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zhhzsb

公告

《超市周刊》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合作时报社出版,全国统一刊号:CN11-0247。作为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十年来始终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同时也是业界沟通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超市周刊》具有丰富的专家顾问资源、广泛的连锁业界人脉积累以及成熟的行业市场化运作经验,与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全国20多个地方协会有多年良 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这些机构每年重大活动的指定媒体及日常信息的专业发布渠道。 《超市周刊》拥有10年专业经验的运营团队,并在业内专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成长。每年向业界定期推出大中型会议、品牌论坛、专业培训、境外考察等活动数十次。 《超市周刊》在市场化的运作中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发挥周刊在零售市场中的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推出了连锁网点分布图制作,行业供求信息采集、培训专业图书编辑、零售市场深度调查、商业物业中介服务等相关衍生业务。 “复制成功与财富”是《超市周刊》所追求的事业目标。周刊愿与中国连锁业共同成长,互助拥有成功与财富,携手共创辉煌的未来! 此博客为《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官方授权行为。

统计

今日访问:968

总访问量:8673925

法宝超市:路“慢慢”其修远兮?

2011年09月26日

评论数(1)

  外资零售在中国系列报道

  从初入中国市场的谨慎试点,到疯狂扩张的意气风发,再到心力贻尽的失意退出,外资零售大军一度成为中国零售画卷中的主角,他们从南向北、从东部向中西部,发展路线图清晰可见。可以说,外资巨头助推了中国零售业的发展速度,大部分内资企业也是在“与狼共舞”中学会了奔跑和捕猎,如今,中国零售业已走过了一个对外资零售巨头从敬畏到竞合的历程,在全国各大区域市场中,正不断涌现出特色鲜明的内资企业。反思、审视,从过去看到未来,这不仅是外资企业要做的事,对于内资企业同样具有无尚的价值。我们一直关注外资零售巨头在华的发展动向,并对大润发、麦德龙等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进行过深度剖析。今年,让我们继续踏上“外资零售在中国”的系列报道之路,去感受法宝超市、卜蜂莲花、沃尔玛、家乐福等企业的成败得失……——编者

  □ 本报记者 赵晓娟

  转身,还是前行?这对于9年前赤手空拳来中国“打天下”的法宝超市来说,是个艰难而尴尬的选择。

  自从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本土和外资超市的夹击下,这个鲜为人知的外资零售超市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9年9家店的成绩显然也说不过去。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作为外资巨头的“小弟”,法宝超市也有其难言之隐。

  两大股东——统一集团和京粮集团让其身价倍增。

  出师遇知音

  据了解,这个全称叫做统杰法宝(北京)超市有限公司(下称“法宝超市”),是由统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粮食集团(下称“京粮集团”)共同成立,而前者则是台湾统一集团、法商Aubergine投资有限公司和菩提国际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在法宝超市的官方网站上也明确指出,零售经验丰富的统一集团是其大股东,基于在台湾成功经营7-11的统一集团,急于发展大陆市场的法宝超市创始人柯磊杰与统一集团一拍即合,成立了法宝超市。

  而在京粮集团的集团大事记上,仍然清清楚楚写着,2002年4月16日,京粮集团与统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资经营合同书,双方同意在北京市内建立中外合资连锁式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公司的中文名称为:统杰法宝(北京)超市有限公司。

  选择以粮食加工、物流等多种业务并拥有古船、华腾、火鸟、绿宝等著名品牌的京粮集团,对于以生鲜为重点服务项目的法宝超市来说,无疑是明智之举。

  有统一集团和京粮集团做物流和商品的支撑,老零售柯磊杰亲自操刀经营业务,法宝超市这驾马车瞬间轻便了许多。

  在家乐福呆了28年直至退休的柯磊杰是家乐福的元老级人物,他替家乐福开创了台湾和大陆市场。

  家乐福大腕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统一集团和京粮集团之所以会选择柯磊杰,这还得从老柯的经历说起。

  1971年,33岁的柯磊杰进入家乐福,从初级雇员到店长,这个年轻人用了一年半的时间。1987年,柯磊杰被派往台湾,开发台湾市场,3年后,台湾的第一家家乐福开业,到了1992年,台湾已经有了7家家乐福,而柯磊杰也被提拔为亚太区总裁,成为家乐福董事会成员。

  1995年,柯磊杰开始开拓中国大陆市场,对于当时还没有大卖场概念的大陆人来说,双方都是个挑战,不过在年底,柯磊杰仍然开出了大陆地区的头两家家乐福,分别位于北京和上海。而如今,不算已收购的保龙仓超市,截止到2011年3月,家乐福在中国共有门店182家。

  作为家乐福亚洲市场的开拓者,柯磊杰得到了公司特别的奖励——家乐福全球公司里的一部分期权,以及亚洲公司的一些股份。正是这些资金的积累,让柯磊杰在日后的创业中有了底气和信心。

