惠券等O2O功能,在技术上都是问题不大的。

  明晰的盈利模式

  与很多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不同,摸索出属于自己的O2O之道以后,印美图也就水到渠成地形成了有效的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要盈利应该不是不行,但是国内用户还没有形成好的付费习惯,不太愿意为软件付费,才让大家觉得赚钱比较困难。如今在盈利上做得比较好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其一是手机游戏商,活得滋润的他们每年的盈利可能达到数千万元;其二就是O2O。”黄昱钊说。

  对印美图来说,现阶段主要的营业收入来源是企业日租市场。因为印美图的机器非常好玩,而且给企业开展营销活动带来很大的方便,去年8月产品成型至今,宝洁、奔驰、歌莉娅、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等都租用过印美图终端。“像宝洁这种企业,一台机器一天的租金可能是两三千元,收费不是很高。在国外,类似的机器收费是5000美元半天,7500美元一天。我们是根据客户预算来定价的。我对印美图的定位是产品提供商,所以不会花太多时间去试点,机器布点出去,主要是要赚钱的。”

  此外印美图正在尝试加盟模式。“我们的加盟模式跟国外很多景点的拍照服务有点像,景点的那些相机、打印机其实都是厂家提供的。现在广州大概有十个加盟点,北京、上海、厦门也有试点。印美图的机器实际上是不用很多宣传的,因为微信平台本身就有LBS服务,有流量导向性,人们通过微信“看附近的人”,就可以找到离身边最近的印美图终端。从广州歌莉娅以及厦门的一些试点可以看到,其实真的有很多人通过微信找到印美图机器,看了觉得很好玩,就跑去玩。目前加盟试点的照片打印是十元三张,能够被普罗大众接受。”

  但印美图现在还没有大规模铺点,更多是担心线下加盟商做不起来。比如厦门的试点机器,本身是有运营的,会在网上倒流量过去。广州歌莉娅也有布点机器,由于歌莉娅本身名气很大,整体氛围比较文艺,适合印美图的风格,主要受众是年轻潮流男女,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效果不错。黄昱钊希望印美图的机器承包出去之后,加盟商能够做大做强。要是业务不上不下,对加盟商没好处,对印美图的品牌形象也有很大的损害。

  黄昱钊觉得印美图虽然作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却似乎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在网络上营销自己,对他们这种O2O商业模式而言,与其说网络营销给硬件设备带来关注度,不如说硬件设备给APP、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平台带来流量。“我们现在更关心的不是网上曝光度,而是网下曝光度。”印美图没有做微信、微博推广,只是把它们当做客户服务平台。但印美图微信官号每天都会增加一百多个粉丝,基本上都是试点机器带来的。

 

  葡萄:做最纯净的熟人社交

  ■文/本刊实习记者王品月 发自深圳

  从最初简单的文字传播,到而今视听声画整合发送,移动社交应用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信息传播渠道,交流平台愈加宽广。“摇一摇”附近的陌生“有缘人”,“刷一刷”微博上的大事趣闻,成为智能手机控们寻求社交机会、获取信息的习惯性动作。当陌生人社交成为主流、海量信息充塞网络之时,杨维全和他的团队却“化生为熟”、“化多为少”,从陌生人社交的反方向出发,缩小熟人交流和网络交友之间的鸿沟,用葡萄社交助手(以下简称葡萄)帮助用户整合“碎片化”的熟人信息,回归到最单纯的关注自己的朋友。

  整合“碎片化”的熟人社交

  “移动社交工具很多,好友体系混乱,熟人之间的沟通和分享越来越复杂,而我们希望熟人社交很纯净。”杨维全说做葡萄的初衷是做一个简单的熟人社交应用,关注人本身,拉近熟人的距离,而不是像大多数社交平台那样,变成新闻阅读器。

  葡萄是一款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熟人社交应用,能够把手机通讯录与时下三大社交平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人网上的好友关联起来,实现跨社交平台刷新联系人动态信息,用户可以“立体”地掌握自己熟人圈的社交动态,这些功能是其他移动社交客户端所没有的。

