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zhhzsb

公告

《超市周刊》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合作时报社出版,全国统一刊号:CN11-0247。作为全国首家连锁专业周刊,十年来始终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同时也是业界沟通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超市周刊》具有丰富的专家顾问资源、广泛的连锁业界人脉积累以及成熟的行业市场化运作经验,与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全国20多个地方协会有多年良 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这些机构每年重大活动的指定媒体及日常信息的专业发布渠道。 《超市周刊》拥有10年专业经验的运营团队,并在业内专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成长。每年向业界定期推出大中型会议、品牌论坛、专业培训、境外考察等活动数十次。 《超市周刊》在市场化的运作中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发挥周刊在零售市场中的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推出了连锁网点分布图制作,行业供求信息采集、培训专业图书编辑、零售市场深度调查、商业物业中介服务等相关衍生业务。 “复制成功与财富”是《超市周刊》所追求的事业目标。周刊愿与中国连锁业共同成长,互助拥有成功与财富,携手共创辉煌的未来! 此博客为《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官方授权行为。

统计

今日访问:1771

总访问量:8828677

华润“吞”民润 难以下咽

2011年02月12日

评论数(1)
本刊记者 赵晓娟

    仅用个把月,华润万家就以3670万元的价格,将越秀集团旗下的107家宏城超市收入囊中。然而,一向以犀利、迅猛为收购特征的华润却碰到了一块难以下咽的骨头——民润超市。

    两年未啃下民润这块硬骨头,反倒让其卡住了喉咙?在华润万家发展的历程上,收购民润的那一页似乎已被悄悄翻过,然而,当记者提起民润,华润万家上下立刻缄默,不愿提及。

收购始末

    2009年年初华润万家就放出豪言称将用30亿元新开300家门店,在收购了无锡永安超市、接手吉买盛东北区部分门店后,110多家民润超市成了华润万家的新目标。

    民润超市成立于1997年,是广东最早的超市之一,曾排名广东省零售业第三名,并多次跻身全国连锁百强之列。在华润万家进入之前,民润超市在深圳、广州、惠州等华南地区大约110家门店,主要经营社区店,这非常符合华润万家开拓社区市场的发展意向。

    在与民润的老东家——深圳农产品、香港汇科达成协议后,华润万家对民润进行托管。2009年4月,华润万家派出管理层正式进驻民润连锁,以华南区标超营运总监谢刚为负责人的工作团队接替原民润公司管理团队,负责民润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此前,华润方面表示,此次收购的动机主要是看中民润已从事多年的零售连锁业务,在门店资源方面仍有一定优势,与其可以形成互补。

    2009年,华润万家营运总监陈硕公开表示,民润连锁纳入华润系统是迟早的事。然而2010年2月,华润万家却突然公开声明,华润万家已经将民润超市80多家门店正式转租过来,这些超市将由华润万家自行经营与管理。此次转租民润超市,已累计接收原民润员工1175名,占民润总员工数的近80%。但是,转租并非此前媒体一直关注的并购,是否收购还在进一步谈判当中。

    将近两年的时间,一向“阔绰”的华润仍未完成对民润的收购。面对民润这块烫手山芋,华润是不想消化,还是不能消化?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华润万家对民润如此避之不及呢?

股权、债务令华润止步

    当记者联系到当时负责民润经营团队的谢刚,询问其是否因民润的股权和债务让华润万家止步,他表示这只是一部分原因,但是其他原因不方便回答,以公司内部事务为由拒绝了记者。

    目前,谢刚负责华润另一个新业态vivo-plus。

    据了解,华润收购民润时沿袭了其一贯的风格,提出的条件是对民润中方及外资方所有股份进行全部收购。但是民润复杂的股权以及频繁的股权变更让华润万家望而却步。

    民润最初是深圳农产品的全资子公司,2005年,深圳农产品公司与英国安石(Ashmore)投资管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安石将在3年内对深圳农产品下属的民润公司增资3亿元。2006年初,安石通过英天有限公司和广狮有限公司向民润超市投资1.4亿元,持有民润52.24%的股份,农产品公司则持有47.76%。

    2007年11月,英天和广狮被香港汇科收购,民润52.24%股份也进入了汇科。汇科提出再通过增资1亿元、借款1亿元支持民润发展。如果增资完成,汇科持有的民润超市股份将从 52.24%增加到84.79%,实现绝对控股,而深圳农产品及下属公司果菜公司对民润的合计持股比例将从原来的47.76%变为15.21%。

    随着金融风暴的冲击,汇科在内地的投资遭遇了重创,资产也大幅缩水。民润也成为双方停止合作的项目,此前确定的1亿元注资已经无望。

    同时,民润的巨额负债也成了华润收购民润的障碍之一。

    2008年以来,深圳农产品曾为民润担保两笔银行贷款,总额为1.3亿元,还款日期已到,但民润至今未还款。

    除了银行贷款,民润的欠款远远超出华润的预估,民润从2005年就开始亏损,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已经达到3亿至4亿元,加之民润连锁的银行欠款,其总债务估计已超过5亿元。

    除此之外,华润曾因收购万佳百货出现亏损,之后集团在收购路上相当谨慎。民润沉疴缠身,成了深圳农产品甩不掉的包袱,华润不得不有所顾忌。

    但是一位自称了解收购内幕的人士称,既然华润准备收购民润,必定会对民润的债务有详细的了解,这对于兼并经验非常丰富的华润来说,心中肯定有谱,才敢签协议托管民润。如果是无债务的收购,这种好事是不可能有的。

结果不了了之?

    当记者致电华润万家时,其公共事业部总监刘岫军称,“项目组(指的是以谢刚为首的负责民润经营的团队)早已撤掉,原来负责民润经营的带头人谢刚也已经调入其他部门。”他表示,民润早已成为华润万家的过去式了。对于民润以前的店面,能转租的都已经转租成华润万家的门店,不能转租或经营不善的已被华润关闭。

    据华润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华润更可能对民润的店面及现有的资产等进行收购,接收民润的员工,而不是对整个民润公司进行收购,很明显,华润不愿意负责民润的债务。

    而深圳农产品办公室的一位人士则表示,目前除了民润未过户给华润万家,包括财务在内的其他内容全部已经到了华润万家,完全让其经营、运作。关于股权事宜,她表示双方仍在洽谈中,目前是深圳市政府在协调这件事,结果只有等具体公告出来才能揭晓。

    上述了解收购内幕的人士指出,华润万家和民润的争议主要聚焦在民润1.3亿元的银行贷款上面,而这些贷款是深圳农产品为其做的担保。关于具体收购内幕,除了指责华润万家在收购过程中不够坦诚外,其他的他不愿多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民润这一品牌已经不复存在了,只可能公司还没有注销。

    但是在深圳新摩尔商业管理公司招商运营副总经理熊杰看来,收购或者托管民润,对于华润万家来说,更看重其优质的店铺资源,现已进行托管和经营,影响并不是很大;对于民润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民润一直以来经营不善,负债累累,若被华润兼并或者托管,以华润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也会使民润供应商的信心重新树立起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专栏立场。

联商专栏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同时注明来源:联商专栏+zhhz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