  1999年,62岁的柯磊杰从家乐福退休,这个在花甲之年的老人却开始了自己的事业第二春——创立法宝超市。

  2002年,接到统一集团抛来的橄榄枝后,老柯在大陆又和京粮集团达成合作意向,统杰法宝(北京)超市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以生鲜食品为主要经营特色,各类食品的比例占到超市经营内容的40%以上。

  特色杀手锏

  由于柯磊杰家乐福的出身,在大陆又摸爬滚打了7年,深谙大陆市场,这对于法宝超市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因而经营上也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而且,深知与家乐福正面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的柯磊杰选择了错位经营,定位社区,卖场全部是3000平方米左右,选址在商住混合区,多位于地下一层。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背景下,法宝超市这个后来者只好选择亮出生鲜食品这把特色之剑。从法宝超市的官网上可以看到:以生鲜食品为主要经营特色,各类食品的比例占到超市经营品类的40%以上。其商品结构分为三大类:生食,以肉类、蔬菜、水果、糕点为主;杂食,以干货、饮料为主;非食品,以纺织品、小电器为主。

  除了生鲜食品,贴心服务是法宝超市的另一个杀手锏。其店标“Bonjour”是法语,译成汉语是“你好”。每一个服务员的蓝色工作服背后都有五个醒目的白色大字:有事您说话,下面是英文:I’m listening。这为那些经常苦于找不到售货员的消费者提供了方便,更让消费者记住了这个特别细心的超市。

  记者日前走访了法宝超市北京永定路店、紫竹桥店、金宝街店。无一例外,这3家店都处在高地价地段,这使其店址的投入成本就有了不小的压力,然而其店内的商品价格却比较“平民化”。金宝街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法宝超市有些商品比家乐福还便宜。”

  高成本、低价格。难道法宝超市真有什么“法宝”不成?

  从自主厨房、选址、装修等入手,法宝超市想方设法节约成本。

  节俭出低价

  为了能够有价格上的优势,柯磊杰绞尽了脑汁。

  幸好法宝超市有两座“靠山”——统一集团和京粮集团。统一集团在饮料、方便面等食品方面的生产实力及品牌优势让法宝超市近水楼台先得月;京粮集团的“绿宝”食用油、“古船”面粉、“古币”香油等产品也早已在北京市民中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法宝自行设立的面包、熟食加工中心,可以生产“法宝”品牌的各种面包、香肠等熟食制品,这不仅避免了卫生方面可能存在的隐患,更重要的是为法宝超市大大降低了引厂进店带来的管理、价格上的成本。

  其实,在选址时,法宝超市也尽显节约本质。在法宝超市的选址要求中,第三条明确规定:区域好的可以地下一层或二层。而上述3家门店,两家位于地下一层,一家位于地下一、二层。显然,选择“地道战”的策略是节约成本的又一途径。

  察法宝超市内的装修朴素得近乎简陋。由于地处地下一、二层,抬头看去,超市的顶部裸露着各种规格的管道、电线,夹杂着节能灯的线路,显得有些凌乱,屋顶挂上彩色的气球。正是这些细节上的用心,让法宝超市在价格方面占尽了优势,以至于2010年6月金宝街店开业之时,把附近京客隆的许多老顾客都吸引了过去。

  对于此次关门,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关门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青岛首折戟

  对于法宝超市来说,往事并不如烟。

  其实,在2004年法宝超市于北京开出的第一家门店之前,其在青岛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2002年,当时还没有京粮集团参与的统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将中国市场的首战选在了青岛。当年2月,第一家法宝店在青岛西镇开业,接着于8月又开出第二家,到2004年,拥有4家门店的法宝超市在青岛已经取得不小的业绩。

  据当时青岛媒体报道,由于直接从生产商采购,加之毛利率低,法宝超市的生鲜食品比周围农贸市场的价格平均低5%左右。为此,连当时附近的佳世客和家乐福也为之一震。

  然而,姜,还是老的辣。

  2007年,青岛的4家店悄然关门。这让许多法宝人开始对以经营生鲜为主、致力于发展社区店的模式产生质疑,不过,当时的法宝官方仍然强调,这次关门不会影响法宝超市在中国的整体发展计划。

  对于此次关门,许多业内人士分析,这次关门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青岛是内外资零售商集中度较高的城市之一,超市竞争相当激烈,随着青岛各大卖场及便利店的迅速发展,法宝超市日渐式微是正常现象。但就其深层原因,法宝超市的管理和投资都是致命因素,法宝超市的员工经常与顾客发生争执,而消费者在法宝超市的贴吧里也不留情面,直指低素质的员工,这些值得法宝超市深深思考一番。

