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5665
总访问量:32785792
2015年08月27日
评论数(1)传统购物中心以及百货商场往往处于城市繁华地段,却仍然面临工作日客流骤减、电商不断冲击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一难题成了现代购物中心生存的关键。小编特此整合了目前国内外的顺应时代、创新的购物中心商业业态,望给各位看官一些灵感~
一、购物中心+创业空间
这家Westfield Mall位于旧金山市中心,是当地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每年客流量超过2千万人,其内有超过200家零售和餐饮店铺。而他们希望通过挖掘这座创新金矿,将网购带到实体店中来。于是便开了这家叫做Bespoke的办公店。
在 Bespoke 办公店中有非常多的创业公司,比较知名的有产品推荐平台Product Hunt、众筹网站Indiegogo,和个人定制鞋设计商Shoes of Prey等等。Bespoke办公店和一般的联合式、服务式办公室或者创业孵化器不同在于,这里是前店后办公。在商场里的消费者们能直接看到、触摸并实地测试全新的电商产品。
功能区设置:
公共区域:网络,电源全都有
会议室:一边可以打开对外经营,让路过的顾客来试用新产品。而关起门又可以开封闭会议,非常创新的设计。还有许多封闭的会议室可以开小会用。
开产品发布会:路过顾客可以随时进店与创业者们参与产品交流和讨论。大型的会场,最多可以容纳1200人,也可以分割成4个独立会场使用,办小型活动。
休息区:设计了人工的草坪,可以玩高尔夫和板球。场地的观众区可以休息看比赛,也可以办公。室内还有攀岩壁可以锻炼。店主很细心,还设计了小小的阅读室。最后,他们还特地开发了一个商场内的订餐APP,可以预定商场食堂内的一切美味。餐厅定时会送到茶水间。墙上写的那条标语技术男应该都懂的。
二、数字化导视系统新增NFC功能
Seiersberg Shopping Centre是奥地利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总建面8.5万方,共有4栋大楼,这些大楼一共有14层。
该购物中心安装了12个触摸屏指路亭,每天帮助大量人群在巨大的购物中心指路。该配置也内置了近场通信功能(NFC),客户也可以简单地搜索和定位购物中心的每个商店或设施,访客可以利用手机获取忠诚奖励和使用优惠, 管理团队很高兴看到客户针对服务台的询问越来越少。
同时,广告公司也发现了触摸屏界面的好处,因为它在给客户导航时,能够获得很高的关注度。商家也开始获取广告收入。根据合作伙伴的估计, 仅仅在安装完成后的最初两个月,广告就增加了约30%。与之前的模拟系统相比较,先进的调度功能大大扩展了每个指路亭的广告空间。
三、购物中心+宠物经济
案例一,德国宜家,专用贴心停狗位
养宠物事件很幸福的事情,但也有苦恼的时候,尤其是外出逛商场。不是哪家店都乐意让你把阿猫阿狗的带进去,毕竟是公共场合,你也没辙。难道就这样逛一半把它送回家再出来吗?哎….别叹气莫郁闷,德国科隆的宜家已经注意到你的烦恼了。
虽然宜家也禁止带宠物进店(导盲犬除外),但宜家科隆还是很人性化滴就此推出了一项新政策,即在卖场外设立了N个宠物专用休息处–停狗位,这些停狗位可不仅是一个拴狗的栓子,它还包括一个覆盖了人工草皮的台子及一碗水。这样那些带宠物逛店的顾客,就可以让狗狗在此休息,以便安心的进店去选购心仪的家居物品了。这项服务是免费的,感觉宜家还是挺贴心的。
案例二:日本购物中心宠物业态的实践
当下,对购物中心的招商运营而言,“不体验无法成活”。做好体验经济往往要从顾客的切身需求出发,牢牢服务好顾客的方方面面,因此,购物中心或重餐饮,或在娱乐休闲业态上大花心思,或在文化创意品牌上出彩,而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日本,则推出了体验式商业的新颖做法:宠物经济。日本永旺梦乐城商业项目均设立了宠物专区,为宠物的健身、医疗、寄宿、交友提供专项服务,成为一道风景线。
案例三:中国的发展宠物业态正当时
宠物百货甜宝哈比进驻珠江新城高德汇CBD店2期,这是广州首家一站式购物宠物百货,目前处于试营业阶段。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超市分为上下两层,最大的亮点是用设计充满童趣的样板间,展示宠物与主人和睦相处的家,为顾客提供温馨的购物环境。并配合活体销售区、百货用品超市、等不同的功能区域,方便顾客按需选购。
