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3399
总访问量:8830601
2011年06月08日
评论数(1)□ 本刊记者 赵陈婷
作为在华发展渐入佳境的某外资零售企业的华南区防损总监,梁凡正处在自己职场的一个重要拐点上。
入行17年,从最基层的防损员做起,梁凡为该外资企业服务了14年。不过,这个在履历表上一直步步高升的零售人,目前已经在区域防损总监的位置上呆了3年。
“我自己明显感觉到升不上去了。”梁凡有点无奈。留下还是离开,梁凡在苦恼……
“天花板”有多高
让梁凡没有信心在这样一个外资企业继续熬下去的“条件”是他的“出身”。
“越往上走,公司考虑得越多。”他表示:“经验我是有,公司忠诚度也可以保证,但是综合性管理能力还要考核学历等方面。尽管公司表示会对我们这批基层出身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但是感觉自己还是有点底气不足。”
据了解,梁所在外资零售企业,完全是中国本土出身、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中层管理人员,还没有一个人能做到高级经理。
梁凡不否认,像他这样一个从最基层干起的零售人能够做到今天的区域防损总监的位置,是得益于外资企业比较健全的晋升体系。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原本明晰的晋升空间现在变得有点“飘渺”。
得不到想要的职位,看不到晋升的空间,梁凡已与职场“天花板”亲密接触了。而他只是整个中国零售业的外资企业中,被挡在高管团队门外的中层管理者大军中小小的一个。
“外资零售企业的中方高管最大的困惑就是天花板效应。不过现在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零售企业,偶尔也能看到几个中方高层的身影了。”上海尚益咨询公司总经理胡春才指出, “但这些外资企业启用中方高管更多的可能是迫于本土化的压力。”
什么样的中方人才能够有幸与洋高管们一起共掌外资零售企业?
上海流通研究所所长汪亮的答案是:高学历,海外留学背景,能够用国际化的眼光思考问题,并且熟谙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
“外资的中方高管,一般很难做到决策层,而真正有决策能力的中方高管一般都是在国外受过教育,能让这些洋高层感受到彼此间战线统一、思维方式相近的。”北伦国际零售管理机构总监刘文烽的观点与汪亮不谋而合。
在外资零售企业高管队伍中,尽管沃尔玛有中国区高级副总裁王渝佳、Tesco乐购中国区有事务与政府关系副总裁庄南滨、华堂有中国区发展部部长靳福祥等一些中国面孔,但是业内对此多少有点不满足。
在梁凡看来,像目前已调往沃尔玛总部的前中国区首席行政官王培这样能够真正参与企业高层决策的实在是屈指可数。
对此,有业内人士爆料:在外资零售企业里面,这些有幸“升”上去的中方高管更多的是一个“形象牌”。这些中方高管更多的是一个公关的角色,一般外资零售企业在台面上,都会有个中国区副总裁负责企业形象塑造和政府关系维护。这样的公关工作并不好做,企业没事的时候看不出你的功劳在哪里,但一旦出事的时候,责任就是你的。
该业内人士还指出,但是对于外资企业来讲,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负责公关的高管,因为这方面洋高管做不来,所以负责公关关系的副总裁往往比较受外资尊重,而其他的高管,说白了就是干活的,大部分参与不了决策,做执行的比较多。
升职基本无望的梁凡已经开始和猎头接触,但是离开这个他服务多年的企业,去哪里的问题也让他烦恼不已。
“轮轴转”的无奈
梁凡的烦恼也曾经困扰他的偶像兼奋斗目标——现任麦德龙营运监督与资产保护部总经理的臧游。
据了解,拥有13年零售职业防损经验的臧游,曾经是沃尔玛华南区高级区域防损经理,离开沃尔玛之后,他选择去华润万家做防损部总监,但传言因其与华润的上级闹得不愉快而转投麦德龙的“怀抱”。
而臧游从华润万家出走后,原任广州易初莲花防损总经理任治铭跳到了华润,接手臧游的职务。
作为防损界领军人物,每年臧游和任治铭都会参加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防损研讨会。在这个一年一度的零售业防损大会上,他们一起作为嘉宾谈谈一年来防损的新感悟,顺便正式介绍下各自的新身份。
其实,这些外资企业中高管离职后,留给他们的选择空间并不大。
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中方中高层离开外资后,会像臧游、任治铭一样,选择继续找一个外资零售企业。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通过跳槽,顺势上一个台阶。
相比沃尔玛,麦德龙的摊子也不小,但麦德龙的公关部总经理黄忠杰,跳去沃尔玛之后,也只能是华东区事务总监。
对此,前家乐福某高层深有体会:“在外资零售企业看来,中方的高管除了负责政府公关的,其他的人都是随时可以替换的。中方高管的存在的确有价值,但他们的价值往往没有独特性。”
也许正是看清了这一点,一部分中高管选择从外资出走,做起了培训、咨询。尽管他们有着比较丰富的外资从业经验,但是对于目前中国零售业管理培训公司的发展现状,业内有人忍不住泼了盆凉水:这些前中高管的外资生存和管理经验,如果没有及时更新的话,只够他们用个三两年的,再用久点,就沦为老生常谈了,而现在的这些咨询培训公司本身往往良莠不齐,转行咨询的零售人们,目前还谈不上未来。
相比这些投身培训咨询的,那些直接离开零售业的高管更为可惜。毕竟,像张韧这样从沃尔玛中国的分店副总做到高级营运总监,离开零售业之后,作为7天连锁酒店的首席运营官,还能经常地在媒体上发出声音的人并不多。
当“螺丝钉”变成“发动机”
另觅一家新的外资零售企业,日子似乎也并不会多么美妙,梁凡在犹豫,是不是该找一家内资零售企业试试?
与猎头的对接中,对方给梁凡打了包票,可以保证他跳槽去一家跨区域经营的内资零售企业任职防损总监,这个职位是很有诱惑力,但是梁凡还是有点顾忌,一个一直在外资工作的管理人员,去了内资这水土能服吗?
对此,汪亮表示:“这些中高层的外资工作经历,比较有利于他们向内资流动。一般外资的中层管理者,跳槽内资企业比较容易做到高管的位置。”
但汪亮更想强调的是,外资要求发挥员工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能动性,企业需要管理人员提出很多独树一帜的建议,要对企业赢利直接起到帮助,而企业下达的工作指标,怎么样执行完全要依靠管理者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而对于内资企业来说,高层更多的是负责执行,外资里面成功就是你个人价值的体现,他的文化里面鼓励个人英雄主义,但是内资强调的是集体主义。
“有时候我们不能责怪一个有外资零售企业经验的中高管在内资待不长。从外资到内资,这个管理人员赢得了一个更高的职位,一份相对更高的薪水,但他所要实现的目标也被无限地放大了。”刘文烽表示,因为在原来的外资企业中,他可能只是一个螺丝钉,但在内资里面,却可能被要求做一个发动机,内资企业往往忽视一点,这个管理人员在外资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有很多的螺丝钉在那里。
对此,胡春才表示:“即使明知这些外资中方中高管者有被高估的危险,但是,不可否认这些在外资渡过金的人才,对内资零售企业而言现在依然魅力不小,毕竟这是企业快速提升的一条可行之路。”
梁凡最终决定接受一家内资企业防损总监的职务,但究竟能做得怎样,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梁凡系化名)