  出售假冒产品,用工超时,这让法宝超市饱受诟病。

  曾经的污点

  这些年来,不论是在青岛还是在北京,法宝超市的名声并不怎么样,曾多次因商品质量和其他零售商对簿公堂,也因让员工过度劳动而背上“包身工头”的骂名。

  2006年,北京法宝超市因涉嫌售卖假冒“派克”钢笔被上海派克笔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结果法宝超市败诉,被判赔偿原告1.2万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7年在青岛,相同的一幕再次上演,不过这次原告换成了上海“英雄”钢笔公司,结果也和上一次相同,法宝超市被判金额更是高达8万元。

  在员工管理上,除了缺乏监督体系和员工激励机制外,法宝超市还曾因为用工超时也被媒体大肆报道。

  在北京晚报上,曾经有一篇名为《超市面包师一天劳动十小时,不包吃住一月只给八百》的文章,详细描写了几个面包师在法宝超市的“悲惨”经历,有现代版“包身工”之称,揭露了法宝超市超时用工的黑幕。这次报道,把法宝超市从人间打入了地狱。

  至此,法宝超市声名狼藉,发誓再也不与媒体“打交道”。

  虽然法宝超市的进场费比别的超市低一些,但是法宝超市经常不按合同规定的账期付款。

  供应商离弃

  即便法宝超市有统一集团和京粮集团两大后台,然而在其他供应商看来,与法宝超市的合作都可能是一次性的,许多供货商表示合作之后不想继续。

  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公司(下称“永顺华”)曾经是法宝超市的供应商,在法宝超市有自己的蔬菜柜台。当记者致电永顺华时,听明来意后,对方称早已不与法宝超市合作,也拒绝谈论之前的合作。

  和永顺华一样,作为供应商,北京冠福源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冠福源”)与法宝超市的合同刚刚到期,最近正在考虑是否继续与其合作。问及原因,一位经理告诉记者,法宝超市的信用难以让人信任。这位经理称,冠福源与欧尚、易初莲花等其他外资超市也有合作,这些超市很少拖延账期。虽然法宝超市的进场费比别的超市低一些,但是法宝超市经常不按合同规定的账期付款,一拖账期,就影响了公司的资金流转。况且,法宝超市的销量并不好,和其他超市相比,他们宁愿选择进场费高但人气旺的超市,很有可能,这次合作会取消。

  如果有一个两个供应商出现这样的态度,那供销双方都应该做出反思,然而遭到多数供应商的“抛弃”,对法宝超市而言,低进场费的策略始终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跟法宝超市的模式没有关系,而跟经营有关。”

  门户不对称

  2004年,法宝超市开始了对北京市场的开拓,并掷下豪言:5年内开出18家门店。然而除了2004~2005年连开5家门店之后,到如今,6年过去了,韶华已逝,激情亦不再,寥寥9家门店也略显疲态。柯磊杰老了,而年轻的法宝怎么办?

  2006年,在北京超市零售商营收前50名中,法宝超市排在第26位,算是初次崭露头角。然而至今,法宝超市再无值得炫耀的成绩。

  即便是周六、日,法宝超市内也颇感冷清。收银台前顾客稀少,站在旁边的服务员有的聊天,有的玩手机,只有产品促销员在此起彼伏地吆喝着,推销自己的产品。这显然与法宝超市初到北京时的激情四射形成巨大反差。

  究其根源,一位已离职的原法宝超市中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跟法宝超市的模式没有关系,而跟经营有关。

  首先是商品结构与定位不对称,简单说就是门不当户不对。该人士举例道,“比如7-11商品跟模式是配套的,什么样的定位就得有什么样的商品。而在法宝超市,定位高端社区,并且选址也在高端社区,商品却跟定位是错位的,并没有与之配套的高端商品,反倒有许多价格低廉的商品,要知道,高端社区的消费者追求的是品质,并不在乎价格。这样的商品跟其他大卖场没有任何区别,种类又不如大卖场丰富。”他表示,这跟采购也有一定关系,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法宝超市很难扭转现在的颓势。

  9年时间9家门店,这样的成绩单若交给如今已经73岁的老柯,法宝超市如今的“二当家”菲利普会不会招来一顿痛骂?

  前路仍难料

  兵法曰:要么出奇制胜,要么占尽先机,慢人一步,处处受制。而自从永辉超市开始吞噬北京市场后,以生鲜为特色的法宝超市似乎显得更加暗淡无光,再也没有出奇制胜过。

  目前法宝超市的新店拓展全靠旧店营收做支撑,而旧店的门可罗雀的光景一日不改变,法宝超市就一日不能突出重围。

  据统一中国区公关总监黎家豪透露,2011年4月,由于大部分股份出让给湖南步步高超市,四川统一量贩的高层团队已经到达北京来辅佐柯磊杰的工作。

  然而,“不善于经营大卖场的统一团队”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法宝超市会不会重蹈四川统一量贩的覆辙也不好说。看来,酷爱打高尔夫的老柯还得放下球杆,上下求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zhhz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