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商

天下网商

公告

记录互联网商业的人物和故事。

统计

今日访问:8129

总访问量:5785819

5000元起家、年营收超3000亿!顺德农民创业,做到全球第一

2023年11月21日

评论数(0)

“能不能找到一天挣6角钱的工作?”

在半个世纪前,这是北滘村民的朴素愿望。这个坐落于广东顺德东北角的小村庄,还没有今天的千亿产值和“中国家电之都”的美誉,人们每天只能和农田、龙眼树、桑基鱼塘打交道。

第一产业利润微薄,要吃饱饭还是得搞工业生产。1968年5月,24个村民集资5000元,共同创办了一个塑料生产组。组长是一名26岁的公社干部,村民们管他叫“大健”。

在当地方言里,“大”通常用来形容人胆大。

后来我们都知道,这个仅有小学文化、“胆大妄为”的青年名叫何享健。1981年,已是北滘公社配件厂厂长的何享健通过招标,正式启用“Midea美的”作为品牌名。那个用竹木和沥青纸搭建的简陋工坊,最终成长为市值一度高达7000亿元、问鼎世界第一的家电行业巨头。

2023年10月,美的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如获通过,它将完成A+H两地上市,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招股书显示,按2022年销量和收入计算,美的是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有6个品类的销量名列中国第一。本届双11,美的旗下多个品牌均取得增长,全网销售额第11年蝉联行业首位。

如果把美的每年生产的家电堆叠在一起,总重量至少能达到600万吨。它们足以装满数十艘远洋货轮的集装箱,而这一切都起源于北滘镇20平米的作坊里,那一枚小小的塑料瓶盖。

全村的希望

塑料瓶盖,这是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唯一的产品。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商品,在50多年前却已足够让人头疼。制造瓶盖用的注塑机式样老旧,一旦操作不当,手柄会把工人的牙齿都打掉。即使如此,生产组也只能做出大小不一、毛糙变形的瓶盖,何享健不得不开出高薪,从顺德糖厂挖来了一位中专学历的技术员。

有了技术人才护航,生产组的瓶盖终于有了销路。随着时代更迭,他们的主营业务也几经变迁:玻璃瓶、五金制品、刹车阀、发电机……组员们没有明确的经营方向,什么商品挣钱就生产什么。为了拉来订单,何享健坐着绿皮火车走南闯北,他把差旅费用藏在鞋子里,早餐只喝一碗红糖水对付。

用“筚路蓝缕”来概括这段时光,或许尚不足以形容它的艰辛。

当然,勇敢者的回报也堪称丰厚:到了1977年,“北滘公社汽车配件厂”已经拥有上千平米厂房和100多位工人,年产值达到24.4万元,利润2.6万元。在那个企业职工月薪不足50元的时代,这笔钱算得上巨款。

尽管如此,何享健还是把前12年的创业历程看作是“小孩子”般的小打小闹。“美的真正发展起步,还是得靠改革开放。”

与中国改革开放掀起的商业热潮几乎同步,“北滘公社电器厂”在1980年11月下线了第一台电风扇。时年38岁的何享健站在产线旁,和工人一同沐浴着电扇吹出的冷风。那一刻的他恐怕不会想到,以这台40厘米电扇为起点,他亲手创立的企业将闯入一个规模超过3万亿元的巨大市场,逐一挑战各路对手,直至问鼎行业龙头。

那一年,26岁的董明珠刚刚步入婚姻,还未成为格力集团无坚不摧的“铁娘子”;31岁的张瑞敏已经升任青岛建筑五金厂副厂长,准备挽救濒临倒闭的海尔集团。如今家电领域的一方霸主在那时都是无名之辈,他们在各自的道路上锐意进取,等待着一场无可回避的对决。

次年,何享健正式启用“美的”作为品牌名。商标设计者的奖励是一台价值150元的电扇,这在当时十分昂贵,但40多年过去,这个品牌的价值已经飙升至1000亿元以上。

风高浪急30年

1993年,是美的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节点。

那时,美的已经在风扇领域击败了“万宝”“钻石”等老对手,转而进军潜力更大的空调行业。当年11月,在何享健的决断和推动下,美的成为首批在深交所上市的企业之一,喝到了股份制改革的头口水。

站在今天的视角,很难说美的募集到了数额多么庞大的资金。但在当时,这次IPO帮助何享健真正成为美的的掌舵者。直到30年后,美的才再度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完成当年未竟的事业。

在这30年间,美的驶入了稳步增长的快车道。2000年,其营收正式突破百亿大关,10年后更是涨至10倍,来到1000亿元。那个曾经在科龙、华帝、格兰仕等老牌劲旅包围中默默无闻的乡镇企业,成为了笑到最后的赢家。

