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zhhzsb

公告

《超市周刊》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合作时报社出版,全国统一刊号:CN11-0247。作为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十年来始终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同时也是业界沟通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超市周刊》具有丰富的专家顾问资源、广泛的连锁业界人脉积累以及成熟的行业市场化运作经验,与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全国20多个地方协会有多年良 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这些机构每年重大活动的指定媒体及日常信息的专业发布渠道。 《超市周刊》拥有10年专业经验的运营团队,并在业内专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成长。每年向业界定期推出大中型会议、品牌论坛、专业培训、境外考察等活动数十次。 《超市周刊》在市场化的运作中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发挥周刊在零售市场中的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推出了连锁网点分布图制作,行业供求信息采集、培训专业图书编辑、零售市场深度调查、商业物业中介服务等相关衍生业务。 “复制成功与财富”是《超市周刊》所追求的事业目标。周刊愿与中国连锁业共同成长,互助拥有成功与财富,携手共创辉煌的未来! 此博客为《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官方授权行为。

统计

今日访问:3179

总访问量:8830341

大爆国美财务漏洞后,陈晓赢了吗?

2011年05月18日

评论数(0)

□  啸  尘

    大爆国美财务漏洞后,陈晓赢了吗?

    在答应采访对象不发表相关内容,最终仍然在所在媒体“爆料”的记者,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加分了吗?

    目前来看,这两个人都是输家。当然,输的还有国美,“陈晓大爆国美财务漏洞”一文给国美的品牌形象、股价等都造成了巨大损害。

    尽管在揭完老东家的“黑幕”后又说“没有接受过采访”,且“不会做对国美不利的事”,陈晓的这些解释仍然是苍白无力的。同样,记者事后的所谓“道歉”也让人觉得并不那么真诚。而且,这两人更像是在演双簧。有人说,记者被陈晓利用了。在笔者看来,事情远未水落石出,这更像一个局,究竟是互相利用,还是谁利用了谁,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

    陈晓曝光的内幕,如国美收取供应商的费用最高;从总部到柜台,每个环节都向供应商收费;海尔、西门子每销售100元只能从国美拿到55元回笼资金。而最弱势的如帅康只能回笼25元等等,的确值得反思。但这不仅仅是国美的问题,苏宁等其他家电连锁企业也同样如此,把“屎盆子”全扣在国美身上显然不公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都无法遮蔽陈晓严重背离了职业道德的问题。众所周知,陈晓与黄光裕的矛盾由来已久。2010年持续了七八个月之久的沸沸扬扬的“黄陈内战”,最后以陈晓辞职走人收场。但陈晓刚离职短短两月便对老东家大肆中伤,简直有些歇斯底里,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有职业操守的高级经理人能做出的事。以至于许多企业界人士都对此嗤之以鼻。IDC大中华区总裁郭昕表示,职业经理人的操守之一就是绝不说前任雇主的坏话。

    事实上,陈晓从去年以来的所作所为,已经抹黑了职业经理人这个群体,甚至给这个群体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和信任危机,这种恶劣影响将是长远的、难以消除的。一旦纵容这种现象,久之必成大患。所以,对于背离职业道德之流,业界应该“人人喊打”,让其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作为一个媒体人,笔者针对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也多说几句题外话。假设记者为了追求所谓的新闻或吸引眼球能够背信弃义,背叛朋友;同样,职业经理人在离职后也为了表面号称的揭露行业黑幕,实则可能是为一己私利而对老东家做出背信弃义之举。如果业界觉得这种行为职业精神,那依此下去,这也能成为背叛亲人、单位甚至国家的理由——这难道仅仅还是职业道德的问题吗?

    况且,退一万步,做人首要是诚信。对待被采访者提出的不发表的要求,记者完全可以不答应,答应了又出尔反尔,这不是真正的新闻职业精神,这是人品问题,至少不值得去鼓励、效仿或追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zhhz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