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517
总访问量:1345903
2012年09月30日
评论数(0)何谓强势的品牌?强势的品牌不但体现在与竞品的竞争力上,也体现在对终端势力的谈判的话事权上,一个品牌面对的不只是同业同行的竞争,也面临着自身所处产业链中上游与下游的竞争。特别在现代中国市场,可以说非强势品牌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而真正的强势品牌是要从自身产业链中杀出重围内呢?还是要先在消费市场获取先机?
艰难的生存环境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更看重的是市场面的品牌之争,简单地说,那个时代“铺货”不是个大问题,品牌间几乎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在同一家超市上,你的产品不用太费力就可以和那些知名品牌摆在一起,不同的是名牌卖10个,你卖2个或者3个,但基本能活。可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跑着跑着差距就拉开了,差距越来越远,很多人掉队了,只有少数知名品牌坚持在跑。这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跑不动了,体能和信心都没了。
原来KA卖场开始收取起了高昂的进场费,并且你不卖货,他们还要赶你下架,被赶出超市不说,进场费你也甭想要回,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恨啊!这个时代真是“势力”啊!连自己的下游也变得这么唯利是图、冷酷无情。于是乎很多企业感叹世态炎凉,心灰意冷之余,干脆告老还乡多置良田美宅(买楼)颐养天年。
这是因为终端的盈利模式发生了改变,超市的盈利由买产品抽取利润,渐渐向上游商家索要“进场费”的盈利方式转变,说白了就是超市仅靠买东西赚不到那么多钱了!所以仗着自己“地头蛇”优势耍横使混,把成本转嫁给上游商家。于是上游商家的你就成了替罪羊。
不要怪终端的“认钱不认人”,其实他们也不容易,他们也是被逼的,他们被更强大的同行欺负后,只有把怒火转向更好欺负的你!说到底他们也是“被欺负”者,他们被人打后,窝了一肚子火,刚好看到更好欺负的你,怎能不打你一顿出出气?
那么是谁把他们(终端)打了一顿呢?且不说日益高涨的铺租(被地主打也就算了,谁让自己是佃户呢?)他们更多是被那些牛高马大的“老外”同行给打了!以沃尔玛为首的“老外”同行,仗着自己体能个头高大,根本不把我们这些“东亚病夫”放在眼里。那是卷起袖子就上!
沃尔玛是怎么打的呢?他们不只是体能好,问题是他还有背景——黑帮老大,除了能打之外还有相当的组织能力,话说现代的黑帮都很彬彬有礼,不注意看还以为是绅士团呢!他们已经不靠打砸抢或者收保护费盈利了,他们已经开始有规模有组织地从事正当生意了!一点都不黑,反倒是白得有些刺眼。
沃尔玛的盈利模式也跟传统综超不一样了,他们通过自己的组织势力可以把进货成本压得很低,然后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挤兑同行,你一定会问,沃尔玛优惠大酬宾风光了一把,可他自己吃什么啊?你还别替他操心,他还真吃得滋润,人家靠的不只是卖货抽利了,人家靠的是高速的资金流转率,你卖了一轮,人家可以卖10轮。你毛利再高也干不过他啊!况且由于沃尔玛把成本压得很低,你的毛利未必就一定比他高。再加上,沃尔玛的什么全球卫星ERP订单处理系统,可以做到极低的库存坏货率,省了多少钱啊!
沃尔玛降价,咱的终端也得跟着降吧!人家降价有利润,咱的终端降价没利润,怎么办?
找个冤大头顶上!这时刚好你笑嘻嘻地迎上来,说是要借贵方宝地一用,恳请行个方便之类的。就你了!不宰你宰谁?
如何左冲右突?
现在的市场环境变了!变得错综复杂。你要考虑的不只是市场面品牌间的竞争问题,你还要兼顾如何在自身所处的产业链中突围,拿到话事权,想办法让上游配合,让下游终端就范!谈何容易?
但正是不容易才造就真正的强势的品牌,市场太残酷了,如同在古罗马的斗兽场生存,能活下来的都是强者!