美的集团创始人 何享健

这30年里当然也充满挫折和失误,但有两道阀门控制着美的,让它不至于偏离路线太远:对核心技术的重视,和大刀阔斧的并购策略。

进军空调行业以来,美的不仅大手笔招揽人才,也积极推进与其他企业的技术合作。早在上市之前,美的就开始与东芝合作;2004年,美的先后收购荣事达、华凌集团,“空冰洗”由此成为美的安身立命的三驾马车。

此后,美的又将业务扩张到电饭煲、微波炉、抽油烟机等类目,逐渐成为白色家电领域一座难以撼动的巨塔。2008年以来,小天鹅、东芝的家电业务板块,也被美的收入囊中。

时间如同急流,能将扬帆启航的船只带去远方,也会洗刷掉墨守成规的失格者。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家用电器销量已超过30亿台,市场规模达到3.6万亿元。同年,美的占据了中国23%、全世界7%的家电市场份额,无论以销量还是收入计算,它都已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家电企业。

美的集团2018年-2022年财务数据

2023年10月,美的向港交所提交招股申请书,将A+H两地上市提上日程。这份招股书也让外界一窥这座浇筑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白色巨塔”的近况:2022年,美的营收达到3457亿元,营业利润348亿元;在空调、微波炉等6个品类中,美的均名列中国市场第一。

每一个优势品类背后,都隐藏着苦心建立的技术壁垒,和历经市场考验的品牌心智。在阅尽千帆之后,无论是美的与海尔、格力这“白电三巨头”,还是和松下、博世、西门子等海外品牌的鏖战,都将在昼夜不息的浪潮中持续下去。

迈过寒冬之后

美的最近一次进入大众视野,缘于顾家家居在11月初发布公告,将29.42%的股份转让给盈峰集团——这家投资公司的实控人名叫何剑锋,是何享健的独子。

两家看似无关的公司,细究下来似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顾家家居聘用的不少高管都曾在美的任职。有从业者分析,如果“美的系”入主顾家集团,或许将进一步助推近年来流行的“家居家电一体化”趋势。

从这条新闻中,外界也得以略微窥见美的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何享健至今仍是美的集团最大股东——美的控股公司的实控人,他的三名子女也分别掌握着材料、投资等领域的多家公司。在《2023胡润百富榜》上,何氏家族以2000亿元身家排名第8位。

风餐露宿、艰苦创业的时代过去了。年逾古稀的创始人放下担子,隐入幕后,和子女一同织起资本的大网。2012年,何享健宣布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将他用大半生培养的企业交给了爱将方洪波。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方洪波

这位继任者的生涯同样颇具传奇色彩。方洪波于1992年加入美的,从内刊编辑做起,以一篇《美的舰长何享健》受到器重,被提拔为何享健的秘书。此后,方洪波历任市场部部长、空调事业部总经理等要职,主导了多项营销和并购计划。

和创始人何享健一样,方洪波的性格中有铁腕的一面,但整体来看,他的定位仍然是一名守成者。在前后两任董事长的布局下,美的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品牌矩阵:美的、小天鹅主打大众市场,COLMO、东芝面向高端人群,华凌、Comfee作为性价比品牌触达年轻消费者。此外,美的还于近年来加注商用空调、电梯、工业机器人等B端产品。

对B端市场的重视,或许是美的在强烈危机意识下的自救之举。2022年5月,方洪波曾在一场内部电话会议上判断,未来三年,家电行业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寒冬”,美的需要靠B端和海外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在港股招股书中,美的将“线上”“高端”和“出海”定为未来的发展关键词。

那一年,中国家用电器的出口和内销规模双双下降10%左右,即使是“白电三巨头”也不能独善其身。美的2022年年报显示,其营收仅增长0.68%,消费电器业务更是下滑近5%。对行业前景的忧虑引发其市值从2021年初的冲破7000亿,跌至如今不足4000亿元。寻求港股上市以扩张新业务的种子,也许在那时就已埋下。

进入2023年以来,美的财务数据有所回升。今年前三季度,美的的营收和经营利润分别为2911亿元、338亿元,领先海尔和格力。能否带领这家已有近20万员工的巨型企业走出“寒冬”,是留给新一代美的管理者们的考题。

无论如何,最湍急的险滩已被泅渡。那些胆大心细、敢于决断的创业者,在历史的云烟里留下了自己的姓名。时移势易,创业从一群农民心惊胆战的“打游击”、需要用力按下的注塑机手柄,变成大手笔的技术攻坚和资产并购、一场赢者通吃的勇敢者游戏。

2010年,一部关于美的与何享健的传记《生活可以更美的》出版。在序言中,曾为阿里巴巴作传的财经作家郑作时写道:“当狼烟散去,人们才发现所问之鼎,已在当初一个不知名的小卒手中。”

小卒苦心经营半个世纪,终成一尊巨塔。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天下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