  “例如微博客户端,微博信息显示都是基于一条时间线,内容是碎片化的,噪音太多。现在我们通过微博更多是阅读新闻,或者是公共账号刷屏,好友偶尔发一条很重要的微博,如果你用了葡萄,就会很快关注到他的动态。”杨维全说,葡萄就是帮助你把朋友的信息挑选出来,只要你有好友的手机号码,就能快速导入他们的关系进入葡萄,阅读家人朋友在社交网络(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的更新信息,让那些被各个社交网站“碎片化”的信息再次“聚合”到一起,真正关注你的熟人朋友,建立稳定的社交关系。

  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曾提出著名的私密社交原理,即在任何时候,人们最多能与大约150人维持稳定的社交关系,其中50个是你值得信任的朋友,15个好朋友,5个最好的朋友。关注一定数量的私密好友,正是构建高质量社交网络的基础。

  陌生人社交产品早已不计其数,很难再开发出一片蓝海,移动互联网公司的视线渐渐转向熟人社交。葡萄作为国内开发熟人社交产品的先行者之一,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样围绕手机通讯录的社交工具微圈,走的是小清新路线,将手机短信功能与即时社交软件功能相结合,将通讯录中的好友划分为不同的圈子进行管理,并提出“寻”功能,找到想解闷的人,一起进行线下活动,从线上走到线下,是一种新颖的O2O熟人社交模式。

  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公众仿佛生活在一个透明的世界里,各种“门”事件频发,葡萄将用户通讯录上传到服务器,难免让人心有余悸。对敏感的隐私问题,杨维全解释说,对于服务器上的电话号码,葡萄只是做了一个四个字节的摘要,葡萄的工作人员根本无法知晓电话号码,运营商也无法拿到用户的通讯录。这是业界常用的技术手段,微信等移动社交工具都采用了这种技术。

  多维度慢营销

  与许多移动社交工具砸钱赚吆喝博取曝光率不同,葡萄最初的营销来自于一个意外事件。除了关联功能,葡萄还有一个“微博神器”—微博来电秀。葡萄将通讯录与新浪微博关联后,用户拨打电话时可以在通话界面看到好友实时的微博动态。

  @远山的XX的一条微博来电秀“按今晚喝的量,回家得跪蚂蚁,还不能跪死,也不能跪跑……”网友对这条有趣的微博疯狂转发,葡萄在关键时刻顺水推舟,微博大号持续跟进,最终让这场意外的微博营销活动完美收官。相关数据显示,几天之内葡萄安卓版本下载量超过10万,苹果版本排名飙升进TOP30。

  杨维全认为自己做营销“又慢又笨”,有了一次意外的微博营销之后,葡萄还是把重心放在产品创新上。“最好的营销就是不要营销,在没有做好产品之前不要骚扰用户,尽管这些规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被打破了。”杨维全坦言,激烈的竞争逼得你不得不博取关注,“包括像陌陌这样的产品,都在不停地做营销,每一个案例的背后都是公关公司在操作。”

  例如陌陌Mike隋视频,“一个老外屌丝中文哥超强12人模仿”,短短几天转发量超过40万次,一度成为各大视频网站和门户视频专区的头版头条,这一视频营销为陌陌带来了200万注册量,极具病毒传播效应。

  “营销投入其实并不少,需要资本支持和业界支撑。”杨维全希望葡萄的营销可以“慢一点”,“唱吧的营销力度非常大,他们直接在微博上做硬广,每个大号800到1000,每天三五个大号持续轰炸,他们把这个叫做微博营销维系,会统计营销效果。”杨维全认为唱吧的营销有些“过了”,用户活跃度一直在下降,“毕竟唱吧的需求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背靠大树好乘凉,葡萄尽管刚刚起步,但却有得天独厚的免费推广平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人网就是我们最好的推广平台。”杨维全解释说,用户活跃度和UGC(用户生成内容)是社交平台的关注点所在,葡萄在盘活用户通讯录的基础上,可以增加用户使用社交平台的活跃度,葡萄与三大社交平台形成了荣辱与共、同进同退的关系。