那么强者是如何在这个艰难的环境中左冲右突,立于不败之地的呢?我们发现存在一个必然的规律,如果你在消费者心目中存有相当的位置,也就是说消费者买你的帐的话,当你面对你的下游——终端,你就有足够的话事权了!为什么?你怕终端,终端怕消费者,当你摆平消费者后,就摆平了终端!商业游戏跟儿时的斗兽棋原理一模一样。
当然摆平了消费者后,你就取得了绝对的优势,终端可以乖乖就范,但问题是当你的商品初涉人世,不经过终端怎跟消费者见面,消费者怎样就买你的帐?不经过终端,消费者就不知道你的好,消费者不知道你的好,终端就不买你的帐。这就又变成了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反正终端就是不放口,宰你没商量,你爱上不上,你还别不高兴,我还不打折!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产品(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人!)。有的是哭着喊着要进场的商品。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的商品若没有找准市场机会,或者没有规划清楚,你就掏高价进场。妄想碰碰运气看自己的商品能否走俏,那我奉劝你,还不如拿着你的钱去澳门葡京赌场玩几天呢!那里的赢面比这里多了去。
新品上市,跟打鸟是一样的,你只能开一枪,一枪不中,浪费的不只是弹药问题,而是鸟飞了,你再也打不到了!
但无论如何,你果真能够洞见市场先机,一旦捕获了消费者,你就在下游的终端具有了话事权,说不定,不是说不定而是肯定在上游哪里也取得话事权。
所以说中国的企业的突围不是在所处的产业链中突围,更好的方法是“围魏救赵”,在消费市场获得胜机,你才能在自己所处的产业链中获得话事权!当然这样说也不绝对,也有些企业先在自身产业链中获得话事权,再去消费市场获取竞争力。娃哈哈的成功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娃哈哈并没有在消费者心智方面进行更多的品牌建设,他们更多地是统合捆绑了那些零散的经销商,并收购地方性饮料厂,缩减生产运输的运营成本,从而有效地整合了从生产到终端的产业链,以更为“超值”的产品立身在消费终端。无论你喜不喜欢,在二三线市场,娃哈哈的产品都出现在你眼前。所以哇哈哈的成功仰赖的是“纵向”的产业链内的努力。把自身“纵向”产业链内的成功移植到“横向”的消费市场成功。说白了,娃哈哈卖的是有利润的无处不在的“产品”,是通过控制生产成本,让自己的产品更“超值”,并且无处不在。这方面娃哈哈的确很强,他们能通过在“纵向”产业链内的成功,造成在“横向”市场同业竞争面的成功。但老实说,娃哈哈对强势品牌的理解仍然是单极的。他们对“横向”市场同业竞争的本质——“心智资源”的认识仍然是茫然的。
强者的纵横捭阖之道
我们把同业同行的市场竞争比喻做“横向的竞争”,而把处在自身产业链中的话事权比喻成“纵向的竞争”,迈克尔.波特曾在其竞争战略理论里提出,一个企业处在通常处在5种竞争因素的包围中,自身所处产业链上下游两项纵向因素的夹击、横向同业者的竞争、新进入者的竞争、替他者的竞争。可以说迈克尔.波特所罗列的5方面要素涵盖了所有的经营因素,无一不全,
但迈克尔.波特的这些罗列更像是事实的堆砌,仅仅围绕与企业自身相关的5个方面,并没有揭示出各个竞争因素间的关系,对企业来说更象一些提示,并无助于我们决策。后来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三大竞争优势,即:成本领先;集中一点;别具一格,任何一家企业若想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在三者中作出选择,这样是能帮助我们的企业作出决策了,但似乎这种方法并未触及竞争的本质,一直到后来的里斯&特劳特倡导的定位,才揭示出竞争的本质,市场竞争的本质是消费者心智资源的争夺战。定位理论一经出世便光芒四射,几乎覆盖了迈克尔.波特竞争理论的光辉,连迈克尔.波特本人都承认定位理论是对竞争理论最本质的诠释,但波特忘了,里斯&特劳特也忘了,定位理论所触及的仅仅是市场面的竞争,里斯&特劳特所能告知你的,也仅仅是围绕消费者心智认知所展开的企业核心优势的打造,诺基亚的核心优势就是手机,格力的核心优势就是空调,这些都仅仅是围绕“认知”所建立的核心竞争力。他们认为:所谓的强势,就是聚焦的认知!
