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管理

常亮助手杨林

公告


杨林,领导力培训专家常亮老师助手。“企业培训管理”研究实践者。




杨林微信号:peixunquan021(培训圈全拼+数字021),新浪微博:培训这个圈圈

圈圈价值观:尊重、分享、开放、谦逊、平和、友善。


统计

今日访问:143

总访问量:292370

圈圈原创:学习是种生活方式

2014年10月09日

评论数(0)

作者:杨林

 

杨林微信号:peixunquan021(培训圈全拼+数字021),新浪微博:培训这个圈圈

圈圈价值观:尊重、分享、开放、谦逊、平和、友善。



 

 

这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对各个行业的冲击还真不小,很短的时间内各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似乎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过以本人愚见,工具可以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不变的应该是保有一颗有定力的心,而且在外部变化越多越快时越该如此。

 

 

从事培训咨询行业这么多年,见的最多的就是企业希望咨询公司来两个妙招,咨询公司便不得不转而去要老师来两个妙招。反正就一点,怎么解决问题快速怎么来。殊不知别说这灵丹妙药世界上几乎没有,即使有,通常也是以牺牲长远目标为代价的。

 

 

就好比一个人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问你要慢治还是快治呢?慢治嘛当然过程的痛苦会更多点,身体好转的时间长点,但对身体没什么伤害,而且有可能病一次好了后,身体体质比以前更强健一步。这快治嘛就更简单了,你看看各大医院那永远人满为患的吊水室,就知道我们国家滥用抗生素有多么严重了。问题是眼前这病看似治好了,身体却越来越差,于是乎很容易就生病了,而且生病后一次比一次用药的剂量要大,否则即使用了抗生素也不见得能好。

 

 

再来看看我们从小到大的求学经历吧,正常情况下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大学再读4年,直到人们把脑袋都读晕了,熬过了数不清的不眠之夜后,才终于盼到了毕业那天,于是在仰天长叹后开始了求职生涯,此时却发现学的那些东西早已还给了老师。不论怎么说,这么长的读书生涯还是得一天天,一年年慢慢过的。(杨林原创文章版权所有,如若转载敬请注明“作者:杨林。来源:培训这个圈圈”)。

 

 

既然如此,到了企业里,解决问题起来为什么就那么没耐心呢?企业内部是个大系统,企业里出现了问题也绝非是某个技术点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是系统的问题。既然是系统的问题,解决某个枝节的毛病对整体改善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作用又能否持久呢?

 

 

别说能提供绝招的老师几乎没有,就算有,这绝招也很难通吃天下。

当然,对于企业来说,老板们没那个耐心跟你磨唧,而且不少老板们恐怕在这方面也吃过一些亏,学精了,看效果给钱。所以啊,这也是个系统的问题,跟中国的文化背景,中国人的成长环境,大社会的背景,企业自身的问题等等都有关系。

 

 

要我说啊,企业里的问题最终还是得企业的人自己解决。不过外请专家我个人以为还是相当有必要的,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找对了专家可以让企业里摸着石头过活的亲们少走一些弯路,否则走错路的代价可不是这么点课程服务费了。

 

 

最终企业里的问题,尤其是那些顽固的老大难问题,不指靠企业内部建立起健康的生态系统,从而从本质上去解决问题,难道还能指望一两个妙招?(杨林原创文章版权所有,如若转载敬请注明“作者:杨林。来源:培训这个圈圈”。)

 

 

所谓学习型组织,教练式团队就是这么来的吧。

个人自学,团队一起学,外请专家把握方向,过程纠偏,然后内部自己再消化,再优化,有必要的话再请专家纠偏。不过得记住哦,这儿必须是真正的专家,不是砖家。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改善,在过程中建立企业健康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善企业的体质。最终的目的,是靠企业自身强大而健康的体系解决问题,消弭问题于萌芽之中,而不是手忙脚乱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各位看官,您们意下如何呢?

 

 

 

 

 

作者:杨林

领导力培训专家常亮老师助手。“企业培训管理”研究实践者。


文章交流,或预约常亮老师课程,欢迎与杨林联系。

联系方式:微信peixunquan021,或qq13681242497129532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常亮助手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