  比如人人网,就曾多次在主页力推葡萄,葡萄作为人人风重要的数据来源,在UGC和用户活跃度上都贡献了不容小觑的力量。“葡萄是人人网和新浪微博很重要的用户活跃渠道。人人网和新浪微博这样的社交平台,主要关注用户和用户关系。”杨维全说,新浪微博用户已超过了3亿,哪一个应用对增加用户量和UGC两个指标提供帮助,这些社交大鳄自然就会青睐它多一点。葡萄的新版本与微信有联系,内容可以直接发到微信的朋友圈或者是微信上的某个人,这会给葡萄再添一座“靠山”。

  “好的营销会让用户无感知,花了钱还会很开心。”杨维全不想像其他社交工具一样,在贴吧和论坛里自我调侃、自我轰炸搏出位,对于应用市场的潜规则—竞价排名,葡萄也只是花了很少的钱在做。杨维全表示,尽管互联网时代的口碑营销很难做,但葡萄还是希望用创新的产品和技术,以及良好的顾客服务做到葡萄成熟时。

  “钱景”在何方?

  移动互联网曾被业界戏称为富人才能玩的游戏,纯粹的移动互联网还没有探索出自己的盈利模式。和葡萄一样,大部分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是靠投资方支撑局面,但和其他社交模式相比,杨维全认为熟人社交的盈利模式基础或许更靠谱些。熟人社交的泰斗级应用Path就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创始人是Facebook 元老级人物Dustin Mierau,曾拒绝谷歌1亿美元收购,但其在创建之初,用户才刚刚200万,估值却已经是上亿美元。

  艾瑞分析指出,目前移动社交呈现为熟人社交为主、多维化社交快速发展的局面,不仅因为熟人社交类应用发展时间较长,获取了大量的忠实用户。而且,熟人社交用户黏性强,用户参与积极性较高。其次,多维化社交通过与LBS相结合,为移动社交用户带来全新的用户体验,吸引用户积极参与。

  杨维全说,与陌生人纯粹的求搭讪心理不同,熟人社交往往是“严肃的”、“有价值的”。弹性用户在社交应用上常常是刷一刷手机,不带走任何东西,对于运营方而言,价值不大。熟人用户则不同,是真正有沟通需求的。因此其估值是弹性用户的10倍,未来的盈利相当可观。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就如同2000年时的腾讯,同样苦寻盈利模式。腾讯在互联网时代刚刚来临之际,守着一座金山却不会挖,吆喝着要贱卖,但在煎熬中探索了一年,开发出移动梦网后,便柳暗花明了。

  杨维全坦言,目前葡萄的盈利模式也还只是个猜想,并没有明确的规划。“我们相信,盈利模式肯定有,特别是在有客户的情况下,过早强调盈利,必然会伤害用户体验,伤害用户对产品的好感。”杨维全认为,互联网领域有明确盈利模式的只有游戏、广告和电商,“事实上,移动互联网需要资本从业人员花更多的耐心去培养用户。”他猜想,O2O会是未来的方向,例如和优惠券结合,或者更多的传感器模式,都是值得探索的领域。

  葡萄的前期投资大概在500万元左右,60%至70%用在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上,现阶段不存在盈利的压力。在葡萄的用户超过50万的时候,很多人主动找上门要求合作。中国移动就曾建议葡萄在名片上加彩铃的置换页面,用户看到好友的彩铃,自己也想试一试,就要付使用费,葡萄可以获取渠道佣金,每次交易在0.5元到1元之间。但是,出于对用户负责任的“不着急”心理,杨维全统统拒绝了。他认为,手机应用的单独盈利模式会很难,中国用户不太愿意使用付费软件,互联网公司要考虑与线下的东西合作,微信也在努力探索O2O盈利模式。

  尽管“钱途”茫茫,叹盈利之多艰,杨维全对未来的熟人社交依旧信心满满。熟人社交未来的再创新或许是个伪命题,但熟人社交模式是每个用户的刚性需求,葡萄要做的是让熟人社交更加简单、方便,朝着纯净化发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新营销。

上一篇:真实的力量
下一篇:营销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