这在企业的传播范畴是绝对没有错的,但企业的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因为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市场面的竞争问题,还有企业置身产业链当中如何获取低成本的生产资源,如何与终端的谈判中获取更大的筹码。定位理论所触及和强调的是企业同行间的“横向竞争”,而没有顾及到企业身处产业链中的“纵向竞争”思考。
所以定位理论是无法解释海尔这样的企业的竞争力的,但海尔还是大行其道,为此里斯&特劳特甚至愤怒地称海尔不是品牌,只是贴着海尔标签的商品而已。里斯&特劳特没有错,海尔也没有错,里斯&特劳特关注的是“横向”的竞争力,海尔成功是因为它的“纵向”的话事权。可惜的是,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都坚守在自己的领域,老死不相往来!这就使得我们无法看到真相,以至于“定位派”与“绩效派”一直以来唇枪舌战,互有伤亡。
现在我们把两派撮合到一起谈判,让他们握手言和!我们先剔除掉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里的“潜在新进入者”与“替代性的竞争者”,这两个琐碎部分,而只保留“纵向”的产业链内部竞争因素,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必须提纯这些要素,以方便纳入我们研究模型。我们把企业在其产业链内部的话事权竞争力纳入“纵轴”,而把市场面的同行同业间的竞争纳入“横轴”,说得浅白些,我们把企业在自己“门内”的话事权,和在“门外”的竞争力纳入到一个坐标模型里来。以苹果为例,他的强势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就是在“门内”对上游组装厂富士康和对终端下游联通的话事权,苹果的话事权可以大到苛刻地掌控着上游富士康的生产,并只给予微薄的利润。对下游它可以让联通为其定制特别的服务。说到底,在产业链的“门内”,苹果可以让富士康帮它打工,让联通为其做服务。这就是苹果在“门内”的强势,在“门内”它是“当家的”,他是“掌柜的”。苹果跑到“门外”,他就遇到了诺基亚,遇到了IBM,如果苹果接连干掉了IBM和诺基亚,那就是苹果在“门外”的强势。
定位理论也同样无法解释苹果的成功跟定位的必然关系,定位派多数时间对苹果定位的解释是“创新”这样一个丝毫没有创意的解释。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公司,核心产业就涉及7个领域,并且这些领域互不关联,甚至都不再一个产业链内,定位理论更无从解释,事实是,一家企业若能活得更久,必须把产业的触及不同的领域,以便在经济萧条年代,进行产业间的风险对冲。企业家的首要任务是风险管理,而非攻城略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定位理论更象个“军略”,而非“政略”。
如图所示:
我们看到一个强势品牌,不只是在所处产业链中的拥有无比的话事权,也不只是在消费市场拥有消费者心智具有相当的品牌竞争力,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力量(虚线所标方向),又这两股力量相互影响而得。而可怜的代工企业既在产业链中没有话事权,又在消费市场没有品牌竞争力,这也是多数国内企业的现状,捉襟见肘,弱势得不能再弱势。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强者呢?
