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

新生

公告

关注新零售、电商、3C及周边。微信:chisinson0512

文集

统计

今日访问:902

总访问量:28776865

北京保供为何多次点名美团?

2022年04月27日

评论数(0)

出品/联商网

撰文/林平

疫情反弹之下,北京市民购买生活物资的需求大幅增加,对城市保供提出了新要求。

4月24日,北京市第313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北京市商务局要求美团买菜等重点生鲜电商平台,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增加前置仓货物储备,增加线下配送人员,确保及时配送。

为了保障物资配送渠道畅通,4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建立了白名单机制,在疫情防控总体要求下,帮助美团买菜、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企业解决配送人员弹窗问题,保障末端配送运力。

此前,有消息称,为了更有效率地满足市民基本生活需求,北京相关职能部门正在与生鲜平台等供应链企业会商研究保供方案。

相关信息显示,为了满足北京市民囤货需求,美团买菜北京地区订单配送时间已经延长至24点。同时,实时追加人员全力保供,目前一线分拣人员增加70%,配送人员增加50%,以确保用户及时收到货品。保供期间,按日常消费的3倍-5倍左右进行备货,确保库存充足、价格稳定。 

美团闪购则在北京启动实时、灵活的“跨区调度配送”,为各区域配送提供充分的运力支持。针对近期订单量增长较大的商超类美团闪购订单,安排专人驻店配送,配送人员增长60%。

4月22日以来,美团闪购联合物美、京客隆、永辉在内的近2万家连锁商超、便利店、食材门店以及日用百货类的商家,加大生活物资的保障力度,截至4月25日共计完成了近100万个民生物资订单。

疫情防控下

居民需求转向“确定性送上门”

对于因疫情封控的地区,居民被物理阻隔,商品供应链运转也迎来较大阻力,通过即时履约、无接触配送等能力将人与货连接起来,成为疫情期间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主要形式。

对于尚未被封控的地区,囤货等特殊场景伴随的米面油等较重物资,使得居民对确定有货、送货上门的需求提升,即时零售平台能更好满足消费者对信息和配送的要求。

同时,疫情以来,不少互联网企业表现出的抗风险、抗压能力有目共睹,成为保民生的有效一环,其在特殊时期的公共服务属性和社会价值得以彰显。

无论是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邀请美团作为电商企业代表出席,提及“建立保供白名单,电商前置仓关门不停业”。还是北京疫情防控发布会上,点名美团买菜保供,并为配送人员解决弹窗等问题,都可以看出,政府有关部门认可这类企业的本地化业务的作用。

从上海、深圳、广州到北京,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防控需要与民生需求,美团的多项业务展现出了灵活的协同优势和强大的转变能力。

在上海,出于封控需要,用户无法去自提点自提,社区团购模式很难发挥常态时期的效力。在此情况下,美团通过美团闪购、美团跑腿等多样性的业务模式,满足了部分封控居民对于食品和药品的基本需求。

在外卖小哥因社区管控没办法回家的情况下,美团通过酒旅业务提供爱心酒店,解决配送人员的后顾之忧。在终端运力紧张的情况下,美团可以通过自配车、无人机等多样式的科技产品与应用实现最终履约。

在多地抗疫保供经验的基础上,美团在此次北京疫情反复的第一时间,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将优选的资源全部倾向买菜、闪购等更安全高效、符合防疫要求与需求的业务,展现了其基于业务矩阵的灵活优势与迅速反应能力。

做好应急保供,本地零售场景至关重要。在商品供给上,美团买菜自建本地前置仓体系和供应链体系,在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能做到充足的商品供应,滚动补货。而美团闪购在疫情期间合理调度骑手,协同本地实体商超、卖场、药店等,满足送货需求,解民生所需,不少消费者甚至通过美团“囤”到冰箱。

4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上海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一文。文中表示,上海商业节点网点正逐步增加,人力运力逐步恢复,各大品牌直发美团买菜的商品总数已超过200万件。

美团买菜发轫于上海,2021年下半年开始试水大仓,无论是单仓面积还是SKU丰富度都进一步提升,这也为上海疫情保供建立了良好的基底。财报显示,2021年,美团买菜曾将前置仓数量从200个增至超过400个,单仓面积扩至800平米,品类也从1500增至4000个。

值得注意的是,在末端履约环节,自动配送车也派上了用场。据了解,美团自动配送车持续在北京顺义支持美团买菜站点到附近数十个社区的“最后1公里”配送工作。截止到目前已常态化运行2年,累计配送生鲜订单超过35万单。

有业内人士指出,疫情特殊时期,能提供“稳定的确定性服务”的企业将赢得消费心智,或许,政府有关部门也正是看中了美团背后这一潜质。

生鲜零售的未来:

后端重构供应链,前端灵活适应需求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各大互联网平台都在零售领域加大相关投入,智能供应链、无人配送技术、人脸识别等数字化技术也得到大范围应用。

而面对汹涌的疫情,保供是社会面严格管控不松劲的基础,全球也越来越感受到零售的重要性。以零售业发达的日本为例,7-11曾提出“向社会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务演变”的目标,指出零售应该为民众提供生活保障。

实际上,疫情期间,零售技术正在大量得到重视和体现。正如联商网顾问厉玲所呼吁的那样,越是特殊时期,全社会应更重视零售业的重要性、特殊性、复杂性。

我们注意到,互联网平台布局的零售新业态,也正在通过重构供应链,升级商业模式,对传统零售行业进行更为深入的数字化改造。

以美团为例,在“零售+科技”新战略下,美团正在由此前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进入到“零售平台”,兼具提供各类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在业务布局方面,在超6亿用户规模和几百万配送员组成的即时配送体系基础上,美团已经建立起包含商超到家、自营生鲜电商、社区电商、拼团电商、跑腿代买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零售业务矩阵。

从整体来看,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政策之下,平台公司仍然是城市抗疫保供中的重要一环,背后也在考验着相关平台在货、仓、物流以及业务协同等方面精细化打磨能力。

在北京本轮疫情中,平台公司保供起到了积极作用,发挥了主体功能。当前北京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我们也看出,针对消费者越来越上升的消费需求,在“最后100米”服务上,北京正不断发挥电商平台供应链、物流等作用,在政策和资源上也在不断保驾护航。

目前来看,专注同城履约的即时零售平台,其社会价值将比商业价值得以更显性的体现,这也为线上零售行业未来发展释放了有利信号。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