负责人表示,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十分明显,购物中心重视人的需求,照顾随身所带的宠物,也是其经营营销活动的重要工作。
四、购物中心+文化艺术
案例一:香港K11,全球首个购物艺术馆
K11购物艺术馆是香港的一座购物中心,K11楼高6层,楼面面积34万平方呎,耗资30亿元兴建,于2009年11月尾对外开放,被新世界发展号称为“全球首个购物艺术馆”。商场自资2,000万港元,在每层放置了多件艺术品,合共13组,全部由K11创办人兼主席郑志刚挑选。
艺术品由座椅、天花挂饰、以至外墙装饰及巨型雕塑等,大部分由本地艺术家创作,包括李展辉、莫一新及文凤仪等。场内亦设有19个展览陈列窗,遍布于商场4层的店铺之间,让本地艺术家展示作品。展品3个月更换一次,开幕初期主要是画展,有6至7位艺术家参与。
在香港K11购物中心里,长期展示着13组价值2000万港元的艺术品,每层还有18个不断更换的本地艺术品陈列窗。香港K11前三年的销售额翻了一倍,现在依旧保持超过20%的增长率,每月客流量稳定在100万人次以上,目前拥有2.8万名商场VIP,1W多的艺术联盟会员,大大高出香港平均零售水平。
案例二: 上海K11,把美术馆搬到购物中心
受到香港K11的鼓舞,郑志刚迅速展开内地布局。上海K11由原香港新世界大厦翻新而来,占据淮海路的核心商业地段优势,其购物中心商场面积达3.8万平方米,办公楼面积8.1万平方米。
去年莫奈特展第一次以“个展”的形式来到上海购物中心K11, 这场持续3个月的“印象派大师·莫奈大展”共展出40幅“印象派之父”克劳德·莫奈作品、12幅莫奈收藏的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等人的作品,另有3件莫奈生前所用物品。这些作品均来自巴黎马摩丹-莫奈美术馆。莫奈特展自3月8日开展以来,观展人数累积超30万次,单日最高达6000人次。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展馆还必须实行限流,排队时间经常长达两小时。有人专程从沈阳飞到上海,只是为了一睹莫奈《睡莲》的真迹。一时之间,去K11看莫奈展成为话题,是否去看过成为检验一个人够不够“潮”的指标。负责人郑志刚表示,艺术教育在中国也是缺乏的,尤其是普罗大众和年轻的一代。”较之于博物馆或是艺术馆,购物中心更有利于实现对于大众的艺术教育。
案例三:北京侨福芳草地, 艺术生活零距离
Parkview Green侨福芳草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西侧,紧邻北京CBD核心地带,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是一座集顶级写字楼、时尚购物中心,艺术中心和精品酒店于一身的创新建筑。
它突破了艺术“被仰望”的格局,让公众在购物休闲时接受艺术的熏陶,感悟生活。芳草地总投资为30亿元,其中大部分投在了这个不同寻常的建筑上。购物中心内摆放着的41件达利雕塑,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达利真品收藏之一,它们与建筑相融合,散发出属于侨福芳草地的独特气质。
五、购物中心+社交空间
伴随着社会多元化及消费升级趋势的不断演变,消费者对购物中心的需求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购物。相信很多人和小编一样,购物中心可能更多的承载是我们的社交需求,见朋友和一些家庭活动等,而不仅仅局限于购物,社交平台归根结底是一个公共空间,购物中心转型为社交平台必须注重公共空间的打造。好的公共空间也能为购物中心赚取好的利润价值,不做活动时,它可以是一个交通导流的建筑节点;做活动时,它拥有“百变”的可塑性。
香港希慎广场完全突破“立体”购物中心的空间限制,在4F-7F打造纵贯3层楼的敞开空中花园,吸引消费者前往,这样既能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公共休憩场所,又能作为百变的“社交场地”。
总结
未来购物中心=社交化空间/消费+智能化购物+艺术化陶冶+创业空间,大家都在谋求创新和转型,在互联网+,顾客需求愈加精细的大背景下,应将体验、展示和商品折扣做到极致和智能,这才是未来购物中心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