如果你象娃哈哈、海尔这样在产业链中有强势的话事权,你就有体能在消费市场具有竞争力,因为在消费市场你可以凭借生产优势、配送能力、终端控制,提供给消费者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不是品牌),特别在中国市场,有多数消费者是寻求“边际利益”性价比的,所以你仍然有市场,“山寨手机”的畅销就很明确地说明这一点,由于对生产成本的严密把控,可以造出功能强大性价比高的手机,一样能捕获“贪便宜”的国内消费者,你不能说这不是一种强势。
但在未来,随着国内消费观念的提升,在以品牌消费为主导的市场环境里,这种强势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当你掌控好自己“门内”工作,生产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后,要不失时机地围绕消费者心智展开品牌建设工作,不然,你笑不到最后。
娃哈哈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仰仗对“门内”功夫的过硬,生产出过硬的产品抢占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后,却不知道重视围绕消费者心智进行品牌建设工作。如果娃哈哈忽视这重要的一点,娃哈哈很难在未来的日子里持续领先。
娃哈哈由于在“门内”的功夫了得,在“纵向”的产业链内的成功使得其成为一个强势的品牌。
还有一类是因为在“门外”功夫了得,在“横向”的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的强势品牌,那王老吉就是首当其冲的了。王老吉是典型的发现市场机会,抢占消费心智的市场战争的发迹者,我们知道主导这次成功战争的是加多宝集团,而加多宝只是代理商的身份,也就是说,加多宝只是凉茶产业链中的一环或者两环,它无法控制整个产业链,也就很难控制凉茶的生产,所以到现在为止,红罐王老吉的终端零售价还是3.5或者4块,决定了其不能象可乐那么便宜遍地喝!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就知道可乐不只是“横向”的市场战的成功者,他还是在“纵向”自身产业链内的“当家的”。这就是在纵横两个维度的强者,是真正的强者。
对于王老吉来说,它下一步的任务跟娃哈哈是相反的,娃哈哈需要“横向”发力,而王老吉需要“纵向”发力。王老吉需要在心智面继续扩大使用时机,而在产业链的话事权上要加码,更广泛的市场需求,需要更平价的凉茶。象可乐一样,把可乐做得比水都便宜!王老吉就能突破瓶颈,再上一个台阶。而不是去搞什么体育赞助!
我们发现顶级强势的品牌是“纵横”两个维度都发力的,象可口可乐,象麦当劳。而他们做的都是最涉及行业本质的事情,郎咸平教授把“行业本质”理解为涉及消费市场的本质,为多数代工型的国内企业夹在产业链中间苦苦挣扎,郎教授的“行业本质”指明了代工企业必须进入消费市场涉及行业本质,才能最终突围。在郎教授这里,行业本质就是围绕消费心智的品牌构建。
但我们认为所谓的行业本质,最起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生产运营”面,第二是“消费心智”面,以麦当劳为例:麦当劳的行业本质是快餐,而做快餐就涉及两方面,
“生产运营”面:做快餐就是做地段,所以麦当劳在运营面是一家地产公司,在其“产业链”内,它能以较低的成本拿到最好的地段。只有控制出低成本的好地段,快餐才能成立,否则老赔钱,再高尚也没人干。
“消费心智”面:做快餐就是做欢乐,消费者不仅仅是为了吃饱肚子来麦当劳,仅仅吃饱,到哪里都可以吃饱!消费者基于更欢乐的进餐感受。所以麦当劳用欢乐的情绪吸引更多人到这里来。而汉堡薯条只不过是麦当劳的固定形式,并非行业的本质。
由此可知,超强的品牌都是在两个方向上发力的。
那次强的品牌往往是狐假虎威借助在一个方向上的力量作为筹码,来获取另外一个方向上的利益。
以星巴克为例,星巴克可没有做地产,星巴克可以拿到较低的铺租,得益于他在“横向”上的力量,一个商圈不能没有这个品牌。
红星美凯龙抓到了家私行业一个方向的行业本质,就是“地皮”,所以红星美凯龙是通过卖地搭台,来实现自己的大卖场梦想的。
所以强势之路如果我们不能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发力,我们是可以从一个方向发力,达成另一个方向的目的,如同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他周围的人也一定认同他,而反过来说,一个周围都认同的他的人,他也一定是品格高尚的。
但是切记不能只在一个方向上一根筋到底!那是很难持续强势的。
我们回国头来看看外资公司的做法,外资公司最看重的是稀有资源,什么是稀有资源呢?能源,心智。而这两个稀有资源都被国际势力所抢占,能源是产业链的上游,定价权却在国际金融资本那里,是国内多数企业无法改变的现状,产业链的下游——终端也是稀有资源,毕竟地皮有限,但却被沃尔玛家乐福好又多之类的国际势力所控制。可以说多数国内企业在产业链中处在外资的夹击之中,“纵向”发力无效,那么我们能不能脱离代工,落地到消费市场,也就是在“横向”上发力,也就是说干些涉及行业本质的事,不再被人掌控。
当我们朝消费市场下脚时,我们发现已经没有给我们的脚留有任何位置了,好的产品概念,有利的心智空间,有价值的词汇,多数都被外资品牌事先抢注了!
我们的企业遭到了国际势力纵横两个方向上的钳制,我们的强势品牌之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